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韦恩·罗斯兰(挪威语:Svein Rosseland,1894年3月31日-1985年1月19日),挪威天体物理学家,是理论天体物理学的先驱。
罗斯兰生于挪威克瓦姆,是家中9名子女中的老幺。1917年罗斯兰在海于格松参加了考试后前往奥斯陆大学就读。在奥斯陆大学三个学期后他于1919年离校,到气象学家威廉·皮耶克尼斯的卑尔根气象学派团队任职。1920年罗斯兰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研究所(今尼尔斯·波耳研究所)任职,并且和尼尔斯·玻尔等著名物理学家见面。任职当地时发表了两篇开创性成果的科学论文。1924到26年间罗斯兰在美国加州威尔逊山天文台担任洛克菲勒研究员。
1927年罗斯兰获得奥斯陆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于1928年起任教于奥斯陆大学至1964年。这期间罗斯兰于1934年以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资金建立了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书面挪威语:Institutt for teoretisk astrofysikk)并担任所长。1929到30年间他是哈佛大学天文台的客座教授。1934年罗斯兰创办了由挪威科学与文学院出版的期刊《挪威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 Norvegica)。1936年他出版了包含个人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教科书《理论天体物理学》 。罗斯兰在幕后对于奥斯陆分析仪(英语:Oslo Analyzer)的制造贡献甚多。该微分分析仪(英语:Differential analyser)于1938年建成,曾有一段时间是世界上同一类型计算器中计算功能最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占领挪威(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Norway in World War II)期间,罗斯兰逃往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43年罗斯兰前往英国伦敦,先在英国空军部进行雷达研发,再到海军本部研究水下爆破(英语:Underwater explosion)。罗斯兰同时也是合众国计时公司(U.S. Time Corporation,今美国天美时集团(英语:Timex Group USA))的顾问。战争最后几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军事研究。
战后罗斯兰于1946年返回挪威。他在战后参与了挪威的科研政策决策,并参与建立了成立于1948年的挪威能源科技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for Energy Technology)和1955年成立的挪威技术科学院(英语:Norwegian Academy of Technological Sciences)。罗斯兰还是于1954年在奥普兰郡伦内尔建立的哈勒斯图亚太阳天文台(英语:Harestua Solar Observatory)幕后推手。
1957年罗斯兰获得挪威圣奥拉夫勋章(英语:Order of St. Olav)司令勋位。月球上的罗斯兰环形山、光学上的罗斯兰平均不透明度(英语:Opacity (optics))都以其姓氏命名。奥斯陆大学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主建筑命名为“斯韦恩·罗斯兰大楼”。挪威科学与文学院于1994年10月在奥斯陆举办了斯韦恩·罗斯兰诞生百年纪念研讨会。在罗斯兰家乡诺尔哈依姆森(英语:Norheimsund)附近的斯坦达尔瀑布(英语:Steinsdalsfossen)树立了罗斯兰头像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