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短信

✍ dations ◷ 2025-08-26 06:23:56 #性短信

性短信(Sexting)是指发送、接收和转发性曝露消息、照片、影像的行为。它一般透过移动电话,以单对单的形式进行。这一行为也可能会用到电脑等数字设备。这一用词的英语“Sexting”在21世纪初首度普及起来,其为sex(性)和texting(发短信)两个词的组合,后者泛指可能包含多媒体信息的文本。2012年8月,这一用词首次出现在《韦氏词典》上。

首个使用“sexting”一词的出版物为2005年的澳洲《周日电讯报》。皮尤研究中心受托进行一项有关性短信的研究,当中把它分为三类:

随着拥有互联网接达功能的照相手机和智能手机普及,性短信也有流行起来的趋势。该些手机能用于发送性曝露消息或照片。尽管进行这一行为的人横跨所有年龄层,但大部分媒体一般都聚焦于探讨性短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与其他新兴媒体相比,青壮年人更偏向于使用文字消息作为传递性消息的介质,此外申请了无限短信服务计划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会接收到性曝露的文字消息。

由于性短信是一项在相对较近期才出现的现象,所以参与者及立法者仍在建构相关行为的伦理规范。但其正负影响一般取决于参与者是否同意把相关照片跟目标对象或他人分享。澳洲的法律虽认定部分低于18岁的人士能有效给予性同意,但仍不会认定他们能知情同意地收发性短信。

随着即时通信软件能于智能手机上安装及使用,性短信亦变得更为流行。应用短信跟传统式短信的区别在于前者依赖互联网;后者则依赖电信运营商的计划。应用短信使得人只要能接达互联网,就能收发消息。Snapchat是一款较面向年轻人的软件应用,用户在向好友发送“快照”时,可以设置一个限制好友访问“快照”的时间,超时即自毁。以Snapchat发送快照的人相信这样能使快照不留痕迹地消失,所以他们对此感到更有安全感。但亦有例子为尽管发送者期望只有接收者能在一段时间内访问快照,不过随后却被保存和转发——这引起了法律和社会争议。尽管用户相信在Snapchat上发送的快照会在短时间内自毁,但是接收者很容易就能透过图片截取工具、第三方应用、屏幕截图来保存快照。这些应用程序并不会对快照的保存负上任何责任。

一项2009年的研究发现,14-17岁的青少年当中有4%宣称曾发送过自身的性曝露照片。此外有15%青少年表示曾接收过相关照片。这显示可能有些青少年在没有表示同意的情况下便收到他人所发送的照片。在使用Snapchat的情况下,由于人们在打开消息后才能看见相关内容,所以不能察觉其是否与性有关,使他们更有可能不经意地打开消息。尽管透过Snapchat收发性短信的情况并不罕见,但比起前者,收发幽默式黄色短信显然更为盛行。约1/4参与者发送过带有幽默性质的性曝露照片。

对于生活在自由民主制底下的西方年轻人而言,收发性短信是一件颇为普遍的行为。不少情侣会互相收发性短信。在一项2011年的研究中,54%的受访者曾向他们的伴侣发送性曝露照片或视频,样本中的⅓偶然地参与收发性短信这一项活动。

对于在传统期望上,希望男性于性上作主动方的地区而言,性短信能使得女性拥有更大的性自由,因为她们可成为主动方,提供裸照予男性伴侣。由于可能触犯管制儿童色情物品的法规,所以主流媒体一般不鼓励青少年或未成年人发送性短信。然而一项研究则发现与年轻男性相比,年轻女性较常在受到伴侣的胁迫底下,被迫发送自身的裸照。

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身处于浪漫关系的伴侣常以性短信来增进关系及性满意度。因此可将收发性短信视作一种与“性及随后的关系满意度相关的行为”。奥尔伯里和克劳福德在进行过访谈后发现,性短信一般能为人带来正面效果。他们指出性短信不只会用于调情或维持性关系,朋友之间亦会以其来开玩笑或加强纽带。他们发现享乐为收发性短信的主要动机,关系的长短亦跟收发性短信的频率呈负相关。由于该项研究只抽取了少量的样本,所以需要进行更多有关性短信及从事者动机的研究。不过尽管如此,此项研究仍证明了人们不只会为了个人乐趣而收发性短信;处于亲密关系的人仍会以其增进亲密感及缩短距离感。对于年轻人而言,性短信可用作为性行为的前奏(或代替性行为本身)、测试尚未性活跃的人是否对自身有兴趣、诱惑自己的心上人。杜鲁因等人于2013年发表的研究显示,性短信亦跟伴侣间如何依附有关,逃避依附的伴侣更有可能会参与性短信的收发。因此性短信可能不是亲密关系的“增润品”,反而只是身体亲密的“替代品”。

尽管部分有关性短信的研究以已婚伴侣或男男性行为者来作研究对象,但大多数的研究都聚焦于异性恋青少年的相关行为。一些聚焦于青少年的研究显示,性短信跟从事较高风险的性行为相关,不过另外一些研究则显示两者无关。

一项在2008年发表的的调查以1,280名青少年及青壮年人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20%的青少年(13-20岁)及33%的青壮年人(20-26岁)曾以电子形式发送过自身的半裸照或全裸照。此外39%的青少年及59%的青壮年人发送过性曝露的文字短信。

性短信于2009年左右开始于青少年圈子内盛行起来,这一情况又以美国的高中生最为明显。20%的美国高中生宣称他们曾收发过性短信。

一项得到广泛引用的2011年研究表示,先前的研究高估了性短信的盛行率。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研究者调查了1,560名未成年人及照顾者,结果发现只有2.5%的受访者宣称过去在一年内收发或透过手机自行制作及分享性曝露的照片。研究者同时发现若把儿童色情的定义扩至任何暗示性图片,盛行率则会升至9.6%,较接近早期的研究发现。

犹他大学心理学系于2012年所发表的研究却因质疑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结果,而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在该校的研究中,研究者们调查了606名年龄介乎14至18岁的青少年,结果发现近20%的学生宣称他们曾透过手机发送自身的性曝露照片,近40%学生宣称他们曾收发过性曝露照片。在该些收发过性曝露照片的学生中,超过25%表示他们有转发过那些照片。除此之外,在该些发送过性曝露照片的学生中,近1/3尽管相信他们这种行为若被发现,自身将面临包括法律后果在内的严重后果,但仍选择进行之。有发送过相关照片的学生更倾向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研究者们指出:“新罕布什尔大学研究的新闻价值来自他们的数据,该数据远低于先前调查所得出的盛行率5倍有多。然而尽管从方法来说没出现大问题,2.5%此一数字却带有误导成分。从他们的研究报告的表1可见,有1/4的样本年龄介乎10-12岁,他们只有少于0.6%曾自行制作或接收过裸照/近乎全裸的照片。单看年龄介乎15-17岁的受访者的情况,则有15%表示他们进行过相关行为。尽管此一数字在媒体上已被广泛报导,但2.5%的总盛行率却把戏剧性的年龄效应深深掩盖着——超过八分之一处于青少年中期的未成年人承认收发过性短信。”施特拉斯堡、麦金农等人总结道:“研究结果质疑了‘旨在提高年轻人对相关潜在后果的认识’的教育之有效性”。

书籍

报告

报导

相关

  • 核糖病毒域核糖病毒域(Riboviria)是指病毒的域,也是至2019年3月唯一被定义的病毒域。 核糖病毒域包含RNA病毒及类病毒等项目,但不包含逆转录病毒项目。 核糖病毒域名字的第一部分(ribo-)指
  • 四级立体结构蛋白质四级结构(英语: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是生物化学中用于描述多亚基蛋白质复合物中各个折叠蛋白质亚基的排列组合。许多蛋白质实际上是多个多肽链的组装。 四级结
  • TTVTTV可以指:
  • 俞娜俞娜(朝鲜语:유나 ,英语:Yu Na,1985年4月18日-),韩国女歌手,2001年加入韩国女子组合神飞乐团。退团后,考取律师资格并经4年实习,而于2014年正式升任为律师,为韩国首位女团出身的律师。
  • 再创作组织再创作组织(英语:Organization for Transformative Works;简称:OTW)是一个非营利同人运动(英语:Fan activism)组织。它旨在通过推广和保护各种形式的同人作品和同人文化以服务于同人
  • 西哈诺·德·贝杰拉克西哈诺·德·贝杰拉克 (Savinien de Cyrano de Bergerac,1619年3月6日-1655年7月28日)是法国的军人、作家、哲学家。以1897年上演的爱德蒙·罗斯丹的舞台剧“风流剑客”著名,作品
  • 刘昊然刘昊然(英文:Turbo Liu,1997年10月10日-),本名刘源,中国男演员,16岁出道,17岁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8岁获得华鼎奖最佳新人奖;20岁主演的电影《唐人街探案2》刷新了
  • 铗蠓属见内文铗蠓属(学名:)是双翅目蠓科铗蠓亚科昆虫之下两个属的其中之一。这个属的物种还可以再细分为多个亚属:当中的蠛蠓亚属()以吸取有脊椎动物的血为生;又有一些亚属是其他较大型昆
  • 2016年NBA全明星赛2016年NBA全明星赛是第65届NBA全明星赛,于2016年2月14日于多伦多猛龙主场加拿大航空中心举行。本届全明星周末将由新秀挑战赛,技巧大赛,全明星正赛组成。这也是全明星赛首次在美国本土之外的城市举办。科比-布莱恩特以1891614票当选本届全明星票王。东部全明星是由克利夫兰骑士队的主教练泰伦·卢执教。由于金州勇士连续两年登上常规赛龙头,根据莱利规则,西部全明星改由余下战绩最佳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主教练格雷格·波波维奇执教。 ^伤病1 吉米·巴特勒因膝关节损伤而不能参加。^替换1 保罗·加索尔
  • 轻音节英语单词的轻音节属于英语单词四个音节(开音节、闭音节、轻音节、弱音节)之一。英语单词的元音字母a、e、i、o、u有部分情况下会发 音,如image中的a、begin中的e,该音节便是轻音节。轻音节比开音节和闭音节要弱一点,又比弱音节要重一点,轻音既可看作重读也可作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