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泡盛
✍ dations ◷ 2025-11-26 00:46:15 #泡盛
泡盛,一种特产于琉球群岛的蒸馏酒,是烧酒的一种。由大米制成,但并非像日本清酒那样酿造而成,而是由蒸馏而得。典型的泡盛为60标准酒度(30%酒精),出口到外地(包括出售到日本本土)则减为50度(25%酒精)。部分泡盛(如著名的花酒)为120度(60%酒精),并且容易着火。琉球人通常将泡盛置于水中或冰中饮用,因此在冲绳的餐馆中,泡盛往往会与一杯水或一杯冰块放在一起出售。泡盛也可以直接饮用,或置于鸡尾酒中饮用。在琉球群岛,泡盛的另一个名字叫“岛酒(しまざけ)”,或简称“岛(しま)”。截至2005年初,泡盛的价格为每杯250日圆至50000日圆不等。一般来说,泡盛的年代越久远,其价值越高。瓶装的泡盛在商店中有出售。1983年4月以前,因为日本酒税法规定,泡盛被贴标签为烧酎,但现在已被更正。虽然泡盛也是蒸馏而成的米酒,但与烧酒不同的是,泡盛使用泰国米,由泰式风格制作而成;而日本烧酒使用的是日本米。又,泡盛由黑米麹菌发酵而成,而不是日本烧酒的白米麹菌。泡盛的制作方法于15世纪(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末年至第二尚氏王朝初年)左右由泰国大城王朝传入琉球,这可能是泰国米依然被作为泡盛原料的原因。琉球人进一步优化了其制作方法,使之更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并使用了当地特色的黑米麹菌。在15世纪至19世纪期间,琉球国将泡盛作为对外贸易的商品和对中国、日本的贡品。1460年,琉球国王尚泰久遣使赴朝鲜,赠与朝鲜世祖“天竺酒”,其制法与泡盛相同。1534年,琉球王府用“南蛮酒”招待了明朝册封使陈侃。1612年,岛津氏将琉球的贡品“琉球酒”转献于德川幕府。1671年,“泡盛”这一名字第一次在日本史料中出现,并沿用至今。熟成时间为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泡盛被称作“古酒”。
在2015年8月1号之前,一瓶泡盛50%以上的部分为熟成三年,而另49%左右的部分使用没有熟成的酒,也可以称作“古酒”。
不过2015年8月1号之后,必须100%使用熟成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泡盛,才可称作“古酒”。
泡盛的熟成往往被置于地下的低温环境下,保存于陶瓷器皿中。冲绳岛战役前,冲绳岛有200年至300年古酒,但皆毁于该役。现存有首里识名酒造贮藏的140年陈年古酒。在与那国町有三家厂家“どなん”、“与那国”、“舞富名”,其出产的泡盛酒精度为120(60%酒精),在泡盛中最高。这些泡盛被称为花酒。花酒多数被用于宗教典礼上。关于“泡盛”一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发酵时产生气泡,使大米膨胀并上浮(泡盛る)。另一种说法是,早期泡盛使用的是未加工的粟,“粟”与“泡”在琉球语中同音(都读作“アー/aa”),泡盛因此得名。现代日本农学家小泉武夫倾向于支持前者。
相关
- 遗传遗传(英语:Heredity),俗称随根,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遗传学是研究此一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物
- 合成按照IUPAC金皮书的定义,不对称合成(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asymmetric synthesis),也称手性合成、立体选择性合成、对映选择性合成,是研究向反应物引入一个或多个具手性元
- Apoikozoa聚胞动物(学名:Choanozoa)是真核域后鞭毛生物的一个演化支,包含领鞭毛虫和各种动物。领鞭毛虫和动物作为旁系群,对动物起源的探究有着重大意义。该演化支在2015年由格雷厄姆·巴
- 旁泌性旁分泌(英语:paracrine)是指细胞分泌物不进入血液循环,而是通过扩散作用作用于邻近靶细胞,进行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分泌方式,这种信号传递方式可以控制靶细胞的生长和功能。例如,肿瘤
- 表睾酮表睾酮(英语:Epitestosterone)或称为异睾酮,英语:isotestosterone, 17α-睾酮,17α-testosterone,是一种内源性的甾体物质,是雄性性激素睾酮的17α-羟基差向异构体,是一种较弱的雄激素
- 肉瘤肉瘤(英语:sarcoma;希腊语:σάρκωμα,sárkomma,源于sárka,意为肉、软组织,词尾~om指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组织来源为支持组织—间胚叶组织(准确一点,来自中胚层)。与上皮组织恶性
- 苦杏仁素扁桃苷(Amygdalin,源自希腊语“扁桃”ἀμυγδάλη amygdálē ),又名苦杏仁苷,是许多植物中发现的一种有毒的氰苷,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存在于杏、苦杏仁、苹果、桃及梅子等植物
- 湖沼学湖沼学是水文地理学的分支,从化学、物理、水文、地质角度研究内陆水体,包括天然和人造的:湖、沼、塘、溪、河、湿地、地下水等。欧洲文字的“湖沼学”大多源于希腊文“Λίμν
- 共振共振点(声学称为共鸣)是指当一种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底下,比其他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此些特定频率称之为共振频率。在共振频率下,很小的周期驱动力便可产生巨大的振动,因
- 大气光气辉(有时也称为夜辉)是在行星大气层中非常弱的发射光。在地球的大气层,这种光学现象导致在背向太阳的夜空即使在排除了星光和扩散的阳光,也不会完全黑暗。气辉现象是瑞典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