首页 >
中华民国十大死因
✍ dations ◷ 2025-04-03 14:40:18 #中华民国十大死因
此表搜集自西元2014年(民国103年)起,台湾年度十大死因。死因以导致死亡的原始病因为基准,由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按年发布死因统计,目前系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 10 版(ICD-10)进行分类。标准化死亡率(英语: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系依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布之公元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年龄结构调整计算。2014年,台湾前十大死因,依照死亡率排序,依序为:恶性肿瘤自民国七十一年起 (西元 1982年)起成为十大死因榜首至今。“主要死因粗死亡率趋势图 (2014)”显示恶性肿瘤及心脏疾病的死亡率呈现稳定上升;其余三个疾病在过去几年呈现波动,惟于近年来有缓步上升的态势。其中,恶性肿瘤、心脏疾病和肺炎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二十年前相同疾病的死亡率。糖尿病的死亡率与二十年前相较之下约略持平;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低于二十年前,惟于近年来有缓步上升的态势。“主要死因标准化死亡率趋势图 (2014)”显示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重大死因的死亡率与20年前相较皆呈现大幅下降;恶性肿瘤和肺炎的死亡率稍高于二十年前同样疾病的死亡率;糖尿病的致死率与二十年前相较呈现微幅下降的走向。
与过去短短几年相比: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死亡率大致持平;其余两个疾病-肺炎、心脏疾病于近年来有缓步上升的态势。交通事故依然是事故伤害致死的头号因素;整体而言事故伤害的死亡数有降低的态势,然而若与过去短短几年相比则呈现微幅攀升。民国88年(公元1999年)事故伤亡中的“其他类”死亡率突然窜升,可能与921集集大地震造成的伤亡有关。癌症死亡人数为4万6094人,占所有死亡人数28.3%,而十大癌症依死亡率排序为:2014年罹癌病逝年龄中位数为69岁。乳癌、口腔癌为58岁、食道癌59岁、子宫颈及未明示部位子宫癌67岁。肺癌连续高居23年癌症死亡率榜首。2015年十大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之77.0%,以慢性疾病为主,依死亡率排序,依序为:2: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为主,其中恶性肿瘤自1982年起已连续34年高居台湾地区居民死因首位。与前一年(2014年)比较,原排名第10的肾炎、肾病症候群及肾病变与排名第9的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顺序对调,其余与上年相同。若与2005年相较,退出名单者为自杀,顺位上升者为心脏疾病、肺炎、高血压性疾病;顺位下降者为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伤害、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肾炎、肾病症候群及肾病变。:2依性别分列十大死因,表列如下:4:男性十大死因顺位与上年相较,自杀由第11顺位升至第10顺位,取代原第10顺位之肾炎、肾病症候群及肾病变,余均相同;女性十大死因与上年顺位相同。十大死因中,男性死亡率皆高于女性;其中又以恶性肿瘤、心脏疾病、事故伤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之两性差异较明显:4。依死亡率排序,2016年十大死因依序为:2016年死亡人数较2015年增5.4%,标准化死亡率上升1.8%2016年死亡人数计172,418人,较2015年增8,844人或5.4%(近10年平均年增2.5%);男性102,985人,为女性69,433人的1.5倍。2016年国人癌症死亡人数增2.0%,按主要死因分析,以癌症(恶性肿瘤)死亡人数4.8万人居首,占27.7%,年增2.0%。癌症死亡人数中,以肺癌0.9万人最多,年增1.5%,肝癌0.8万人及结肠直肠癌0.6万人次之,分别年增1.2%及0.6%,三者合占近5成。2016年死亡率(死亡人数除以年中人口数)为每十万人口733.2人,较2015年增5.2%;以2000年WHO之世界人口结构调整后之标准化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439.4人,增1.8%(近10年平均年减1.2%),其中男性为569.1人,增2.1%,女性为321.2人,增1.6%,男性为女性之1.8倍。2016年65岁以上死亡人数122,256人,较上年增7,567人或6.6%,占总死亡人数70.9%,提高0.8个百分点;死亡者平均年龄为72.5岁,较上年增0.5岁,死亡年龄中位数为77岁,增1岁。恶性肿瘤、心脏疾病与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位与上年相较,仅脑血管疾病与肺炎顺位对调,其余不变。十大死因标准化死亡率除癌症与慢性肝病(英语:Chronic liver disease)及肝硬化较上年下降外,余均呈上升。十大死因死亡人数合计132,428人,占总死亡人数76.8%,与上年相较,以心脏疾病增1,610人或8.4%、肺炎增1,451人或13.5%较明显,癌症及脑血管疾病亦分别增931人及677人。就年龄别观察,1至24岁死亡人口以事故伤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岁以癌症与事故伤害居前二位;45岁以上则以慢性疾病之癌症与心脏疾病居死因前二位。癌症标准化死亡率较上年略减0.9%,肺癌与肝癌续居前二位2016年癌症死亡人数为47,760人,占所有死亡人数27.7%,死亡率每十万人口203.1人,较上年增1.8%,标准化死亡率每十万人口126.8人,较上年减0.9%。另以癌症发生人数观察,2014年为10.3万人,年增4.0%,其中以结肠直肠癌1.6万人最多,肺癌及女性乳癌均为1.2万人次之,三者合占近4成。与2007年相较,癌症死亡及发生人数平均年增率分别为1.9%及4.5%。依性别观察,2016年男、女性癌症死亡人数分别为2.9万人及1.9万人,男性死亡率每10万人口249.4人,为女性(157.2人)之1.6倍。两性均以肺癌、肝癌及结肠直肠癌居前3位,胃癌、胰脏癌则分居男性第6、8位及女性第5、6位;差异较大者为女性乳癌、卵巢癌及子宫颈癌分居女性第4、7及8位,口腔癌、食道癌及摄护腺癌则各居男性第4、5及7位。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为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机车肇事概况:依内政部警政署统计,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30.6万件,死伤人数40.6万人(死亡1,604人,受伤40.4万人);其中机车肇事15.7万件,计死伤22.9万人,虽较上年减3.3%,惟近5年死伤人数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死伤人数比重均逾5成5,显见机车行车安全之重要性。就2016年机车肇事之原因分析,前4大依序为:合计约占4成5。“起步时未注意其他车(人)安全”占2.5%,酒后驾车占2.3%。与2015年相较,以“转弯(向)不当”增3.6%较多,“酒后驾车”减幅最大,达17%。2016年骑乘机车造成人员当场或24小时内死亡案件(即A1类)之死亡人数928人。
依年龄别观察:依性别观察:
男性死亡人数占76.9%,其中以“60岁以上”213人居多,占男性死亡人数29.8%,“20岁~未满30岁”149人次之,占20.9%;女性死亡人数中,亦以“60岁以上”居多,占44.4%,其次则为“50岁~未满60岁”者,占17.8%。
相关
- 多西环素-5,10,11,12a-tetrahydroxy-6-methyl- 4a,5,5a,6-tetrahydro-4H-tetracene-1,3,12-trione多西环素(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Doxycycline”)也称为“强力霉素”“伟霸霉素”
- 胸膜腔胸膜腔(pleural cavity)为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之间反折包围的一对空腔,左右胸腔各有一个。脏层胸膜紧紧被覆于肺脏表面,而壁层胸膜则紧贴于胸壁(英语:thoracic wall)上。胸膜腔内含
- 冷冷是热的相反词,用来形容一种低温的客观条件,是一种缺乏热能及温暖的状态。冷也用来表示对于类似状态的主观感受。理论上最冷的温度是绝对零度,在开尔文温标下是0 K,若以摄氏温
- 蚜虫包括10个科:蚜虫(英语:aphid,又称腻虫或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种类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十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
- 射精射精是指精液(一般包含精子)从男性生殖道射出的过程,男性射精一般会伴随性高潮。对于男性而言,它是受到一连串性刺激后,最终会显现的现象,并是自然受精的重要一环。在部分罕有例子
- 减毒病毒疫苗减毒活病毒(英语:attenuated virus,又译弱化病毒)是指致病性被削弱的病毒,这些病毒在毒性降低的同时,仍保有活性,也就是并未被杀死。制造这类病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疫苗。与其相
- 风湿热风湿热(英语:Rheumatic fever)也称为急型风湿热(英语:acute rheumatic fever, ARF),是会侵犯心脏、关节、皮肤和脑部的发炎性疾病。病情最早的描述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的
- 依哌唑胺依哌唑胺(英语:Eperezolid)是一种恶唑烷酮(英语:oxazolidinone)类抗生素。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水净化水净化(英语:Water purification),是指从原水中除去污染物的净化过程,其目的是以特定的程序达到把水净化的效果,并用水作不同的用途;大多数的水都是提供人类饮用的。净化水亦可作很
-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vasoconstriction),亦即血管收窄,是指体内血管管腔收窄,这会造成血压的上升。它的相反过程称为血管舒张。血管收缩可以是由血管收缩剂造成。血管收缩剂是针对特定的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