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菌痢疾

✍ dations ◷ 2025-08-03 08:03:21 #杆菌痢疾
志贺杆菌病(Shigellosis),也称为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病,因为摄食了遭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发食物中毒。特征是出血性腹泻。志贺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无鞭毛无运动性,有致病性。带菌者是人类,但灵长类也发生过集体感染事件。直接或间接食用被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污染物而感染,少数病菌(10-100个)亦可能造成感染。一至三天,有时可达一星期。发病约一个月内。从急性期到粪便中无病菌为止。无症状带菌者也会传染,需要注意的是带菌状态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缩短传染病在一星期之内(1)。志贺氏菌引起之感染,限于肠胃道,很少侵入血液。志贺菌附着在肠上皮细胞,破坏肠黏膜而造成溃疡。愈合后形成疤痕,可能会导致肠阻塞(4,5)。传播途径经由食物、粪便、手及苍蝇等,因此需注意环境卫生。病人须隔离直到粪便培养为阴性。在大范围流行时,须采取预防性投药(1,2)。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英语: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缩写为PNS),又称外周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统、边缘神经系统或末稍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除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部分。脑
  •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英语:Reduction-oxidation reaction,简称Redox)是在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 Psub2/subHsub4/sub二膦(Diphosphines),也称联膦,双膦烷,是无机化学和有机金属化学中常用作配体的有机磷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它们被认定分子骨架由连接一起的两个膦基组成,而该膦基通常具螯合能力。少
  • 罗脱伊莱休·鲁特(英语:Elihu Root,1845年2月15日-1937年2月7日),美国律师、政府官员、外交家。曾任美国国务卿和美国战争部长。他在任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设立总参谋部和参谋长室,创立
  • 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英语:Callus)是植物中由薄壁细胞组成且未形成特定结构的组织,通常出现于植物的伤口处。在研究中,可以使用灭菌后的植物组织样品(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然后置于封闭的培
  • C01B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C01(心脏病治疗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
  • 柠烯柠烯,又称苧烯(英语:Limonene;俗称柠檬油精)是一种环状单萜烯,室温下容易挥发,广泛存在于各种柑橘属果皮及香精油,特别是柠檬油、柠蒿油、橙子油、佛手柑油、莳萝油中。柠烯分子中含
  • 五浊恶世五浊是一个佛教术语,指五种浑浊不净之法,包括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合称五浊。充满这五种不净的世界称为五浊恶世。劫浊:三灾起时,更相杀害,众生饥馑,种种疾病,此谓劫浊
  • 南齐书《南齐书》,梁朝萧子显撰。纪传体史书。原名《齐书》,鉴于与李百药《齐书》同名,宋时曾巩等改称为《南齐书》。全书原为60卷,《自序》一卷早已亡佚,今存59卷,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
  • 苏克萨哈苏克萨哈(满语:ᠰᡠᡴᠰᠠᡥᠠ,转写:Suksaha;?-1667年),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或称苏克沙哈。康熙帝亲政之前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后为鳌拜所害,绞死。父苏纳,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苏克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