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惰颂

✍ dations ◷ 2025-11-25 20:30:52 #英国文学

〈怠惰颂〉("Ode on Indolence",或译〈懒散之歌〉)是英国诗人约翰·济慈五首传世颂体的第一首,写于1819年春天。其余是〈希腊古瓮颂〉、〈忧郁颂〉、〈夜莺颂〉和〈赛琪颂〉。

1819年春天,济慈离开了盖伊医院,专心投身于诗歌。1819年3月19日,济慈在写给他弟弟的信中讨论懒散这个题目。这时他可能已经开始写颂歌。济慈的朋友查尔斯·阿米蒂奇·布朗(Charles Armitage Brown)曾转录春天颂歌,并提交给出版商理查德·伍德豪斯(Richard Woodhouse)。济慈写信给他的朋友莎拉·杰弗里(Sarah Jeffrey):“我今年已经写了怠惰颂。”但是,他并不完全满意〈懒惰颂〉,一直到1848年前迟未公布。

从济慈的笔记和文件,无法确定写定的年代。关于〈怠惰颂〉写定的时间,道格拉斯·布希(Douglas Bush)坚称是写在〈夜莺〉、〈希腊古瓮〉及〈忧郁〉之后。济慈传记作家安德鲁·莫宣(Andrew Motion)认为〈懒惰颂〉写在〈颂心灵〉和〈夜莺颂〉之后,尽管他承认有没有办法准确知道日期。不过,他认为,〈懒惰颂〉可能是最后一首。

文学批评家认为〈怠惰颂〉劣于济慈其他的1819年颂歌。沃尔特·埃弗特(Walter Evert)写道:“不太可能有人喜爱〈怠惰颂〉,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济慈的。为什么他将它排除在1820年卷外,我们不知道,但它是重复和夸夸其谈和结构体弱,这些将是足够的理由。”

威廉·奥伯(William Ober)声称,济慈描述懒惰时可能在抽鸦片。

相关

  • 穆斯林65–75% 逊尼派 10–13% 什叶派 15–20% 无教派穆斯林 ~1% 阿赫迈底亚 ~1% 其他教派,如穆斯林(阿拉伯语: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
  •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英语:Cellular network),又称移动网络(mobile network)是一种移动通信硬件架构,分为模拟蜂窝网络和数字蜂窝网络。由于构成网络覆盖的各通信基地台的信号覆盖呈六边形,从而
  • 赵佶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和收藏家,擅长古琴、蹴鞠、击鞠、
  • 慢性疲劳症候群慢性疲劳(倦)症候群(英语: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ME)),又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脊髓炎是有争议的,另一种说法为可
  • 尼古拉·巴甫洛维奇·恰普林尼古拉·巴甫洛维奇·恰普林(俄语:Николай Павлович Чаплин,1902年-1938年),斯摩棱斯克省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组织局委员、苏联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第
  • 斯凯勒·科尔法克斯斯凯勒·科尔法克斯(英语:Schuyler Colfax, Jr.,1823年3月23日-1885年1月13日)美国共和党政治人物。来自印第安纳州,曾任国会众议员(1855-1869),众议院议长(1863-1869),副总统(1869-1873)
  • 洛基·柯拉维托的诅咒洛基‧柯拉维托的诅咒是一个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现象:自从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在1960年以右外野手洛基·柯拉维托和底特律老虎交换哈维·库恩(Harvey Kuenn)之后,这个大联盟球队就
  • 巧家五针松巧家五针松(学名:)又称五针白皮松,是松科松属的植物。现时巧家五针松极度濒危,只分布在中国云南东北部,仅存36株野生个体。巧家五针松为常绿乔木,生长于海拔2000至2350米潮湿的山地
  • 沈卫沈卫(1862年-1945年),字友霍,号淇泉,晚号兼巢老人,亦署名红豆馆主,浙江嘉兴人,晚清政治家、书法家。沈卫是沈钧儒的十一叔。光绪二十年(1894年),沈卫考中甲午恩科二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
  • 盖士利盖士利(1858年3月11日-1925年11月7日),原名威廉·沃特·卡塞尔斯(William Wharton Cassels),是一位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圣公会华西教区首任主教。盖士利出生于葡萄牙波尔图,就读于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