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

✍ dations ◷ 2025-08-23 10:10:19 #万叶集
《万叶集》是现存最早的日语诗歌总集,收录由四世纪至八世纪4,500多首长歌、短歌,共计二十卷,于七世纪后半至八世纪后半编辑完成,按内容分为杂歌、相闻、挽歌等。全书采用汉字,部分用来表意,部分用来表音,有时既表意也表音,使用情况十分复杂,甚至超出实际用途,用汉字来作文字游戏。假名的始祖万叶假名以此书为名,尽管在《万叶集》以前已有日本作品用汉字来表音,如《古事记》。万叶假名的特点是,虽然使用汉文的题材,但语顺则符合日语的规则。因为《万叶集》在编撰的时候还没有假名文字,所以才使用万叶假名这一独特的标记方法。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和汉字本身的意思没有关系,只采用汉字的音读和训读标记日语的方法。因此,万叶假名虽然使用汉字,但它却是第一个由日本人为了自己民族表情达意而创造的文字系统。即便到现在,日本也有使用万叶假名的情况。比如难读的地名中,有很多就是来自万叶假名的。本集中所收录的歌,主要由柿本人麻吕、山部赤人、山上忆良、大伴旅人、大伴家持等著名歌人所作。至于编纂此书较重要的人物,则是大伴家持。据《大日本史》大伴家持传云:“家持善和歌,撰万叶集二十卷。上自雄略(雄略天皇),下迄废帝朝,所收凡四千余首,搜罗该博,足以观民风。先是篇咏未有成书,后世言和歌者,取为模范焉。【○万叶集撰人,诸说纷纭,无所适从。今考本集,且据拾芥抄所载藤原定家说,定为家持所传。】”《万叶集》全书共有二十卷。因为编撰者在编辑时,将数卷零散的和歌整理成一册,因此它的内容并不连贯。而从分类上看,《万叶集》可分为三类:杂歌、相闻歌和挽歌。从表现方式上看,又可分为:从歌体看,可分为短歌、长歌和旋头歌。短句有五个音节,长句有七个音节。最早的汉译是钱稻孙在1940年代开始做的选译,1957年在日本问世,曾在日本和中国多次再版。1984年问世的杨烈译本是史上第1个汉语全译本。2019年4月1日,日本公布5月1日将即位之皇太子德仁亲王的新年号为“令和”,典故自《万叶集》,为日本史上首次以本土典籍作为年号的典故。其典故为《万叶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并序》汉诗文句:“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取自奈良时代的政治家与诗人大伴旅人在神龟5年(728年)因朝廷政争牵连被贬,前往九州大宰府任九州都督时所写的"梅花之歌"。

相关

  • 硬脊膜外麻醉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epidural analgesia/epidural anaesthesial)是局部麻醉的一种。透过导管,将药物注射在硬脊膜外间隙。注射药物阻隔附近脊髓神经传送讯息,从而可以使到
  • ACEI类血管紧张肽I转化酶抑制剂(英语:ACE inhibitor,简称为ACEI)是一类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系统对血压的调节有着及其
  • 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英语:interneuron),又称转接神经元(relay neuron),或共同神经元(association neuron)或局部回路神经元(local circuit neuron),是一种多极性神经元,在神经传导路径中连接上行(a
  •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英语:Hexokinase;又称六碳糖激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酵素,功能是参与D-己糖(例如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磷酸化产生D-己糖-6-磷酸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消耗一个ATP,并使其转
  • 阿米本页米 (又称米) 为单位,按长度大小列出一些例子,以帮助理解不同长度的概念。
  • 布里斯托尔大学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位于英格兰西部布里斯托市的一所英国大学,其历史可追溯到1876年建立的布里斯托大学学院。该校是英国老牌顶尖大学“红砖”高等学府之一,也
  • 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或称UPS,即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是在电网异常(如停电、欠压、干扰或浪涌“也称:涌浪电流”)的情况下不间断的为电器负载设备提供后备交流电源,维持电器正常运
  • 尚·韦寇尚·韦寇(法语:Jean Vercoutter,1911年1月20日-2000年7月16日),又译韦寇特或韦尔古特,是一位法国埃及学家兼考古学家,是于1953年到苏丹进行考古研究的先驱之一,并在1977至1981年间担
  • 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理论与专著的一家出版机构,隶属于国家统计局,社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中国统计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曾两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
  • 动物性行为动物的性行为形态多种多样,同一个物种之内也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常见的因交配、繁殖而衍生的系统有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滥交等。动物间也有其他的一些性行为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