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

✍ dations ◷ 2025-10-29 04:50:28 #万叶集
《万叶集》是现存最早的日语诗歌总集,收录由四世纪至八世纪4,500多首长歌、短歌,共计二十卷,于七世纪后半至八世纪后半编辑完成,按内容分为杂歌、相闻、挽歌等。全书采用汉字,部分用来表意,部分用来表音,有时既表意也表音,使用情况十分复杂,甚至超出实际用途,用汉字来作文字游戏。假名的始祖万叶假名以此书为名,尽管在《万叶集》以前已有日本作品用汉字来表音,如《古事记》。万叶假名的特点是,虽然使用汉文的题材,但语顺则符合日语的规则。因为《万叶集》在编撰的时候还没有假名文字,所以才使用万叶假名这一独特的标记方法。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和汉字本身的意思没有关系,只采用汉字的音读和训读标记日语的方法。因此,万叶假名虽然使用汉字,但它却是第一个由日本人为了自己民族表情达意而创造的文字系统。即便到现在,日本也有使用万叶假名的情况。比如难读的地名中,有很多就是来自万叶假名的。本集中所收录的歌,主要由柿本人麻吕、山部赤人、山上忆良、大伴旅人、大伴家持等著名歌人所作。至于编纂此书较重要的人物,则是大伴家持。据《大日本史》大伴家持传云:“家持善和歌,撰万叶集二十卷。上自雄略(雄略天皇),下迄废帝朝,所收凡四千余首,搜罗该博,足以观民风。先是篇咏未有成书,后世言和歌者,取为模范焉。【○万叶集撰人,诸说纷纭,无所适从。今考本集,且据拾芥抄所载藤原定家说,定为家持所传。】”《万叶集》全书共有二十卷。因为编撰者在编辑时,将数卷零散的和歌整理成一册,因此它的内容并不连贯。而从分类上看,《万叶集》可分为三类:杂歌、相闻歌和挽歌。从表现方式上看,又可分为:从歌体看,可分为短歌、长歌和旋头歌。短句有五个音节,长句有七个音节。最早的汉译是钱稻孙在1940年代开始做的选译,1957年在日本问世,曾在日本和中国多次再版。1984年问世的杨烈译本是史上第1个汉语全译本。2019年4月1日,日本公布5月1日将即位之皇太子德仁亲王的新年号为“令和”,典故自《万叶集》,为日本史上首次以本土典籍作为年号的典故。其典故为《万叶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并序》汉诗文句:“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取自奈良时代的政治家与诗人大伴旅人在神龟5年(728年)因朝廷政争牵连被贬,前往九州大宰府任九州都督时所写的"梅花之歌"。

相关

  • 采集渔猎狩猎采集者是指生活在大部分或所有的食物都是通过觅食(采集野生植物和追捕野生动物)的社会或群体中的人。狩猎采集社会与农业社会形成对比,后者主要依靠驯化物种来生活。狩猎和
  • 光波光通常指的是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视知觉就是对于可见光的知觉。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上的某一段频谱,一般是定义为波长介于400至700奈(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也就是波长比
  • 热内亚热那亚(意大利语:Genova,旧译柔鲁、热诺瓦)是意大利北部的港口城市,属于利古里亚大区,是该大区首府,并且是意大利第六大城市。热那亚是个历史很悠久的古城。早在古罗马建城之前,利古
  • 有颌类脊椎动物有颔下门(Gnathostomata)原为有颔总纲(Gnatha),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拥有颔的一群,与无颔总纲相对应,属于较高等的一类。有颔下门生物之下颌骨系于距今约四亿三千万年前开始发展形成,即
  • 拉尔夫·巴滕施拉格拉尔夫·F·W·巴滕施拉格(德语:Ralf Bartenschlager,1958年5月29日-),德国病毒学家,自198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丙型肝炎的研究。 他是海德堡大学传染病研究部的教授。2016年,他因对丙
  • 变态发育生物学上的变态(英文:Metamorphosis)是指一种生物在出生或者孵化后,通过细胞繁殖和分化,产生显著相对的形态或结构上的急剧变化的过程。一些昆虫、两栖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
  • 金鲜一金鲜一(朝鲜语:김선일/金鮮一 Kim Sun-il,一些中文媒体错误译作“金善日”;1970年9月13日-2004年6月22日),韩国公民,在为美军提供服务的韩国公司中担任英语翻译,他在伊拉克遭到武装分
  • 过轻体重不足指一个人的体重低于健康水平,通常以身高体重指数(BMI)作指标,BMI低于18.5属于体重不足。医学上体重不足的定义,未必适用于其他方面(如作为吸引力的指标)。体重不足最常见的
  • 赞尼特期赞尼特期(亦被称为兰登期、海尔斯期、塔内提期)是古新世的最后一个时期,与晚古新亚世相对应。其起止时间分别为59.2百万年前和56百万年前。该阶名字来源于在伦敦盆地发现的最古
  • 甲午更张甲午更张,又称甲午改革,是1894年(甲午年)朝鲜王朝进行的一次近代化改革。1895年到1896年的乙未改革被认为是它的一部分。1894年甲午农民战争发生以后,日本出兵朝鲜,要求朝鲜改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