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

✍ dations ◷ 2025-05-16 03:27:56 #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
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英语:Montevideo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and Duties of States,简称:蒙特维多公约 / Montevideo Convention)是1933年12月26日于第七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期间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所签署的一项国际公约。该公约中有关建国声明的部分内容已经成为国际习惯法的一部分。在会议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与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公布了“睦邻政策”,该政策旨在反对美国干涉美洲国家事务。《蒙特维多公约》由19个国家签署;但是在美国、巴西和秘鲁三个国家,它们对公约内容有一些保留。《蒙特维多公约》于1934年12月26日起开始生效,并于1936年1月8日登记于《国际联盟条约汇编(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这次会议在美国历史上也是非常引人瞩目的,因为与会的美国代表索福尼斯巴·布雷肯里奇(英语:Sophonisba Breckinridge)博士是美国第一位参加国际会议的女性。《蒙特维多公约》定义了“国家”及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该公约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其第一条,该条款内容确立了国际组织所承认之国家的四项标准,同时也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准确称述。⑴ 常住人口; ⑵ 界定的领土; ⑶ 政府; ⑷ 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的能力。此外,公约第三条第1句明确指出“国家的政治存在独立于其他国家的承认”。这被称为主权国家宣告说。这一理论与主权国家构成说相冲突,构成说认为只有国家在获得其他国家承认的前提下,该国才算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宣告说不应该与埃斯特拉达主义(英语:Estrada Doctrine)相混淆。另,公约的第一条并没有提及“独立”与“主权”字样。《蒙特维多公约》另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禁止通过武力获取主权。第十一条内容反映了史汀生主义,现已通过《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4款而成为国际法的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批准《蒙特维多公约》的国家仅限美洲的16个国家。阿根廷、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四国在1933年12月26日签署了《蒙特维多公约》,却迄今没有批准它。在第七届美洲国家国际会议的与会国中,只有玻利维亚未在《蒙特维多公约》上签字。而哥斯达黎加虽然没有出席该次会议却批准了该条约。

相关

  • 弗雷德里克·班廷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KBE,MC,FRS,FRSC(英语: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1891年11月14日-1941年2月21日)是加拿大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班廷是在
  • 氰(Cyanogen)旧译作
  • 一元谓词演算在逻辑中,一元谓词演算是所有谓词字母都是一元(就是只接受一个参数)并且没有函数字母的谓词演算。所有原子公式都有形式 P ( x
  • cDNA互补DNA(英语:complementary DNA,缩写cDNA)是一种利用逆转录酶,以RNA(通常是mRNA)为模板做成的复制品,经常用来将真核生物的基因(以mRNA形式)复制到原核生物细胞中。若一个cDNA含有许
  • 布兰克特姐妹勃朗特三姊妹(英语:Brontë family or The Brontës),是三位英国著名文学女作家,并且是亲生三姊妹,分别是:1847年,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妮的《荒野庄园的房客》
  • 谢尔盖·布卡谢尔盖·纳札罗维奇·布勃卡(乌克兰语:Сергій Назарович Бубкa,1963年12月4日-),生于苏联时期乌克兰卢甘斯克,乌克兰前男子撑竿跳运动员,绰号“空中鸟人”,世界体
  • msup3/sup1 立方米 = 1 千升 = 10 公石 = 100 公斗 = 1000 升 = 10000 公合 = 100000 公勺 = 1000000 公撮(毫升)立方尧米、立方佑米(Ym3) 立方泽米、立方皆米(Zm3) 立方艾米(Em3) 立方拍
  • 阿修罗道阿修罗(梵语:असुर,Asura;巴利语:असुर,Asura),亦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简称修罗,有汉字词组“修罗场”等。汉地直译有非天、非酒、无端正等错误
  • 氢氧化锂氢氧化锂(分子式:LiOH)是锂的氢氧化物,具腐蚀性,室温下为白色潮解性晶体。易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微溶于乙醇,存在无水和一水合物两种状态。氢氧化锂是二氧化碳净气装置中组分之一,用
  • 体育 (课程)体育(英语: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是一项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参与者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在不同国家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及目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