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 dations ◷ 2025-09-12 09:14:24 #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兴凯恩斯学派(英语:New Keynesian economics)又译为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并至今仍在发展一个宏观经济学理论,相对于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只进行“价格刚性假设”下的分析,它把“价格为什么是刚性的”也作为分析对象引进了宏观经济分析领域。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后继者,与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形成竞争关系。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由于无法解释该现象受到了怀疑,小罗伯特·卢卡斯、罗伯特·巴罗、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英语:New classical economics)对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发出挑战,针对该挑战,劳伦斯·鲍尔、N.格里高利·曼昆、戴维·罗默、奥利维尔·布兰查德、乔治·阿克洛夫、珍妮特·耶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展出了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特色是基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展开分析,它假设名义工资和产品价格是可以调整的,但是调整速度十分缓慢,另外,它采用了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英语:New classical economics)的分析框架。

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区别体现在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更寻求微观基础。在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原先事先假定了的东西被得到了更多的微观深化,使得逻辑更加完整。

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虽然与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存在竞争关系,但是目前两者的发展趋势却是在朝着难以辨别的方向迈进。由于大家有了建立在微观基础上进行政策争论的前提,使得以前不能讨论的问题变得可能。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承认了市场的失败,而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承认了市场调节的重要性。由此,争论由学派之争,转变为互相承认、互相切磋,随之政策争论更向细部延伸。在很多问题上,如果不加以强调,大家已经很难辨认哪些是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哪些是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了。

相关

  • 半衰期半衰期(英语:Half-life)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半衰期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一个容易测定的重要参数,数学上可以证明,只有一级反应的
  • 同步辐射光源同步辐射光源是指产生同步辐射的物理装置。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寄生于高能物理实验专用的高能对撞机的兼用机,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基于同步辐射专用储存环的专用机,第三代同
  • 特纳氏症候群特纳氏综合征(Turner syndrome,简称TS)也被称作Ullrich-Turner氏综合征(Ullrich-Turner syndronme)、性腺发育不良(Gonodal dysgenesis)以及45,X,是雌性个体因X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
  • 希尔德里克二世希尔德里克二世,(法语:Childéric II,拉丁语:Childericus II; 655年-675年10月),自662年起为法兰克人墨洛温王朝的奥斯特拉西亚国王,以及自673年起因同时担任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国王而
  • 台湾地质台湾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聚合边界,为一个造山作用活跃的活动构造区,根据GPS观测资料,菲律宾海板块以每年8.2公分的移动速度向西北移动。菲律宾海板块的隐没方向在台湾
  • 叶公杼叶公杼(英语:Lily Yeh Jan,1947年1月20日-),原籍台湾的美国华裔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旧金山加州大学教授,以完成钾离子通道的分子选殖的工作而最为知
  • 意识流文学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
  • 碉堡山战役邦克山战役(英语:Battle of Bunker Hill)或译碉堡山战役,亦称布里德山战役(Battle of Breed's Hill),是美国独立战争波士顿之围期间的一场军事冲突,发生于1775年6月17日查尔斯镇北部
  • 缟獴Viverra mungo Gmelin, 1788缟獴(学名:Mungos mungo),又称非洲獴、斑纹灰沼狸、横斑獴,是缟獴属下两个物种的其中之一,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东部。成年的缟獴可长至0.3—0.4米,尾长
  • 曲剧河南曲剧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是中国河南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其周围邻近地区。曲剧至今有七十多年历史,属年轻剧种。曲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