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
✍ dations ◷ 2025-10-19 15:10:26 #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
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英语:Montevideo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简称:蒙特维多公约 / Montevideo Convention)是1933年12月26日于第七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期间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所签署的一项国际公约。该公约中有关建国声明的部分内容已经成为国际习惯法的一部分。在会议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公布了“睦邻政策”,该政策旨在反对美国干涉美洲国家事务。《蒙特维多公约》由19个国家签署;但是在美国、巴西和秘鲁三个国家,它们对公约内容有一些保留。《蒙特维多公约》于1934年12月26日起开始生效,并于1936年1月8日登记于《国际联盟条约汇编(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这次会议在美国历史上也是非常引人瞩目的,因为与会的美国代表索福尼斯巴·布雷肯里奇(英语:Sophonisba Breckinridge)博士是美国第一位参加国际会议的女性。《蒙特维多公约》定义了“国家”及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该公约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其第一条,该条款内容确立了国际组织所承认之国家的四项标准,同时也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准确称述。⑴ 常住人口;
⑵ 界定的领土;
⑶ 政府;
⑷ 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的能力。此外,公约第三条第1句明确指出“国家的政治存在独立于其他国家的承认”。这被称为主权国家宣告说。这一理论与主权国家构成说相冲突,构成说认为只有国家在获得其他国家承认的前提下,该国才算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宣告说不应该与埃斯特拉达主义(英语:Estrada Doctrine)相混淆。另,公约的第一条并没有提及“独立”与“主权”字样。《蒙特维多公约》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禁止通过武力获取主权。第十一条内容反映了史汀生主义,现已通过《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4款而成为国际法的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批准《蒙特维多公约》的国家仅限美洲的16个国家。阿根廷、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四国在1933年12月26日签署了《蒙特维多公约》,却迄今没有批准它。在第七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的与会国中,只有玻利维亚未在《蒙特维多公约》上签字。而哥斯达黎加虽然没有出席该次会议却批准了该条约。
相关
- 气候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降水量、大气成分数及众多其他气象要素在很长时期及特定区域内的统计数据。与气候相比,天气是指这些气象要素在近两周内的实时状态。一个地
- 俗语俗语就是惯用语,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于某时某地的口语。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并不通俗和古雅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
- 内科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专科,几乎是所有其
- 佐治亚州立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英语: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简称:GSU)是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一间大学,创立于1913年。现有三万名学生,是拥有35间学院和大学的佐治亚大学系统中的第二大之大
- 乌得勒支乌得勒支(荷兰语:Utrecht)是荷兰第四大城市和市镇,为荷兰乌得勒支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该省的省会。其为兰斯台德地区最东边的城市,也是荷兰第四大城市,2009年人口超越300,030
- VDJ重排J节段 (连接节段) 是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座中的编码序列。J节段介于可变基因节段(V) 和恒定基因节段(C) 之间。
- 沈志勋沈志勋(1962年7月-),美国华裔实验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超导与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沈志勋为浙江温州人,早年曾就读于温州二中,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通过CUSPE
- 陈可冀陈可冀(1930年9月-),福建福州人,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于195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此后留校任内科助教、内科医师。1956年进入新成立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历任医师、
- 精神虐待精神虐待,是虐待的一种,指一个人导致其他人出现心理创伤、焦虑症、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等心理伤害。这些虐待常常与权力不衡的场所有关连,例如欺凌、虐儿和工作场所欺凌等
- 阿片样肽阿片类药物(Opioid)是具有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用途是镇痛。阿片类药物通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阿片类受体(Opioid receptor)起作用。这些阿片类受体能引发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