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 (戏剧)

✍ dations ◷ 2025-11-08 21:59:02 #亨利八世 (戏剧)

《亨利八世》(Henry VIII)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历史剧,故事基于英格兰亨利八世国王的人生。同时代的文档记录了该部戏剧的另一个名称——《All is True》,直到1623年《第一对开本》出版时,《亨利八世》才第一次作为剧本的名称出现。文笔的不同显示出该部作品是由莎士比亚与他在宫内大臣剧团主剧作家接替人约翰·弗莱彻共同创作,或是由弗莱彻改写。在结构上体现出几分莎士比亚后期传奇剧的特征。

1613年,该剧在环球剧场演出时,大炮点燃屋顶,剧场被焚毁。

大部分18世纪和19世纪的学者,包括塞缪尔·约翰逊、刘易斯·西奥博尔德(英语:Lewis Theobald)、乔治·斯蒂文斯(英语:George Steevens)和埃德蒙·马隆(英语:Edmond Malone)认为剧本在1603年之前完成。其根据是,剧本对都铎王朝的肯定态度显示它不太可能是在詹姆士一世(其母为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所斩首)时期产生的。然而,正面描写都铎王朝人物如亨利八世的剧本其实在整个斯图亚特王室时代都曾被表演,发行和重新发行。

《亨利八世》是莎士比亚大约20部能够确定具体表演时间的剧本之一。《亨利八世》的表演特别引起注意的原因是表演过程中毁坏了环球剧场的那场火灾,这场火灾记载在同时代一些文献中。火灾发生在1613年6月29日。一些学者认为该剧本在火灾发生时创作完成不久(一份当时的报告提到只表演了不超过2-3次)。但是这份报告的价值遭到了质疑,因为伦敦日记作者塞缪尔·佩皮斯1663年提到《亨利八世》很新,而此时剧本至少已经创作了50年。

火灾过后15年,1628年的6月29日,国王剧团在环球剧场再度表演了该剧本。当时的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观看了演出,当演出进行到剧中的白金汉公爵被处决的时候离场。一个月后,维利尔斯被暗杀。

剧本普遍认为是莎士比亚和约翰·弗莱彻共同创作,弗莱彻后来接替了莎士比亚在国王剧团主剧作家的位置。没有同时期的文件来证明这样一点,主要的证据是文笔的不同,有部分场景更接近弗莱彻的典型风格。目前不能确定弗莱彻是合作者还是改写者。

1850年,弗兰西斯·培根研究专家詹姆斯·斯佩丁(英语:James Spedding)首次提出弗莱彻可能是《亨利八世》合作者。 斯佩丁和其他早期的注释者是基于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看到了大量的弗莱彻独有的风格和偏爱的语言而得出这一假设。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关于双作者一直有争论,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合作说。1966年,厄尔德曼和福格尔写道“尽管有一小部分人不同意,今天大部分学者接受了弗莱彻是合作者的理论。”

1962年,赛勒斯·霍伊(英语:Cyrus Hoy)研究了剧本的格式后,根据莎士比亚和弗莱彻对于词语选择的不同将剧本分成不同部分。例如,弗莱彻使用表示,用表示。霍伊的方法被普遍接受,虽然后来的一些研究对其中一些细节提出了质疑。

关于两位作者创作部分最常见的划分如下:

剧本的开场白告诉观众“这次演唱的戏文,又严肃、又重要, 庄严、崇高、动人、煊赫、沉痛, 一派尊贵景象,管叫你泪水纵横”,暗示了接下来剧情的悲惨。

第一幕叙述了勃金汉公爵被总管出卖给沃尔西红衣主教大人,以叛国罪被逮捕,同时牵连到他的亲人和好友。凯瑟琳王后告诉亨利王沃尔西征收苛捐杂税,已经引起民众的不瞒。舞会中亨利王与安·波琳共舞后,被她迷住。

第二幕中,和莎士比亚大部分剧本一样,《亨利八世》通过两位绅士——绅士甲和绅士乙之口传递出勃金汉公爵被诛和凯瑟琳王后要被废除的消息。而安和老妇人谈话时表达了自己并不想当皇后的想法,“说实话,我认为与其绫罗绸缎,珠光宝影,生活 在忧愁痛苦之中,不如出身清寒,和贫贱人来往,倒落个知足长乐,还更好些。”接下来的第四场凯瑟琳王后被教廷审判,她对沃尔西说,“大人,我是个单纯的女人,太柔弱,敌不过您的狡猾。”

第三幕中两位红衣主教拜见皇后,原为西班牙公主的皇后叹道,“身为王后的人现在也得乞求了,当初她踏上这片国土的时候,没想到要维持她的尊严竟要付出这么高的代价啊。”之后大主教沃尔西因给教皇写了密信而遭到亨利王的不满。

第四幕中绅士们再度登场,这次加上了绅士丙,传递出凯瑟琳王后被废的消息,他们还见证了安·波琳加冕典礼,而典礼中提到了两位提升的英国主教。凯瑟琳王后在重病中看到天使在跳舞,她请求凯普切斯转交一封信给亨利王,让他照顾自己的女儿。

第五幕中新皇后生了一个公主伊丽莎白,亨利王为公主举行了隆重的洗礼仪式,体现出英国支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统治,成立由英国国王直接领导的英国国教,同时通过主教克兰默之口对伊丽莎白女王的未来统治进行了预言性的颂扬,“她将活到寿考之年,这将是英格兰的福气;她的来日方长,而每日都将以一件好事来结束。”

相关

  • 吉隆坡坐标:3°8′N 101°41′E / 3.133°N 101.683°E / 3.133; 101.683吉隆坡(英语和马来语:Kuala Lumpur,简称“KL”,全称“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兼最大城市,一座对东
  • 结痂愈合伤口愈合或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创伤后人体皮肤和表皮组织再生的自然过程。正常来说,皮肤的表皮(最外层)和真皮(内部或深层)存在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以形成一个保护伤口的屏障。
  • 巴尼亚斯43 人巴尼亚斯(阿拉伯语:بانياس‎,Bāniyās)是叙利亚西部的一个海港城市,是叙利亚重要的石油输出港,有输油管道连接伊拉克北部的基尔库克和叙利亚东部幼发拉底河盆地的油
  • 焦亚硫酸焦亚硫酸,严格地说是偏二亚硫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2S2O5。焦亚硫酸和硫代硫酸一样,不能以游离态存在。与焦硫酸不同的是其中两个硫原子直接相连。
  • 结鱼属结鱼属(学名:)为鲤形目鲤科的一属。本属已知有23个现存物种,如下:
  • 运输学系运输学系,为大学院校中的科系之一,主要研究的学门为运输学、作业研究(Operation Research)、供应炼管理、肇事鉴定、交通法规与基础的统计与会计等,因应学科领域的转变,各校系走向
  • 记忆之尘:朱利安战记《记忆之尘:朱利安战记》(英语:)是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于2009年所写的长篇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入围2010年雨果奖最佳小说。其故事根据威尔森2006年的中篇作品《朱利安:一个圣诞节
  • 王嗣 (蜀汉)王嗣 (?年-?年),字承宗,蜀汉大臣,犍为资中人。官至镇军将军。延熙年间,王嗣以功德显著。举孝廉,历任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安远将军、镇军将军。王嗣负责安抚羌、胡,使他们归服,甚至各种凶神恶煞也愿意归降,王嗣都以恩信待之,北方得以太平。大将军姜维每次北征,羌、胡都出资军马及军粮,北伐都赖其物资。王嗣随姜维北征,中箭受伤,几个月后去世。少数民族参加其葬礼,送行的有数千人,号呼涕泣。王嗣的子孙,羌、胡都将他们视如至亲,或结为兄弟。《益部耆旧杂记》:嗣为人美厚笃至,众所爱信。
  • 尼斯方言尼斯方言(niçois,也称为nissart或niçart)是法国尼斯市以及附近一些属于原尼斯伯国地区的居民使用的语言,是奥克语普罗旺斯方言的一种。在希腊城邦福凯亚(Phocaea)建立以前,尼斯地区以及附近的旧尼斯省地区居住的是古代的利古里亚人。他们的语言是印欧语系的一支。希腊语与这种利古里亚语并未产生融合,也并没有对利古里亚语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古希腊人并没有与当时居住在较内陆地区的利古里亚人有太多的的交流。他们主要占领的是沿海地带:尼斯堡附近的丘陵地区。直到古罗马人占领了该地之后,才开始对当地的语言
  • 夏曰瑚夏曰瑚(1602年—1637年),字肤公,号涂山。南直隶山阳县(今属淮安市)人。明末翰林。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曾奉命册封江川王,馈赠一无所受。十年任乡试同考,不久即以疾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