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效应

✍ dations ◷ 2025-11-18 22:53:06 #巴斯德效应
1861年巴斯德发现,相比起足氧的情况,酵母在缺氧的情况下消耗更多的葡萄糖。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现在,人们将在厌氧型和需氧型能量代谢之间的转换过程总结为巴斯德效应。这个过程由细胞的能量状况和氧气的供给决定。在真核生物也有类似情况;和酵母的终产物酒精不同,真核生物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盐。这两个过程被称作发酵。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NAD+可以继续在后续的反应中(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呼吸链)中再生,而且这个有氧呼吸的过程产生近20倍的能量。在供给氧气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酵母的代谢从厌氧到需氧的转变:葡萄糖的代谢产物会大量减少,这可以通过测量NADH的吸光度得出。这个转变的调节酶为磷酸果糖激酶。没有线粒体的细胞(红血球)是没有巴斯德效应的。肿瘤细胞能够绕过巴斯德效应,这是因为肿瘤细胞的调节功能失常,这会导致大量乳酸产生。在过去有人有人想利用这一点治疗肿瘤。用简明的语言总结巴斯德效应为:

相关

  • 结晶结晶,是指从饱和溶液中凝结,或从气体凝华出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晶体)的过程。在自然环境下,气温的下降压力的作用,都会造成结晶。结晶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包括成核和晶
  • 霍乱弧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小呈逗点状,有单鞭毛、菌毛,部分有荚膜。共分为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霍乱。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
  • 排泄作用排泄作用是指生物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作用,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必要过程。单细胞生物透过细胞表面排出废物。高级植物以叶面上的气孔排气。多细胞生物则有特别的排泄器官。其
  • 另见内文貂属(学名 Martes)是食肉目鼬科动物中的一属。大部分貂属动物都居住在树上,以松鼠为食,它们的食物还包括小鸟和蛋。貂在中国主要产于东北地区,有多个品种。
  • 惰性中微子惰性中微子(英语:sterile neutrino)是温暗物质的候选者,不参加除引力以外的任何相互作用。在标准模型中为单态。2016年8月,IceCube中微子观测站宣布,未能在预期值域内找到惰性中微
  • 波斯尼亚波斯尼亚常作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波斯尼亚也可解作:地方:参看:注:波斯尼亚与波斯无直接关系。
  • 间谍情报间谍卫星又叫军用侦察卫星,其主要用于对使用国家有兴趣的其他国家或是地区进行情报搜集,搜集的情报种类可以包凡军事与非军事的设施与活动,自然资源分布、运输与使用,或者是气象
  • 种内竞争种内竞争,亦称种内斗争,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达尔文认为同种生物由于要求相同的生活条件,竞争是最激烈的,提出种内竞争是自然选择的重要基础。例如争取食物来源、争取地
  • 优先效应系列位置效应(英语:serial-position effect)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人们倾向于对首先见到的事物和最后见到的事物有更好的印象。分为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
  • 雅虎地图Yahoo! Maps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地图网站,由Yahoo!提供。已经于2015年6月15日停止服务。主网站Yahoo! Maps针对美国和加拿大提供了街景地图和行车导航功能,同时还具备下列主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