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

✍ dations ◷ 2025-07-01 13:32:10 #纳米材料,碳氧化物

氧化石墨,graphite oxide或graphitic oxide,正式中文名称为石墨氧化物或被称为石墨酸,是一种由物质量之比不定的碳、氢、氧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石墨可以通过用强氧化剂来处理石墨来制备。所得到的的产物中,氧化程度最高的产物是一种碳、氧数量之比介于2.1到2.9之间黄色固体,并仍然保留石墨的层状结构,但结构变得更复杂。

松散的氧化石墨分散在碱性溶液中形成类似石墨烯结构的单原子厚度的片段。氧化石墨因为具有这个性质,所以具有用于工业化生产石墨烯的可能性,因此吸引众多科学家参与研究。但直到2010年为止,这条石墨烯制备路线仍存在大量结构方面的问题。

氧化石墨最早是由牛津大学的化学家本杰明·C·布罗迪在1859年用氯酸钾和浓硝酸混合溶液处理石墨的方法制得。

赫摩尔斯和奥弗曼在1957年提出一种更加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他们将浓硫酸、硝酸钠、高锰酸钾混合后处理石墨来制备氧化石墨,这个方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至2009年为止)。

最近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的混合溶液被用于切割碳纳米管来产生少量的石墨烯纳米带,并且石墨烯纳米带的边缘具有氧原子(=O)或者羟基(-OH)等基团。

氧化石墨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合成它的方法。氧化石墨仍然保留石墨母体的片状结构,但是两层间的间距(约0.7nm)大约是石墨中层间距的两倍。严格的说,“氧化”一词是不正确的,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而保留下来了。在氧化石墨中,除了纯粹引入氧原子的过氧键外,实验证实,结构中还存在其他种类官能团,比如羰基(=CO)、羟基(-OH)和酚羟基。氧化石墨层的厚度约为1.1 ± 0.2 nm。扫描隧道显微镜表明在氧化石墨中某些区域内,氧原子以0.27 nm × 0.41 nm的晶格常数排列为矩形。在氧化石墨层的最边缘均为羰基或羧基。

近来氧化石墨被聚焦了太多的注意力,科学家试图以氧化石墨为原料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石墨烯。虽然众所周知,石墨烯具有很好的电学性质,但氧化石墨本身却是绝缘体(或是半导体)。由于氧化石墨中存在大量亲水基团(如羧基与羟基),氧化石墨很容易在水溶液分散,形成单个小片段,而且绝大部分都只有单个石墨层。之后再通过还原反应就可以还原得悬浮状态的石墨烯片段。

少量的实验室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是用肼处理处于悬浮状态的氧化石墨,并加热至100℃保持24小时。或者也可以将氧化石墨放入氢气氛围中,通过电击得到。或者将氧化石墨暴露在强脉冲光线下,例如氙气灯也能得到石墨烯。

相关

  • 司陶特世涛啤酒(英语:Stout),又称烈性啤酒、烈性黑啤酒,一种深色的啤酒,由烘焙过的麦芽或是大麦、啤酒花、水及酵母所制成。它源自于波特啤酒(Porter),酒精含量约7%至8%,口味较强烈。世涛源
  • 额肌额肌(Frontalis muscle)是一块薄薄的人体肌肉,位于前额,呈四边形,且紧密地附着在浅筋膜上。额肌比枕肌更宽,其纤维长度更长、颜色更白。它并不附着任何骨质。额肌中央的部分纤维和
  • 泳衣泳衣,又称泳装,泛指从事游泳、潜水、冲浪等水中活动时穿着的衣物。一般而言,泳衣紧而富有弹性,相当紧身,以方便人们从事水中活动,而女性的一般则为一件式连身遮住身体或两件式遮住
  • 囤积病囤积症或储物症(英文: Compulsive hoarding,或强迫性囤积症、病态性囤积症、弃置恐惧症),一种强迫行为,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强迫性囤积
  • 54新观点《54新观点》(英语:54 Viewpoint)曾是台湾三立新闻台的脱口秀,2019年节目播出最后一集后由《郑知道了》接续播出。
  • 恋发癖恋发癖是指对毛发的恋物行为,最常见的是头发,但也可以包括其他部位的毛发,例如阴毛、腋毛和体毛。恋髪癖属于恋物癖的一种,为男性居多。这符合恋物产生于幼年期的印刻作用的理论
  • 1997年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十八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97年1月24日至2月2日在韩国的全罗北道茂朱郡举行,这是韩国首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韩国也成为第二个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亚洲
  • 比利时饮食比利时饮食有着很大的地区差异,也受到了邻国法国、德国和荷兰饮食文化的影响。人们形容比利时饮食有着德国饮食的量和法国饮食的质。对外国来说,比利时饮食的代表包括巧克力
  • 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 FRS(Isambard Kingdom Brunel,/ˈɪzəmˌbɑːd bruːˈnɛl/,1806年4月9日-1859年9月15日)是一名英国工程师,皇家学会会员。布鲁内尔取得了许多工程
  • 哈里·谢顿哈里·谢顿是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智慧伟人,他一位人把心理史学从全都是假设的学说达到登峰造极的理论,自创数学公式用在人类世界中,预知了未来,又改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