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纪录片基金会

✍ dations ◷ 2025-09-11 07:37:46 #基金会,新西兰电影

新西兰记录片基金会(英语:The Documentary New Zealand Trust)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于2004年成立,2010年重新定义品牌为Doc Edge。创办人为丹·沙南(Dan Shanan)和亚历克斯·李(Alex Lee),两人于2003年注意到纪录片产业的兴起。基金会致力于纪录电影制作,并为新西兰纪录片制片人提供机会。

基金会最重要的活动为Doc Edge Festival,活动主要包含Gala Film Awards、Doc Talks、Docs 4 Schools、Q&A sessions、Corporate Hostings等。

新西兰纪录片基金会作为一个非盈利机构成立2004年,旨在促进纪录片的电影制作发展以及提供给新西兰制片人更多的机会。

它的标志性的活动有: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边锋纪录片节(Documentary Edge Festival)和一些产业活动,边锋荧屏论坛(Screen Edge Forum),纪录片预售活动(Doc Pitch)以及纪录片实验室(DOC Lab)。

新西兰纪录片基金会旨在探索新的商业和电影机遇,以及促进新西兰的发展。它致力于将该艺术节和论坛打造成南半球该类活动中最具影响力的。

基金会联合了政府、赞助商、创意组织、学术机构以及其他荧屏产业的指导者,共同带给新西兰电影制片人最大的支持和资金保障。

第一届的边锋纪录片节(The Documentary Edge Festival),由首相海伦·克拉克于2005年在奥克兰创办,它曾被称为“DOCNZ国际纪录片电影节”(DOCNZ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这个艺术节在2010年被重新命名为“边锋纪录片节”, 展现了该艺术节所涵盖的国际和新西兰的顶尖作品。它同时也展现了纪录片本身所具备的独特优势:用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独立、重要的观点。

边锋纪录片节是南太平洋一流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它于每年4月至7月,在奥克兰和惠灵顿举办。 该艺术节精选了来自新西兰以及世界各地的获奖电影和广受好评的纪录片。

它同时还包含了颁奖盛典,问答互动环节,多样性的社交聚会,以及一些特别活动。第一届艺术节于2005年举办。

“边锋纪录片节”是当代前沿的艺术节,它所带来的纪录片是:

“边锋纪录片节”通过对艺术人的颁奖,来肯定最佳的纪录片电影,所授的奖项包括:

国际部分:

新西兰部分:

最佳国际导演奖最佳世界电影奖

芬兰 芬兰

美国 美国

最佳剪辑奖

瑞秋·修补(Rachael Patching)

边锋荧屏论坛(The Screen Edge Forum)(曾被成为DOCNZ高峰论坛和边锋纪录片论坛)是一个年度的泛屏行业盛会,涵盖了纪录片、跨媒体行业和其他荧屏行业的热门话题。

从2006年开始举办,论坛旨在从事用创新的方法来创建和资助各种荧屏产品。它包括了研讨会、小组讨论、大师班和一个预售活动论坛(Pitching Forum)。该论坛提供顶尖的创想,以及与本地和国际的专业人士建立社交网络。

它汇集了本地及海外电影制作人和行业人来共同分享,建立社交网络,以及互相学习。同时,它还带来了商业机会,协助本地电影制作人面向本地或国际的资金捐助者、买家、广告商和节目活动方,来展现他们的创想。

荧屏边锋论坛所运作的纪录片预售活动,汇集了国际和当地的资金捐助者和生产企业,来共同聆听制片人的纪录片项目,以及寻求生产和资金的合作机遇。

该项目的发展成果包括:

纪录片实验室(DOC Lab) 是一个三天的孵化器项目,旨在教育、鼓励和培养拥有共同目标的电影制片人,以及开创多平台的创想和沟通。以本地和国际的专家作为导师,来帮助所选定的项目和团队们。

导师们将介绍他们业务领域的发展和技术,这将有助于帮助所选的团队们了解到他们的项目,并提供反馈、建议和发展战略。纪录片实验室从内容想法到现有的材料,讨论使用一种或多种新媒体形式的新纪录片雏形。

工作坊的话题包括:

项目的发展成果包括:

边锋纪录片校园(Documentary Edge Campus) 是新西兰第一个纪录片电影和材料的信息中心,免费提供给大众社区。

它包括:

相关

  • 变应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鲸类鲸下目 (学名:Cetacea)旧称鲸目,是偶蹄目的演化支之一,包含了大约八十多种大型的有胎盘海洋哺乳动物,即鲸鱼﹑海豚和鼠海豚。鲸下目的现存物种可分为两个小目:齿鲸(Odontoceti)及须鲸(My
  • 薯蓣皂苷配基薯蓣皂苷配基(英语:Diosgenin,或称为薯蓣皂甙元)是一种皂苷配基,这是由酸,强碱或酶水解皂苷产生的。薯蓣皂苷配基可从盾叶薯蓣(D.Zingiberensis C. H. Wright)、穿龙薯蓣(D.nipponica
  • 7-甲基鸟苷7-甲基鸟苷(英语:7-Methylguanosine)是一种被修饰的嘌呤核碱基。它是一种被甲基化的鸟苷,并且当它存在于人类尿液之中时,它可能被作为某种癌症的生物标记。
  • 中华帝国中华帝国,亦称洪宪帝制,是指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2日间,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预备成立的一个君主立宪制政权名称。原定年号洪宪,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 选择育种人工选择(英语:Artificial selection,又译人择)是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状则可能逐渐消匿的过程。最早对此进行定义的科学家为查尔斯
  • 伊斯兰司法局局长马来西亚回教司法局(马来语:Jabatan Kehakiman Syariah Malaysia,缩写:JKSM)是马来西亚联邦政府机构,负责协调马来西亚回教法院和回教司法机构的行政事务。该机构由马来西亚首席回
  • 东风街道 (保定市)东风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东风街道下辖以下地区:公交社区、铁塔社区、周家花园社区、勘察社区、物探社区、西大园北街社区、邮
  • 陈伯华陈伯华(1919年-2015年1月30日),女,原名陈佩珍,科名新化钗,艺名小牡丹花,湖北武汉人,中国汉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武汉汉剧院原院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 王辉 (1962年)王辉(1962年8月-),安徽人,曾任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现任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留校数学系任教。198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