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伦理学

✍ dations ◷ 2025-09-07 10:49:02 #伦理学,人生哲学,伦理理论,规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英语:normative ethics)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中所遵守的规则。当人们思考对于某件事情应该怎样做出对的行为之时,规范伦理学的各种理论试图给出不同的行为指南,即解答这问题的程序。这些理论对于决定正确或错误行为的道德规则提出建议。总体而言,这些理论给出人们应该遵守什么模样的道德行为规则。这就好似交通法规,按照常理,只要遵守交通法规,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大街小巷到处行驶。但是,实际而言,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规范伦理学主要分为三种理论,每一种有其独特的道德观,对于很多论点存在互不相容之处。一般人时常会因此感觉困惑,不知道应该遵守哪一种理论。这三种理论分别为,目的论、义务论、德性伦理学。:11-12

任何行为都涉及到三个部分:后果、行为本身(包括动机)、主体(行为的推动者)。目的论强调的是后果,行为的对与错是决定于后果的好与坏;义务论主要关注的是行为本身,特别是促使行为发生的动机,行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行为的对与错;德性伦理学聚焦于道德主体,即行为的推动者,道德主体的性格为伦理行为的推动力。:11-12

目的论表明,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要视后果而定。每一种不同的目的论都有其表征的价值观。以下列出几种目的论:

义务论表明,人们在道德方面做抉择时,必需将义务纳入考量。本质而言,有些行为是对的,有些行为是错的,因此,这些行为的对与错不是由后果如何来决定,而是由义务来决定。例如,自杀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人对自己应尽的义务。义务论给予主体很大的活动空间,只要不违反义务,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生活。:202以下列出几种义务论:

亚里斯多德与汤玛斯·阿奎那等等所主张的德性伦理学聚焦于人们内秉的个性,而不是特定行为。过去半世纪,由於哲学家伊丽莎白·安斯康姆、斐立帕·傅特(Philippa Foot)等等的贡献,德性伦理学又重新成为很多哲学家的偏好。

功利主义 · 归结主义 · 义务论 · 关怀伦理学 · 德性伦理学 · 情绪主义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孔子 · 孟子 · 荀子 · 奥古斯丁  · 阿奎那 · 斯宾诺莎 · 休谟 · 康德 · 黑格尔 · 叔本华 · 边沁 · 密尔 · 齐克果 · 西季威克 · 尼采 · 摩尔 · 罗尔斯 · 威廉姆斯 · 麦基 · 麦金泰尔 · 辛格 · 帕菲特 · 斯坎伦 · 内格尔 · 泰勒 · 阿苏尔门迪(英语:Joxe Azurmendi)

相关

  • 萜烯萜烯(英语:terpene,简称萜,旧称䓝,词由松节油“turpentine”而来)是一系列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属脂类,不溶于水,是分子式为异戊二烯(C5H8)的整数倍的烯烃类化合物。萜烯是一个庞大而多样
  • 世界报《世界报》(法语:Le Monde),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发行量350,039(2006年),是法国在海外销售量最大的日报,在法语国家地区极具影响力,国际知名度颇高。Le Monde 在法语里是“世界”的意
  • 散射当传播中的辐射,像光波、音波、电磁波、或粒子,在通过局部性的位势时,由于受到位势的作用,必须改变其直线轨迹,这物理过程,称为散射。这局部性位势称为散射体,或散射中心。局部性位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语: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是世界上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市,是荷兰规模最大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拥有超过150
  • 手表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及显示时间的仪器。几乎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本来作为仪器的“錶”应
  • 杜鹃花目杜鹃花目(学名:Ericales),是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一个大目,本目植物既有乔木,也有灌木、藤本和草本。既有绿色自养植物,也有寄生植物和食肉植物。本目植物花一般为五裂。杜鹃花目的植物
  •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地理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保护源产地优质产品,而向经过有关部门认证的源产地产品颁发的产品地理标志。凡通过中国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均可在其产品表面张贴中国地理
  • 笔帖式笔帖式(满语:ᠪᡳ᠍ᡨ᠌ᡥᡝᠰᡳ,转写:bithesi),满语音译,源于蒙古语巴克什(багш),意为书记,是清朝满人专属官职之一,此官职配置于朝廷或地方的辅助部门,品等为正六品至正九品。该官
  • 昭陵六骏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05厘米、高170厘米,厚30厘米、重约2.5吨。“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
  •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员工子弟小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员工子弟小学,简称天南大子弟小学,始建于1952年,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大学西北村,1960年改建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1951年,天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