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丹死亡行军
✍ dations ◷ 2025-10-19 21:52:48 #巴丹死亡行军
巴丹死亡行军(Bataan Death March (Filipino: Martsa ng Kamatayan sa Bataan; Japanese: バターン死の行进, Hepburn: Batān Shi no Kōshi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战争罪行与虐待俘虏事件,与肃清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并称为日本在二战期间的远东三大暴行(亦有另一种说法为巴丹死亡行军、南京大屠杀及泰缅铁路)。在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后,日本陆军也开始进军菲律宾,并与美国及菲律宾的联合守军交战,其中位在菲律宾巴丹半岛上的美菲守军与日军激战达4个月,最后因缺乏支援与接济,于1942年4月9日向日军投降,而因此开始了“巴丹死亡行军”。美菲联军投降后,投降人数约有78,000人,包括67名女护士,这78,000人成为日军的战俘后,开始遭日军强索财物,并开始押解到约120公里外的战俘营,路程以徒步行军为主,但整个行军过程除了初期给予少许的食物外(根据幸存者表示,仅给一次高尔夫球大小的饭团),一路上不再提供给战俘食物,是因美军投降时早已用尽食物,而日军因未料到美军过早投降,所以也没有事先准备供给战俘的食物。经常有找寻饮水与食物者被日军以刺刀杀死或开枪处决,同时也驱赶与阻止当地的菲律宾人给予战俘食物与水,一路上因怕战俘逃跑,而只准他们从路边水洼中饮水,即便有若干侥幸者躲过日军眼线而偷喝到几口河水,也因河水已严重遭受污染(河中漂浮着尸体以及绿色泡沫),且气温达摄氏38度,最后引发严重的腹泻与呕吐而死,后来日军终于追加设置了几个食物供应点。如此经过不吃不喝的强行军,最后虽抵达目标营地,但沿路上因饥渴而死(最初即是因饥饿和粮食不继才选择投降)及遭日军刺死、枪杀者达15,000人之多。而抵达战俘营后并非摆脱了死亡威胁,由于日军也在营地内虐待战俘,包括拷打折磨、斩首杀害、逼迫苦力劳务、刻意挨饿等,如此在抵达营地的两个月内又死去了约26,000人。战后,巴丹死亡行军的主谋本间雅晴中将被判处死刑,于1946年4月3日被麦克阿瑟下令枪决,但一般认为辻政信才是巴丹死亡行军真正的罪魁祸首。
相关
-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又译为菸草镶嵌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mosaic为马赛克,也就
- 准性生殖准性生殖(英语:parasexual cycle)又称类有性生殖、拟有性生殖,是某些真菌特有的一种生殖机制,菌丝或酵母菌进行胞质融合与核聚变(英语:Karyogamy)后,不进行减数分裂,亦不形成子实体与
- 斗斗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十八个(四划的则为第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斗部归于四划部首。斗部通常是从下、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禸禸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四个(五划的则为第二十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禸部归于五划部首。以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
- 基因毒性基因毒性(英语:Genotoxicity)是指会破坏细胞内遗传物质完整性的性质。如六价铬、苯、芳香胺都是具有基因毒性的化合物。游离辐射也具有基因毒性。基因毒性的物质由于会造成基因
- 须腕动物门见内文西伯加虫科(学名:Siboglinidae)是动物界环节动物门多毛纲缨鳃虫目之下的一个科。本科物种包括原来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及前庭动物门(Vestimentifera)的所有物种合共约100
- 酒依赖酒精依赖(英语:Alcohol dependence),又称酒精成瘾(Alcohol addiction)、酒瘾,对于含酒精饮料产生心理或生理上的依赖,造成的身心失衡证状。患者会无视于自己身上出现的各种失调,长期
- 巨人柱巨人柱(学名:Carnegiea gigantea)是巨人柱属(Carnegiea)中唯一的一个物种,属于仙人掌科,也是世界最高的仙人掌品种之一,高度可超过12米(39英尺),原产于墨西哥的索诺拉州、美国亚利桑那
- 越窑越窑是唐朝、五代时浙江绍兴越州的瓷窑,窑址主要分布于慈溪的上林湖一带。隋朝、唐朝时绍兴叫“越州”,因此得名为“越窑”。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陆羽在《茶经
- 法律多元论法律制度(台湾及大陆地区也称法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总称。法律制度从宏观角度来说,与法系的概念比较接近。而法律多元主义是多种法律制度存在于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