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野猫

✍ dations ◷ 2025-11-13 04:47:39 #猫属,1780年描述的动物,非洲哺乳动物,西南亚哺乳动物,乍得动物,苏丹动物,索马里动物,厄立特里亚动物,埃塞俄比亚动物,坦桑尼亚动物,博茨瓦纳动物,纳米比亚动

亚非野猫(学名:)又称非洲野猫,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西亚、中亚、印度西北和中国西北,栖息于草原、灌木丛、沙漠等多种生境。在中国称为草原斑猫,并被列为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学界曾将亚非野猫与欧洲野猫都归为野猫()的亚种,后将二者划为独立物种。

基因研究结果表明,亚非野猫约在 17.3–13.1 万年前分化为三支:近东野猫、亚洲野猫和南非野猫(英语:Southern African wildcat),其中近东野猫为家猫的祖先 。在人们的一般认知中,家猫约在 4000 年前的古埃及被驯化,然而根据美国学术期刊《Science》2004 年的报道,在塞浦路斯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希路诺坎博斯(英语:Shillourokambos),一座 9500 年前的墓穴中,考古学家发现人类尸骨旁 40 厘米处的一只 8 个月大的近东野猫遗骸,这是已知最早的猫与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证据,也表明猫可能早在 1 万年前的近东地区便已被驯养。至今家猫和亚非野猫之间的杂交仍相当普遍。

亚非野猫体呈沙棕色到黄灰色,尾巴有黑色条纹。体毛短于欧洲野猫,体型也较小。头加躯干全长 45–75 厘米,尾长 20–38 厘米,体重 3–6.5 千克。

夜间和黄昏是亚非野猫的主要活动时间,白天通常潜伏在草丛中,但若天色昏暗或多云,它们也会出来活动。多在洞穴居住并生育。怀孕期 56–69 天,每胎 2–6 崽,多为 3 只。多数小猫在雨季出生,因为雨季有充足的食物。

亚非野猫主要捕食小型啮齿类动物,有时也捕食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捕猎方法是悄悄地接近猎物,到达距离猎物约 1 米时,迅速扑杀猎物。

受到威胁时,亚非野猫会拱起脊背并会竖起体毛,使自身看上去更大,以震慑对手。

相关

  • 脊柱脊柱(拉丁语:Columna vertebralis、英语:vertebral column、backbone、spine)是脊椎动物位于背侧的支撑性中轴骨骼。人类的脊柱由23-24块脊椎骨(拉丁语:Vertebrae)和中间起缓冲作用
  • 粒子束武器粒子束武器是指使用粒子加速器令粒子高速移动进行撞击目标的一种强力武器。他由发射高度聚集的强原子粒子束流或亚原子粒子束流,以0.6C-0.8C光速的速度撞击目标的武器。粒子
  • 豪猪豪猪,又称箭猪,是一类披有尖刺的啮齿目,可以用来防御掠食者。豪猪是啮齿目中体型第三大的,仅次于水豚及河狸,但与刺猬不同。大部分豪猪约长60—90厘米,尾巴长20—25厘米,重5—16千
  • 折衷风格折衷主义是指在途径或操作运用上,以不同的理论、方法、风格,拣选其中最佳要素,应用在新的创作中。在艺术或建筑批评的特定脉络场合,意指挪借多种视觉资源来创作新作品。折衷主义
  • 胡锡珪胡锡珪(1858年-1890年)原名胡文,字三桥,江苏苏州人。自小学习丹青,善绘仕女图,尤精于水墨白描。又与金心兰友好,常一起作画。年仅四十五岁。
  • 爱德华·阿纳托利耶维奇·吉尔爱德华·阿纳托利耶维奇·吉尔(俄语:Эдуард Анатольевич Хиль,罗马化:Eduard Anatolyevich Khil,1934年9月4日-2012年6月4日)是一名俄罗斯男中音,因主唱“I am
  • 满宫辉仁亲王满宫辉仁亲王(みつのみやてるひとしんのう、1893年11月30日-1894年8月17日)、日本皇族明治天皇第五皇子。母为园祥子。1893年12月7日、宫内大臣土方久元子爵之名为命名作为告示
  • 魁北克省 (1763年-1791年)魁北克省(英语:Province of Quebec)是英国在七年战争后在北美建立的一块殖民地。根据《1763年巴黎条约》,英国获得法属加拿大,而法国则保留非常富裕的小岛瓜德罗普。根据英国《17
  • 孟瑞孟瑞(英文:Oscar Meng,1988年12月26日-),朝鲜族,中国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多年来出演过多部电视剧及电影。2016年出演网络剧《不可抗力》谢炎一角后,逐渐为人熟悉。
  • 张燕 (古筝家)张燕(1945年-1996年),中国音乐家。浙江筝派主要传人之一,1956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钢琴,后来改学古筝。于1990年定居台湾,先后应聘于前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与中国文化大学国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