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泡盛
✍ dations ◷ 2025-07-14 21:14:59 #泡盛
泡盛,一种特产于琉球群岛的蒸馏酒,是烧酒的一种。由大米制成,但并非像日本清酒那样酿造而成,而是由蒸馏而得。典型的泡盛为60标准酒度(30%酒精),出口到外地(包括出售到日本本土)则减为50度(25%酒精)。部分泡盛(如著名的花酒)为120度(60%酒精),并且容易着火。琉球人通常将泡盛置于水中或冰中饮用,因此在冲绳的餐馆中,泡盛往往会与一杯水或一杯冰块放在一起出售。泡盛也可以直接饮用,或置于鸡尾酒中饮用。在琉球群岛,泡盛的另一个名字叫“岛酒(しまざけ)”,或简称“岛(しま)”。截至2005年初,泡盛的价格为每杯250日圆至50000日圆不等。一般来说,泡盛的年代越久远,其价值越高。瓶装的泡盛在商店中有出售。1983年4月以前,因为日本酒税法规定,泡盛被贴标签为烧酎,但现在已被更正。虽然泡盛也是蒸馏而成的米酒,但与烧酒不同的是,泡盛使用泰国米,由泰式风格制作而成;而日本烧酒使用的是日本米。又,泡盛由黑米麹菌发酵而成,而不是日本烧酒的白米麹菌。泡盛的制作方法于15世纪(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末年至第二尚氏王朝初年)左右由泰国大城王朝传入琉球,这可能是泰国米依然被作为泡盛原料的原因。琉球人进一步优化了其制作方法,使之更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并使用了当地特色的黑米麹菌。在15世纪至19世纪期间,琉球国将泡盛作为对外贸易的商品和对中国、日本的贡品。1460年,琉球国王尚泰久遣使赴朝鲜,赠与朝鲜世祖“天竺酒”,其制法与泡盛相同。1534年,琉球王府用“南蛮酒”招待了明朝册封使陈侃。1612年,岛津氏将琉球的贡品“琉球酒”转献于德川幕府。1671年,“泡盛”这一名字第一次在日本史料中出现,并沿用至今。熟成时间为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泡盛被称作“古酒”。
在2015年8月1号之前,一瓶泡盛50%以上的部分为熟成三年,而另49%左右的部分使用没有熟成的酒,也可以称作“古酒”。
不过2015年8月1号之后,必须100%使用熟成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泡盛,才可称作“古酒”。
泡盛的熟成往往被置于地下的低温环境下,保存于陶瓷器皿中。冲绳岛战役前,冲绳岛有200年至300年古酒,但皆毁于该役。现存有首里识名酒造贮藏的140年陈年古酒。在与那国町有三家厂家“どなん”、“与那国”、“舞富名”,其出产的泡盛酒精度为120(60%酒精),在泡盛中最高。这些泡盛被称为花酒。花酒多数被用于宗教典礼上。关于“泡盛”一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发酵时产生气泡,使大米膨胀并上浮(泡盛る)。另一种说法是,早期泡盛使用的是未加工的粟,“粟”与“泡”在琉球语中同音(都读作“アー/aa”),泡盛因此得名。现代日本农学家小泉武夫倾向于支持前者。
相关
- 融合抑制剂融合抑制剂(fusion inhibitor),又称为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是一种抗艾滋病靶向药物,能够防止艾滋病病毒(HIV)与质膜融合从而阻断HIV感染CD4+ T细胞。融合抑制剂不仅能避免HIV
- 巨输尿管症巨输尿管症(Megaureter)是一种输尿管异常扩张之医学异常症状。先天性(Congenital disorder)巨输尿管症是一种罕见的病症,常见于男性中、不过男女性都可能会出现,并且通常与其
- 1812年战争战前原状,无边界变化;美国及其盟友英国及其盟友詹姆斯·麦迪逊利物浦伯爵1812年战争(War of 1812),又称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
- 塔巴南县塔巴南县(印尼语:Kabupaten Tabanan)是印度尼西亚巴厘省的一个县,位于巴厘岛中部,县治在塔巴南。2010年普查,全县有人口420,913人。塔巴南县下分为10个区(kecamatan),各区人口如下:
- 巩膜巩膜属于眼球纤维膜,在眼球内,约占眼球纤维膜的5/6,为乳白色不透明的纤维膜,起保护眼球内容物和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巩膜前缘接角膜缘,后方与视神经的硬膜鞘相延续。巩膜与角膜
- 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是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
- 防卫医科大学校防卫医科大学校(日语:防衛医科大学校/ぼうえいいかだいがっこう Bouei Ika Daikkou,英语: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ollege、简称NDMC)位于埼玉县所泽市的防卫省下属医科大学。
- 心情在心理学中,心境、心态或心情(英语:mood)是情绪状态。相比情绪、感觉、情感,心境不那么具体、强烈,也不太可能被特定刺激或事件激发或例示。心境通常被描述为具有正效价或负效价。
- 西俄勒冈州立大学西俄勒冈大学是美国俄勒冈州的一所公立大学,1856年设立。学生约6千人。旧名西俄勒冈州立大学。
- 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英语:Molecular orbital theory),简称MO理论,是处理双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结构的一种有效的近似方法,是化学键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与价键理论不同,后者着重于用原子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