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 (1959年电影)

✍ dations ◷ 2025-02-24 07:23:18 #1959年电影,1959年中国作品,1950年代中国电影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小说改编电影,河北民国时期背景电影,北京民国时期背景电影,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

《青春之歌》是中国大陆1959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由女作家杨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本片摄制于1958年,1959年初拍摄完毕,同年上映,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

这部电影1959年10月1日在北京公映后反应极为热烈。《青春之歌》不但在中国上映后反响强烈,而且在日本也引起了轰动。1960年5月26日至7月31日,《青春之歌》在日本东京、仙台、札幌、大阪、京都、广岛、福冈、名古屋等地共放映36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日本青年纷纷将林道静作为自己选择生活道路和未来事业的榜样。

林道静生于北平的一个大户人家,父亲有名望也有财产,生母是被霸占的佃户之女。中学毕业后,养母逼她嫁给胡局长,道静不从,遂离家出走。道静到了北戴河,无处可去,被一个校长挽留。后来她偶然得知校长原来别有所图,准备投海自尽,这时遇到了一名热情的青年——余永泽。

永泽将道静安排在小学作教员后,回到北大念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道静遇到了爱国学生卢嘉川。不久,嘉川南下参加抗日活动。道静回到北平,与永泽住到一起。慢慢的,道静被繁琐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更无暇学习。在同寓所白丽萍的房间,道静与嘉川重逢。道静恢复了青春,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向往革命。永泽不满道静的变化,更在嘉川落入敌手后拒绝救助致其牺牲。道静终于同永泽决裂。

道静开始散发各种传单,由于叛徒戴愉告密而被捕。特务胡梦安逼迫道静嫁给自己。在朋友帮助下,道静终于逃脱,来到定县开展工作,遇到共产党员江华。戴愉再次出现,道静和江华先后撤至北平。

道静再次被捕,惨遭毒打。出狱后,在林红的鼓励下,道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

豆瓣电影上《青春之歌》的资料 (简体中文)

相关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英文: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是一种光学信号获取与处理的方式。它可以对光学散射介质如生物组织等进行扫描,获得的三维图像分辨率可以达到微
  • 颜元颜元(1635年-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河北安国县东北)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李”指颜元的学生李塨)的创始者。颜元的父亲颜昶曾被蠡县一位小官吏朱九祚
  • 海旋板纲海旋板(helicoplacoids)是一类已灭绝的棘皮动物,生存于寒武纪早期。身体覆有骨板,骨板间能够相对运动而使身体能够膨胀或收缩。食物沟呈螺旋形环绕身体并向下延伸。
  • 袁应泰袁应泰(?-1621年),字大来,号位宇,陕西凤翔县人。晚明政治人物。袁应泰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授临漳知县,任内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迁工部主事,起用河南右参政,官至兵部侍郎。
  • 调兵山市调兵山市,原称铁法市,辽宁省铁岭市下辖县级市,位于辽宁省北部,铁岭县和法库县之间,丘陵地带。截至2013年,调兵山市下辖3个镇、2个街道,共计34个行政村、25个社区。截至2013年,调兵山
  • 奥马哈奥马哈(英语:Omaha,/ˈoʊməhɑː/,OH-mə-hah; 也译柯眉贺或柯未贺)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东部边界密苏里河畔,是该州最大的城市,也是道格拉斯县的县治所在。建立在1854年。根据
  • 商业条款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19801980可以指:
  • 成克巩成克巩(1608年-1691年),字子固,直隶大名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末科进士,改庶吉士。不久仕清,官至内秘书院大学士。父成基命,官至内阁首辅。克巩为明崇祯十六年(l643年)三甲进士,改
  • 大贝尔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丹麦语:Storebælt),意译为大带海峡者,是丹麦西兰岛和菲英岛之间的一道海峡,北连卡特加特海峡,南接波罗的海基尔湾。该海峡全长60公里,最窄处约16公里,大贝尔特桥横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