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唯一识别码

✍ dations ◷ 2025-10-23 00:40:45 #通用唯一识别码

通用唯一识别码(英语: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缩写:UUID)是用于计算机体系中以识别信息的一个128位标识符。

UUID按照标准方法生成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唯一性,且不依赖中央机构的注册和分配。UUID重复的概率接近零,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所有人都可以自行创建和使用UUID,而且几乎可以确定其不会与既有的标识符重复。也因为如此,在不同地方产生的UUID可以使用于同一个数据库或同一个频道中,而且几乎不可能重复。

UUID的应用相当普遍,许多计算平台都提供了对于生成和解析UUID的支持。

1990年代, UUID 原本是用于阿波罗电脑的网络计算系统,后被用于开放软件基金会的分布式运算环境。分布式运算环境UUID的初始设计基于网络计算系统UUID,其设计受 Domain/OS 中定义和使用的(64位)唯一标识符的启发,这是一个也由 阿波罗电脑 设计的操作系统。后来,微软视窗平台采用分布式运算环境设计作为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

2005年7月,RFC 4122 为 UUID 注册了一个 URN 名字空间,并制定了早期的规范。当 RFC 4122 作为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标准发布时,国际电信联盟基于先前的标准和 RFC 4122 早期版本标准化了 UUID。

UUID 由开放软件基金会标准化,作为分布式运算环境(DCE)的一部分。

UUID 被纪录为 ISO/IEC 11578: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Remote Procedure Call(RPC)" 和后来的 ITU-T Rec. X.667 | ISO / IEC 9834-8:2005 规范的一部分。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公布了标准 RFC 4122,技术上等同于 ITU-T Rec. X.667 | ISO/IEC 9834-8。

在其规范的文本表示中,UUID 的 16 个 8 位字节表示为 32 个十六进制数字,由连字符 '-' 分隔成五组显示,形式为“8-4-4-4-12”总共 36 个字符(32 个十六进制数字和 4 个连字符)。

例如:

四位数字 M表示 UUID 版本,数字 N的一至三个最高有效位表示 UUID 变体。在例子中, 是 1 而且 是 a10xx2),这意味着此 UUID 是“变体1”、“版本1”UUID;即基于时间的 DCE/RFC 4122 UUID。

规范的 `8-4-4-4-12` 格式字符串基于 UUID 的16个字节的“记录布局”:

这些字段对应于“版本1”和“版本2”(基于时间的)UUID中的字段,但是“8-4-4-4-12”的表示适用于所有UUID,即使对于生成方式不同的UUID也是如此。

RFC 4122 第 3 节要求以小写形式生成字符,同时对输入不区分大小写,尽管一些常用的实现违反了此规则。

Microsoft GUID有时会以大括号表示:

不应将此格式与“Windows注册表格式”相混淆,后者指的是大括号内的格式。

RFC 4122为UUID定义了统一资源名称(URN)名字空间。作为URN呈现的UUID如下:

UUID 的二进制编码因系统而异。UUID的变体1是目前世界最常见的UUID,完全以大端序(big-endian)二进制存储与传输 UUID 。

例如,00112233-4455-6677-8899-aabbccddeeff 编码为字节 00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aa bb cc dd ee ff

其他系统,特别是 Microsoft 在其 COM/OLE 库中对 UUID 的字符串表示,使用混合端格式,其中 UUID 的前三组是小端序/小尾序(little-endian),后两组是 大端序/大尾序(big-endian)。

例如,00112233-4455-6677-8899-aabbccddeeff 编码为字节 33 22 11 00 55 44 77 66 88 99 aa bb cc dd ee ff

UUID的变体(variant)字段,占1到3比特。RFC 4122定义了4种变体:

目前的UUID规范使用变体1和2。在文字表示上,两种变体只有代表变体的比特不同。上面的字段也定义了两种变体之间的字节转换。前三个字段是无正负号的32和16位数字,需要进行转换,而后两个字段是由未解释的字节组成,不需要进行转换。这种转换同样适用于版本3、4和5,其中的规范字段与UUID的内容无关。

虽然一些重要的GUID名义上是变体2的UUID,例如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IUnknown接口的标识符,但是在微软Windows软件中所生成和使用的、被称为“GUID”的许多标识符是使用标准的变体1的RFC 4122/DCE 1.1大端序UUID。目前,Microsoft guidgen工具软件产生变体1的结果。某些微软文档称GUID与UUID是同义词,如同RFC 4122中表示UUID“也被称作GUID”。这些文件表明了虽然“GUID”最初指代微软所使用的其中一种UUID变体,但现在已经成为UUID的另一个名称,含括变体1和2。

对于“变体(variants)1”和“变体2”,标准中定义了五个版本(versions),并且在特定用例中某些版本可能比其他版本更合适。

版本由字符串中的 M 指示。

版本1的UUID是根据时间和节点ID(通常是MAC地址)生成;版本2的UUID是根据标识符(通常是组或用户ID)、时间和节点ID生成;版本3、版本5透过对名字空间(namespace)标识符和名称进行散列生成确定性的UUID;版本4的UUID则使用随机性或伪随机性生成。

Nil UUID是一个特例,值为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也就是说,所有位都设置为 0。

版本1的UUID,是根据 60-bit 的时间戳和节点(生成UUID的计算机)的48-bit MAC地址而生成的。

时间戳的是这样计算的:自公历首次于天主教会和教皇国以外的地方使用的日期,也就是协调世界时(UTC)1582年10月15日午夜算起,每经过100纳秒时间戳加1。RFC 4122声明时间值在公元3400年左右算术溢出:3,取决于所使用的算法,代表此 60-bit 时间戳是有符号数量。但是,某些软件(如libuuid库)将时间戳视为无符号,把溢出时间推迟至公元5236年。ITU-T Rec. X.667所定义的溢出时间为公元3603年:v。

13-bit 或 14-bit“无统一”(uniquifying)时钟序列扩展了时间戳,以便处理处理器时钟不能足够快地前进的情况,或者每个节点有多个处理器和 UUID 生成器的情况。对于每个“版本1”UUID 对应于空间(节点)和时间(间隔和时钟序列)中的单个点,两个正确生成的“版本1”UUID 无意中相同的可能性实际上为零。由于时间和时钟序列总共74位,每个节点 id 可以生成 2 74 {displaystyle 2^{74}} ,至少必须生成多少个版本4的UUID可由下式近似计算:

2 × 2 122 × ln 1 1 p {displaystyle {sqrt {2times 2^{122}times ln {frac {1}{1-p}}}}}

因此,在 103 万亿个版本4 UUID 中找到重复的概率是 1 1000000000 {displaystyle {1 over 1000000000}} (十亿分之一)。

重要用途包括 ext2/ext3/ext4 文件系统用户空间工具(e2fsprogs 使用 util-linux 提供的 libuuid)、LUKS 加密分区、GNOME、KDE 和 Mac OS X,其中大部分源自 曹子德(Theodore Ts'o)的实现。

Solaris 中 UUID 的一种用途(使用开放软件基金会的实现)是识别正在运行的操作系统实例,以便在内核崩溃的情况下将故障转储数据与故障管理事件配对。

分区标签和分区UUID都存储于超区块中。两者皆为文件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分区的一部分。例如,ext2-ext4包含UUID,而NTFS或FAT32则没有。

超区块是文件系统的一部分,因此被完全包含在分区中,因此如果你执行dd if=/dev/sda1 of=/dev/sdb1,sda1和sdb1都会拥有相同的标签和UUID。

Microsoft的组件对象模型(COM)中使用了几种GUID :

UUID 通常用作数据库表中的唯一键。

Microsoft SQL Server 版本4 Transact-SQL 中的 NEWID 函数会返回标准随机版本4的UUID,而 NEWSEQUENTIALID 函数返回类似于 UUID 的 128 位标识符,这些 UUID 会依序递增,直到下次系统重启。

另一方面,尽管名称如此,但 Oracle Database SYS_GUID 函数不会返回标准 GUID;相反,它根据主机标识符和进程或线程标识符返回一个16字节的 128 位 RAW 值,有点类似于 GUID。

PostgreSQL 包含一个 UUID 数据类型,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模块中的函数生成大多数版本的UUID。

MySQL 提供了一个 UUID 函数,它生成标准的版本1 UUID。

当 UUID 用作主键时,版本3、4和5 UUID 的随机性以及 版本1和2 UUID 内的字段的排序可能会产生数据库定位或性能问题。例如,2002年 Jimmy Nilsson 报告说,当用作主键的版本4 UUID 被修改为包含基于系统时间的非随机后缀时,Microsoft SQL Server的性能显着提高。Nilsson 承认,这种所谓的“COMB”(组合时间和GUID)方法使UUID非标准并且更有可能被复制,但 Nilsson 仅要求在应用程序中的唯一性。透过重新排序和编码版本1和版本2的UUID,将时间戳放在最前面,可以避免插入所造成的性能损失。

诸如Laravel这样的部分网络框架支持“时间戳优先”的UUID,可以将UUID有效存储于索引数据库中。这种UUID是版本4格式的COMB UUID,但其中前48位组成了一个时间戳,就像版本1的UUID一样。其他基于COMB UUID概念的指定格式包括:

相关

  • 布佛氏论证布佛氏论证(Bulverism)是一种“诉诸为何相信”的非形式谬误,其假定某观点是错的,由此出发解释为什么许多人会相信它,然后断定该观点是错误的。布佛氏论证预设了一个不当的前提:如
  • 四氟肼四氟肼(N2F4)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的活泼气体。它是肼的一种含氟衍生物,有剧毒,与有机化合物接触易爆炸。四氟肼可以由三氟化氮在铁等金属还原剂存在下制得:三氟化氮与一氧化氮
  • 柬埔寨保护国柬埔寨保护国,正式名称为柬埔寨法国保护国(高棉语:កម្ពុជាសម័យអាណានិគម;法语:Protectorat français du Cambodge),又称法属柬埔寨,是法兰西殖民帝国于东南亚的
  • 乌佐·阿杜巴乌佐·阿杜巴(Uzo Aduba,1981年2月10日-),是一名尼日利亚裔美国女演员,出身于麻塞诸塞州波士顿,代表作为2015年,于电视剧《劲爆女子监狱》中饰演Suzanne "Crazy Eyes" Warren一角而
  • 托马斯·霍普托马斯·霍普(Thomas Hope,1769年8月30日-1830年或1831年2月3日),一名德、英籍商业银行家、作家、哲学家和艺术收藏家,以其所著的小说《阿纳斯塔修斯》而著名,一本许多专家看作能和
  • 亚洲自行车总会亚洲自行车总会是亚洲的洲际自行车体育运动管理机构。
  • 临河设治局临河设治局,民国时设置于绥远特别区的设治局,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以汉代临河县得名。民国十四年(1925年)9月,由五原县丰济渠以西的后套西部析置,局所置强油房。后达
  • 国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4.2厘米,中央刊五角星,由国家航天局制发。职能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国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英语:Graviation Wave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和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的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机构,成立于2021年9月26日。该中心直属于国家航天局,依托于中山大学进行建设和运行,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天琴中心。现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
  • 命宫命宫是在中国术数学中紫微斗数里出现的专用名词,在紫微斗数的设定中,命宫主当的是内在的我,偏向“精神”、“意志”、“个性”、“喜怒哀乐”等。
  • 南苇羚南苇羚(学名)是生活于安哥拉、津巴布韦、赞比亚、莫桑比克及南非北部的羚羊。南苇羚平均肩高85厘米,及体重约70公斤。它们有着灰褐色的毛皮,白色的腹部及黑色的前脚。雄性有约35厘米长的角,角向后长及再向前弯。南苇羚生活在山谷及高地地区,它们在那里吃草及芦苇。老年雄性南苇羚都有自己的领域,与单一的雌性共住,并且经常陪伴她以避免其他竞争的雄性。雌性及年轻的雄性南苇羚多是独身,除了在旱季它们(约20头)因需要而聚集成群时。它们是白天活跃的动物,但在日间炎热时间会显得怠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