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峰寺

✍ dations ◷ 2025-07-20 19:49:32 #台湾观音寺,高雄市佛寺,大岗山派,阿莲区,台湾三十三观音灵场

坐标:22°31′N 120°12′E / 22.51°N 120.20°E / 22.51; 120.20

大岗山超峰寺,位于台湾高雄市阿莲区,是佛教名寺,主奉观音菩萨、善财和龙女,原由浙江普陀山奉迎来台的观音菩萨圣像则供奉于大岗山下的新超峰寺内,另祀西方三圣、达摩祖师和地藏王菩萨。

据说明郑时太仆沈光文曾在此念佛修禅,清世宗雍正九年(1731年),绍光禅师在此建草庵奉佛。乾隆28年(1762年)时蒋允焄为台湾知府,捐私财增修殿宇,命民人各自携带砖瓦上山,以表演“使飞瓦之术”,其实只是因为建材搬运不便,而巧饰其言。同治3年(1864年)台南谢日新再度修缮,光绪6年(1880年)李建成劝募重建。

台湾日治时期,大正初年 ,公元1905年(明治39年)义敏老和尚携徒永定和尚云游至超峰寺,不忍古刹殿宇颓微,指示永定和尚留下重修扩建超峰寺,劝募新建三宝殿,筑龙湖庵, 开大岗山派,时与基隆灵泉寺、五股凌云寺、大湖法云寺并称台湾四大名山。昭和3年(1928年)建莲花塔、父母塔及普通塔,昭和14年(1939年)永定师圆寂,昭和17年(1942年),日本政府将大冈山规划为军事要塞,令大冈山超峰寺及所属的龙湖庵、莲峰寺均疏开迁移下山至新超峰寺, 存放经像法器。开参师亦与师兄开照师等僧众一并下山。二战后,开照法师返回予以重建。

第一任住持 永定老和尚: 1939年6月8日圆寂

第二任住持 开照老和尚

第三任住持 开参老和尚: 俗家姓名吴石, 1893年(光绪十九年)生

第四任住持 释法智法师

第五任住持 天池法师 : 台大化学研究所硕士、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生,大岗山法派的新掌门人

超峰寺惜字亭

惜字亭约建于民国37年至47年间,外观为三层式六角形建筑,无供奉神位,对联置于亭身三面。惜字亭又称“敬字亭”、“圣迹亭”,乃客家先民专为焚烧字纸的小型建筑物,目前全台仅存百余座。 1942年(昭和17年),日本政府下令疏开禅寺,超峰寺唯一一任客家住持开照和尚,领部分出家师父到屏东内埔、麟洛等客家村落继续修行,战后有多名客家师父返回大岗山重建超峰寺,因此超峰寺客籍师父曾多达半数。

四大法派台湾日治时期的传统四大名山,亦称“四大法脉”或“四大法派”。

相关

  • 科尔蒂纳丹佩佐科尔蒂纳丹佩佐(意大利语:Cortina d'Ampezzo;德语:Hayden;拉登语:Anpezo, Ampëz)是意大利威尼托大区北部的一个城市,曾主办195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44年预订主办冬季奥林匹克运
  • 三氯氧磷三氯氧磷(分子式:POCl3),也称作磷酰氯,室温下为无色液体。它在潮湿空气中发烟,水解为磷酸及具刺激性的盐酸液滴。工业上由三氯化磷与氧气或五氧化二磷反应制备,主要用作生产磷酸酯
  • 锡-121m1锡-121m1(也写作“121m1Sn”)是锡元素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及同质异能素,具有约43.9年的半衰期。在普通热核反应堆中,它的裂变产物产额很低,因此这种同位素只占核废料的极小部分。
  • IJIJ, ij(I-J)是荷兰语的二合字母之一,名称发音大致为“yei”,在单词中读“ai”。IJ在国际音标中发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
  • 组织切片组织切片指以生物组织为材料,处理为薄片,应用于玻片以适合显微镜之观察。此为组织学发展的重要工具及方法。常伴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与玻片的制作技术改进而发展。组织切片广泛
  • 糠疹马拉色氏霉菌秕糠马拉色癣菌(Malassezia furfur;Pityrosporum oval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皮肤上的一种真菌,尤其是存在于脂腺发达的地方。感染这种真菌,并且大量繁殖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各种
  • 第四次反法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布伦瑞克公爵 霍恩洛厄-英格尔芬根亲王 贝尼格森伯爵第四次反法同盟是1806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萨克森及瑞典等国组成的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率先
  • 刘易斯与克拉克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英语:Lewis and Clark expedition,1804年5月–1806年9月)是美国国内首次横越大陆西抵太平洋沿岸的往返考察活动。领队为美国陆军的梅里韦瑟·刘易斯上尉(Meri
  • 陈留陈留郡,中国古代的郡,前身为济川国、济川郡,后曾改称济阳国、陈留国、建昌郡、北陈留郡。西汉始置。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立梁孝王之子桓邑侯刘明为济川
  • 徐渭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