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4-12-22 20:20:40 #氧

2s2 2p4
2, 6

蒸气压

第一:1313.9 kJ·mol−1
第二:3388.3 kJ·mol−1
第三:5300.5 kJ·mol−1

主条目:氧的同位素

氧(IUPAC名:Oxygen)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O,原子序为8,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氧族。氧属于非金属,是具有高反应性的氧化剂,能够与大部分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形成氧化物。氧在宇宙中的总质量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仅居氢和氦之下。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两个氧原子会自然键合,形成无色无味的氧气,即双原子氧( O 2 {\displaystyle {\ce {O2}}} )中的〈论呼吸〉(拉丁语:)一文中发表了这一系列实验和发现。

罗伯特·虎克、奥勒·博克(英语:Ole Borch)、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和皮埃尔·巴扬(英语:Pierre Bayen)在17、18世纪都在实验中产生了氧气,但无一发现氧是一种化学元素。由于有当时盛行的燃素说来解释燃烧和腐蚀过程,因此他们都没有发现氧气在这些过程中重要的作用。

炼金术士约翰·约阿希姆·贝歇尔在1667年建立燃素说,化学家格奥尔格·恩斯特·斯塔尔又于1731年对燃素说作进一步修改。根据燃素说,所有可燃物质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燃素”,会在物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来。不含燃素的部分则是物质的“纯态”。人们认为,木材、煤等可燃性高、燃烧残留物少的物质主要都由燃素所组成,铁等不可燃、会受腐蚀的物质则含有很少的燃素。空气在燃素说中并无任何作用,此学说最初也未经量化实验的验证。大部分常见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都会变轻,所以似乎失去了某种成分,这成为了燃素说的主要观察基础。

瑞典药剂师卡尔·威廉·舍勒在1771至1772年间最早发现氧。他对氧化汞和不同硝酸盐一同加热,产生出氧气。舍勒把这种气体产物称为“火之气”,因为它能支持燃烧过程。手稿《论空气与火的化学》(德语:)记录了这项发现,1775年寄往出版商,1777年出版。

1774年8月1日,英国教士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把阳光聚焦到装有氧化汞的玻璃管中,从而释放出一种气体,他将其称为“无燃素气”(英语:dephlogisticated air)。他注意到,蜡烛在这一气体中燃烧得更加旺盛,老鼠在呼吸此气时显得更加活跃,存活的时间也更长。在自己吸入“无燃素气”后,普利斯特里写道:“它在肺中的感觉和普通空气无异,但一段时间内我感到胸腔格外轻盈舒适,颇感良好。”这些发现在1775年发表的论文《对空气的进一步发现》(英语:)中有所记载。由于普利斯特里比舍勒更早发表论文,因此常被称为氧气的最早发现者。

法国化学家安东万-罗伦·德·拉瓦锡之后也声称独立发现了氧气。普利斯特里在1774年10月拜访拉瓦锡时向他讲解过这项实验如何释放出某种新的气体,又于1774年9月30日致信拉瓦锡,讲述他所发现的新物质。拉瓦锡并未提及收到过此信。舍勒去世之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之中发现了这封信的副本。

虽然拉瓦锡并没有独自发现氧气,但他却是对氧化过程进行量化实验并正确解释燃烧过程的第一人。自1774起,他利用一系列实验推翻了燃素说,又证明普利斯特里和舍勒所生成的物质是一种化学元素。

拉瓦锡观察到,在密封容器中对锡和空气加热后,总重量并没有增加。在打开容器时,空气会迅速涌入。以此可推论,加热过程消耗了容器中的部分空气。他也注意到,锡的重量有所提升,且重量之差和涌入的空气之重量相同。与此类似的实验都记录在拉瓦锡1777年出版的著作《燃烧总论》(法语:)中。他证明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燃烧和呼吸过程所必需的“活气”(法语:l'air vital),以及无助燃烧和呼吸的“死气”(法语:azote,取自希腊语ἄζωτον,意为“无生命”),也就是氮气。法语等某些欧洲语言至今仍称氮气为“azote”。

1777年,拉瓦锡将“活气”改名为“oxygène”,结合希腊语词根“ὀξύς”(尖锐,指酸味)和“-γενής”(产生者)。之所以词源提到酸味,是因为他误以为所有酸都必须含有氧。尽管如此,“oxygen”已成为氧的IUPAC元素名,在国际上通用。

英国的普利斯特里比拉瓦锡更早研究氧气,“oxygen”一词也受到了英国科学家的反对。不过在1791年,伊拉斯谟斯·达尔文(查理斯·达尔文的祖父)的科普诗集《植物园》(英语:)出版,其中一首名为的诗以歌颂氧气为主题,使“oxygen”进入英语词汇之中。

约翰·道耳顿的原子理论主张,所有元素都是单原子物质,而在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数都呈最简单的整数比。例如,道耳顿假定水的公式为HO(1个氢原子对1个氧原子),从而推论氧的原子量为氢的8倍。今天所知的实际数值约为16。1805年,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和亚历山大·冯·洪保德证明水是由两份氢、一份氧所组成。事实上,氢气和氧气都是双原子分子。1811年,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利用这一点,通过阿伏伽德罗定律推导出水的正确成分。

19世纪末,科学家发现可以通过压缩和冷却使空气变为液体,再分离其中的各种成分。瑞士化学家、物理学家拉乌尔·皮克泰利用串级法,通过蒸发液态二氧化硫使二氧化碳液化,再通过蒸发液态二氧化碳使氧气液化。1877年12月22日,他向法国科学院发送电报,宣布发现液氧。两天后,法国物理学家路易·保罗·卡耶泰宣布用自己的方法,同样成功制成液氧。两人都只产生了几滴液氧,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1883年3月29日,波兰科学家齐格蒙特·弗罗布莱夫斯基(英语:Zygmunt Wróblewski)和卡罗尔·奥尔谢夫斯基(英语:Karol Olszewski)终于制成稳定状态下的液氧。1891年,苏格兰化学家詹姆斯·杜瓦产生了足够的液氧做进一步研究。189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冯·林德(英语:Carl von Linde)和英国工程师威廉·汉普森(英语:William Hampson)分别研发出商业可行的氧气液化过程。两者都先降低空气温度,使其液化,再用蒸馏法将不同成分逐一气化,分开捕获。

1901年,科学家使乙炔和压缩氧气的混合物燃烧,首次进行了氧炔焊接。氧炔焊接之后成为了焊接、切割金属的常用方法。1923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戈达德研发出首支消耗液态推进剂的火箭推进器。该火箭分别以汽油和液氧作为燃料和氧化剂。1926年3月16日,戈达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奥本成功发射一支小型液态推进火箭。火箭达到每小时97公里的速度,并飞至56米的高度。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全球范围内有稍稍下滑的趋势,这可能和燃烧化石燃料有关。

氧气分子 O 2 {\displaystyle {\ce {O2}}} 由两个氧原子键合组成,又称双原子氧。分子轨道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氧气分子的键合和性质(见图)。两个氧原子各自的s轨道和p轨道结合后,形成一系列成键与反键分子轨道。 1 s {\displaystyle 1s} 2 s {\displaystyle 2s} 原子轨道分别结合,形成 σ s {\displaystyle \sigma _{s}} 成键分子轨道和 σ s {\displaystyle {\sigma _{s}}^{*}} 反键分子轨道。 2 p {\displaystyle 2p} 原子轨道结合后,成为6个能级不同的分子轨道── σ p {\displaystyle \sigma _{p}} π x {\displaystyle \pi _{x}} π y {\displaystyle \pi _{y}} 成键轨道,以及对应的 σ p {\displaystyle {\sigma _{p}}^{*}} π x {\displaystyle {\pi _{x}}^{*}} π y {\displaystyle {\pi _{y}}^{*}} 反键轨道,其中两个 π {\displaystyle \pi } 轨道及两个π*的能量分别相同。

电子按照构造原理,从低能量至高能量顺序填入分子轨道。 2 p {\displaystyle 2p} 电子共有8个,其中两个填入 σ p {\displaystyle \sigma _{p}} ,四个分别成对填入两个π轨道,余下两个不成对地分别填入两个 π {\displaystyle \pi ^{*}} 轨道。从成键轨道电子数和反键轨道电子数可得出,氧气分子的键级为 6 2 2 = 2 {\displaystyle {\frac {6-2}{2}}=2} 。这两个不成对电子是氧气分子的价电子,它们决定了氧气的性质。

根据洪德规则,在基态下两个价电子的自旋互相平行,因此氧气分子的最低能态为三重态,即有三个能量相同而自旋不同的量子态。由于两个价电子不成对,所以两个 π {\displaystyle \pi ^{*}} 轨道均处于半满的状态。这使得氧气有双自由基的性质,还可以解释氧气的顺磁性。(氧气分子之间的负交换能也导致一部分的顺磁性。)由于含不成对电子,所以氧气与多数有机分子的反应较慢,有机物因而不会自发燃烧。

氧气分子除了有能量最低的三重态( 3 g {\displaystyle ^{3}\textstyle \sum _{g}} )以外,还有两种能量高得多的单态。在这两个激发态下,两个价电子的自旋互相反平行,违反洪德规则。这两种单态的差别在于,两个价电子是位于同一个 π {\displaystyle \pi ^{*}} 轨道中( 1 Δ g {\displaystyle ^{1}\Delta _{g}} ),还是分开占据两个 π {\displaystyle \pi ^{*}} 轨道( 1 g {\displaystyle ^{1}\textstyle \sum _{g}} )。 1 g {\displaystyle ^{1}\textstyle \sum _{g}} 在能量上不稳定,会迅速变为更稳定的 1 Δ g {\displaystyle ^{1}\Delta _{g}} 1 g {\displaystyle ^{1}\textstyle \sum _{g}} 状态下的氧气有抗磁性,而 1 Δ g {\displaystyle ^{1}\Delta _{g}} 状态下的氧气则因为既有的轨道磁矩而具有顺磁性,其磁强度与三重态氧相约。

单态氧对于有机物的反应性比普通氧气分子强得多。短波长光在分解对流层中的臭氧时会产生单态氧。在免疫系统中,单态氧是活性氧的来源之一。光合作用会利用阳光的能量,从水产生出单态氧。在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中,类胡萝卜素有助吸收单态氧的能量,并将它转换成基态氧,从而避免单态氧对组织造成损坏。

双原子氧( O 2 {\displaystyle {\ce {O2}}} ),亦即氧气,是氧元素在地球上最常见的同素异形体,地球大气氧的主要部分(见存在形式一节)。双原子氧的键长为121pm,键能为498kJ·mol−1。与生物圈内其它分子的双键或两个单键相比,双原子氧的键能更低,所以它与任何有机分子的反应都会释放热能。这一性质是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原理(见生物学上的作用一节)。

三氧( O 3 {\displaystyle {\ce {O3}}} ),常用名为臭氧,是一种高反应性的氧同素异形体。在上层大气中, O 2 {\displaystyle {\ce {O2}}} 经紫外线分解成独立的氧原子。这些氧原子再与 O 2 {\displaystyle {\ce {O2}}} 结合后,形成臭氧。由于臭氧能较强地吸收紫外线范围内的辐射,所以臭氧层能阻挡一部分辐射抵达地球表面,有屏障的作用。在地球表面出现的臭氧是汽车废气所产生的一种空气污染物。

四聚氧( O 4 {\displaystyle {\ce {O4}}} )分子为亚稳态,2001年发现。科学家曾认为,将 O 2 {\displaystyle {\ce {O2}}} 加压至20GPa所形成的固态氧,是由四聚氧所组成。但2006年的一项研究证明,此固体相态实际上是由 O 8 {\displaystyle {\ce {O8}}} 原子簇所组成,结构为三方晶系。这种同素异形体很有可能是比 O 2 {\displaystyle {\ce {O2}}} O 3 {\displaystyle {\ce {O3}}} 更强得多的氧化剂,可做火箭燃料。

1990年,科学家将固态氧加压至96GPa以上,发现了氧的金属相态;1998年,又证明该相态在极低温下具超导性。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氮中高,在淡水中的溶解性又比在海水中高。在大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分子比例为1:4,而在水和空气达致平衡的状态下,该比例为1:2。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随温度改变:在0°C下的溶解度(14.6mg·L−1)约为在20°C下的双倍(7.6mg·L−1)。当空气处于25°C及1标准大气压(101.3千帕斯卡)时,每升淡水含6.04毫升氧气,而每升海水则含4.95毫升氧气。

氧气在90.20K(−182.95°C)凝结,在54.36K(−218.79°C)凝固。液氧和固氧( O 2 {\displaystyle {\ce {O2}}} )都是呈淡天蓝色的透明物质,这是由于氧分子会吸收红光。(天空呈蓝色是由于蓝光的瑞利散射,而非因氧气的吸收光谱所致。)高纯度液氧一般是通过液化空气分馏法萃取的;亦可利用液氮的低温使空气中的氧气凝结。

极光和气辉(夜辉)的部分颜色来自于氧气分子的光谱。氧气分子会吸收赫茨贝格连续区和舒曼–龙格带内的紫外辐射,形成原子氧。这一过程对大气中层的化学有重要的作用。在激发态下的单态氧在溶液中会化学发光,呈红色。

氧气具有顺磁性。在实验室中,用强力磁铁可以使液氧悬浮在两个磁极之间。通过分析某个氧气样本的顺磁性,可得出样本中氧气的纯度。

自然界中的氧元素由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O 17 {\displaystyle {\ce {^17O}}}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三种稳定同位素组成,其中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的丰度最高(99.762%)。

大部分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是在大质量恒星氦聚变过程晚期合成,也有一部分源于氖燃烧过程。 O 17 {\displaystyle {\ce {^17O}}} 主要是在碳氮氧循环中从氢至氦的聚变过程中产生,因此分布在恒星内部的氢聚变区域。14N在捕获一个4He原子核后变为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因此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分布在大质量恒星的氦区域。

在稳定同位素以外,氧还有14种放射性同位素。最稳定的为 O 15 {\displaystyle {\ce {^15O}}} O 14 {\displaystyle {\ce {^14O}}} ,半衰期分别为122.24秒和70.606秒。其余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都在27秒以内,大部分甚至低于83毫秒。质量低于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的同位素的最常见衰变模式为β+,产物为氮;质量高于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的同位素则主要进行 β {\displaystyle \beta ^{-}} 衰变,产物为氟。

在全宇宙中,氧的丰度排在第三位,仅在氢和氦之后。太阳总质量的0.9%为氧元素。按质量算,氧是地球海洋中和陆地上最常见的化学元素:在地球地壳中占49.2%,在海洋中占88.8%。氧气是地球大气层中含量第二高的成分,占总体积的20.8%,总质量的23.1%(共1015吨)。在太阳系中,地球大气的氧含量是独一无二的:氧气只占火星大气体积的0.1%,金星的大气氧含量则更低。这些行星的氧气是含氧分子(如二氧化碳)在紫外线辐射下所释放出来的。

地球之所以有异常高的氧气,是因为氧循环。地球上的氧主要在大气、生物圈及岩石圈之间流动,是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光合作用是氧循环的主要推动力,它决定了目前的地球大气成分。氧气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到大气之中,再经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和燃烧离开大气。今天的大气氧含量处于平衡,氧气的生成率和消耗率相同,约为每年大气氧气总量的二千分之一。

氧气也出现在海洋中。 O 2 {\displaystyle {\ce {O2}}} 在低温海水中的溶解量更高(见物理性质一节),所以两极附近海洋的生物密度比其他海洋高许多。受硝酸盐、磷酸盐等植物养分所污染的水可促使藻类生长(称为富营养化过程)。这些藻类以及其他生物物质在分解后,会降低水的氧含量。水体的生化需氧量,即把含氧量复原至正常水平所需的氧气量,是水质的一项量化指标。

古气候学家可通过测量海洋动物外壳和骨骼中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同位素之比,推算百万年前的地球气候。同位素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的质量比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高出12%,因此海水中含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的水分子会比含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的水分子蒸发得更快。海水温度越低,蒸发率的差异更大。当气候寒冷的时期,蒸发的水形成的雨雪会有较高的 O 16 {\displaystyle {\ce {^16O}}} ,剩余的海水则含较高的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因此在寒冷气候下,海洋生物的外壳和骨骼会包含更多的 O 18 {\displaystyle {\ce {^18O}}} 同位素。

行星地质学家已分析过地球、月球、火星上及陨石中氧同位素的相对含量。起源号卫星所携带的硅芯片暴露在太阳风中,于2004年随卫

相关

  • 封建制度封建是源自于中国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与宗室或功臣作为食邑的制度。在下,大地主或领主能强行索取土地收入,并且能在其领地上行使政府职权。而在现代的汉语使用上,“封
  • 西德尼·布伦纳西德尼·布伦纳,CH,FRS(英语:Sydney Brenner,1927年1月13日-2019年4月5日),南非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布伦纳出生在南非小镇杰米斯顿。他的双亲是犹太移民(英语
  • 苯乙酸苯乙酸(英语:PAA, Phenylacetic acid),又名苯醋酸、苄基甲酸,是一种由苄基与羧基相连得到的羧酸,分子式为C8H8O2。室温下为白色有特殊气味的光泽片状或块状结晶,可溶于乙醇、乙醚。
  • 地质时代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地质年代共分为六个时间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是宙/元(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时 (chron
  • 魔法魔法,是一种在现实中尚未经过证实的,催动并控制能量的方法,大多牵涉具神秘色彩的力量或是行为。广义而言的魔法(包括下文所提及的仙术、妖术等)多为依附在特定信仰体系之下,为信仰
  • 巨牙鲨巨齿拟噬人鲨(学名:Carcharocles megalodon),一般直接称作巨牙鲨或巨齿鲨,学名源自希腊语,意指巨大的牙齿,是一个已灭绝的史前巨大鲨鱼种类,生存于2,300万至260万年前(中新世早期到上
  •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俄语:Свердло́в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Sverdlovskaya oblast)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于乌拉尔联邦管区,首府叶卡捷琳堡。大部分位于乌拉
  • 分子动理论分子运动论(英语:kinetic theory of gases,又称气体动力论)是描述气体为大量做永不停息的随机运动的粒子(原子或分子,物理学上一般不加区分,都称作分子)。快速运动的分子不断地碰撞
  • 撒哈拉人撒哈拉人(阿拉伯语: الصحراويون Aṣṣaḥraawiyoon、柏柏尔语: Iseḥrawiyen、摩洛哥阿拉伯语: Ṣeḥrawa صحراوة)亦称沙哈拉威人,是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西
  • 查尔斯顿港查尔斯顿(英语:Charleston)是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伯克利县和查尔斯顿县的一座城市,也是查尔斯顿县的县治所在。查尔斯顿始建于1670年,到1800年,它成为当时仅次于费城、纽约、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