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泡盛
✍ dations ◷ 2025-08-08 19:56:34 #泡盛
泡盛,一种特产于琉球群岛的蒸馏酒,是烧酒的一种。由大米制成,但并非像日本清酒那样酿造而成,而是由蒸馏而得。典型的泡盛为60标准酒度(30%酒精),出口到外地(包括出售到日本本土)则减为50度(25%酒精)。部分泡盛(如著名的花酒)为120度(60%酒精),并且容易着火。琉球人通常将泡盛置于水中或冰中饮用,因此在冲绳的餐馆中,泡盛往往会与一杯水或一杯冰块放在一起出售。泡盛也可以直接饮用,或置于鸡尾酒中饮用。在琉球群岛,泡盛的另一个名字叫“岛酒(しまざけ)”,或简称“岛(しま)”。截至2005年初,泡盛的价格为每杯250日圆至50000日圆不等。一般来说,泡盛的年代越久远,其价值越高。瓶装的泡盛在商店中有出售。1983年4月以前,因为日本酒税法规定,泡盛被贴标签为烧酎,但现在已被更正。虽然泡盛也是蒸馏而成的米酒,但与烧酒不同的是,泡盛使用泰国米,由泰式风格制作而成;而日本烧酒使用的是日本米。又,泡盛由黑米麹菌发酵而成,而不是日本烧酒的白米麹菌。泡盛的制作方法于15世纪(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末年至第二尚氏王朝初年)左右由泰国大城王朝传入琉球,这可能是泰国米依然被作为泡盛原料的原因。琉球人进一步优化了其制作方法,使之更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并使用了当地特色的黑米麹菌。在15世纪至19世纪期间,琉球国将泡盛作为对外贸易的商品和对中国、日本的贡品。1460年,琉球国王尚泰久遣使赴朝鲜,赠与朝鲜世祖“天竺酒”,其制法与泡盛相同。1534年,琉球王府用“南蛮酒”招待了明朝册封使陈侃。1612年,岛津氏将琉球的贡品“琉球酒”转献于德川幕府。1671年,“泡盛”这一名字第一次在日本史料中出现,并沿用至今。熟成时间为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泡盛被称作“古酒”。
在2015年8月1号之前,一瓶泡盛50%以上的部分为熟成三年,而另49%左右的部分使用没有熟成的酒,也可以称作“古酒”。
不过2015年8月1号之后,必须100%使用熟成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泡盛,才可称作“古酒”。
泡盛的熟成往往被置于地下的低温环境下,保存于陶瓷器皿中。冲绳岛战役前,冲绳岛有200年至300年古酒,但皆毁于该役。现存有首里识名酒造贮藏的140年陈年古酒。在与那国町有三家厂家“どなん”、“与那国”、“舞富名”,其出产的泡盛酒精度为120(60%酒精),在泡盛中最高。这些泡盛被称为花酒。花酒多数被用于宗教典礼上。关于“泡盛”一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发酵时产生气泡,使大米膨胀并上浮(泡盛る)。另一种说法是,早期泡盛使用的是未加工的粟,“粟”与“泡”在琉球语中同音(都读作“アー/aa”),泡盛因此得名。现代日本农学家小泉武夫倾向于支持前者。
相关
- 血清学血清学(serology)的诊断原为研究血清反应的一门医学分支,如今则多用来观察患者的血清以判断、分析相应的疾病。血清检查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除了可以诊断细菌、病毒外
- 克利线克利线(Kerley lines)是胸部影像学(英语:chest radiograph)下的一种影像学征象(英语:radiologic sign),一般出现于间质性肺水肿(英语:Pulmonary_edema)患者。肺水肿的患者间质会被细胞及
- 致癌物质致癌物质(英语:Carcinogen)是指任何会直接导致生物体产生癌症的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病毒、放射性核素等。这些物质进入机体后会直接或间接使机体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生物大分子异常
- 氨基葡聚糖糖胺聚糖(英语:Glycosaminoglycan,简称为GAGs,旧称为黏多糖(英语:mucopolysaccharides))是蛋白聚糖大分子中聚糖部分的总称。由糖胺的二糖重复单位组成,二糖单位中通常有一个是含氨
- 大篆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电化学电化学(英语:electrochemistry)作为化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两类导体(电子导体,如金属或半导体,以及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形成的接界面上所发生的带电及电子转移变化的科学。传统观念
- 大卫·菲利浦埃尔斯米尔的菲利普斯男爵大卫·奇尔顿·菲利浦斯,KBE,FRS(英语:David Chilton Phillips, Baron Phillips of Ellesmere,1924年3月7日-1999年2月23日),英国结构生物学家,在学界和政界
- 米兰-马尔彭萨机场米兰-马尔彭萨机场(意大利语:Aeroporto di Milano-Malpensa;IATA代码:MXP;ICAO代码:LIMC),位于瓦雷泽,距离米兰市中心西北方约49千米(30英里),是米兰大都会区(英语:Milan metropolitan are
- 古果属古果属(学名:Archaefructus)是一种已灭绝的水生草本植物, 生活于白垩纪早期,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其化石最早发现于中国辽西义县组地层。这一发现确认了被子植物的一个
-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英语:Protein kinase)负责体内蛋白质的磷酸化。它和负责蛋白质的脱磷酸化的蛋白质脱磷酸化酵素(protein phosphatases)有相对的功能。蛋白质的磷酸化决定蛋白质的构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