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豪

✍ dations ◷ 2025-07-30 01:36:13 #1991年出生,在世人物,李姓,中国现代作家,武汉人

李红豪(1991年11月7日-),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因为在自己的一篇名为《草见人命》的文章中激烈的抨击中国的政治体制,教育制度等,被老师要求“回家反思”。2010年年初出版了小说《逃花园记》。

2007年,李红豪进入著名的华师一附中成为高一新生。

2009年4月23日,华师一附中举行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看到作文题后,18岁的李红豪改变了想法——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一段文字材料作文。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非洲有一种叫尖毛草的野草,别的草都在往上疯长时,它却一直往地下深处扎根,所以表面看起来长得很慢,但风雨一来,其他草都倒了,而尖毛草却岿然不动。看完材料,李红豪决定放弃其它题目,只写作文,并拟题《草见人命》。他在作文中写道:“在学校里(专制主义)这种情况更是登峰造极。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从放假、收费等等事可以看出,各学校总是能将圣旨变成剩纸。”

2009年4月27日,正上早自习的李红豪被班主任胡立松从教室叫了出去。据李红豪说,胡立松当时严肃地批评他:“胆子太大了,竟然在考试作文中讽刺老师和学校”,并要他请家长,一起教育他。胡老师还提出,让他“考虑转学或者换班”,“思想没有改变,就不许进教室上课”。

不去学校上课后,李红豪在家闭门创作。早在高一,李红豪就开始笔录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其浓缩成4万字,作为这部小说的蓝本。2010年初,这本名为《逃花园记》的15万字小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印量5000册。书的封面上,写有两句话:一篇考试作文,引发思想地震;愤笔疾书,写就长篇小说。《逃花园记》描写了男主角陆谦的种种校园生活,并借主角之口表达了对社会现状和现行教育的很多不同见解。《逃花园记》首印5000册,零售价22元,总码洋11万。

据“开卷排行榜”2010年2月份监测销量排行榜显示,李红豪的《逃花园记》以月销量超越10万的监测数字一举创造了开卷数据11年来纪实类图书的新纪录,是同时畅销在榜的热销图书《蜗居》的5倍之多。据开卷公司的工作人员称,这是开卷自1999年1月创制“开卷排行榜”以来,纪实类榜单11年第一次达到如此之高的销售监测数字,这一数字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近两年纯文学和青春文学的讨论甚嚣尘上的原因。位列第二的是监测量5.6万的郭敬明的《小时代1.0》,位列第三的是监测量5.4万的张爱玲作品《小团圆》。

相关

  • 丙糖丙糖(Triose),又称为三碳糖,是含有三个碳原子的一类单糖,共包含两个化合物:丙糖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重要物质。D-甘油醛:二羟基丙酮: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
  • 梅农盖梅农盖是安哥拉中部的城镇,也是库安多古班哥省的首府,距离罗安达1,051公里、奎托342公里,海拔高度1,354米,每年平均降量量1,015毫米,2010年人口32,203。坐标:14°40′00″S 17°42
  • 大清洗大清洗(俄语:Большая чистка),一译“大整肃”、“大清扫”,是指在1930年代,苏联在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以谢尔盖·基洛夫被刺
  • 贝尔格阿尔班·马里亚·约翰内斯·贝尔格(德语: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1885年2月9日-1935年12月24日),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也逝于该地,是与勋伯格、韦伯恩齐名的第二维也
  • 太保太保,中国古代职官。从周朝开始设置,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幼的国君。召公是第一个太保,《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
  • 比佛利山庄比佛利山庄可以指:其他用法,请见比佛利山 (消歧义)
  • 美国国防情报局国防情报局(英语: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缩写:DIA)为美国国防部辖下主要对外军事情报组织。是美国情报体系的机构之一。
  • 爱尔兰国家图书馆爱尔兰国家图书馆(英语:National Library of Ireland,爱尔兰语:Leabharlann Náisiúnta na hÉireann)是爱尔兰的国家图书馆,位于都柏林基尔代尔街,毗邻伦斯特府和爱尔兰国家博物
  • 提尼亚提尼亚(Tinia,又做Tin、Tinh、Tins或Tina)是伊特鲁里亚神话(英语:Etruscan mythology)中最高位阶的天神,等同于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和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他是塔尔纳(英语:Thalna)或乌
  • 重泰寺重泰寺,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阎家寨村,为张家口市蔚县的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93年7月15日。重泰寺的历史年代为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