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闪鳞蛇科

✍ dations ◷ 2025-07-06 13:48:35 #蛇亚目,美洲闪鳞蛇科,1861年描述的动物

美洲闪鳞蛇(学名:),又称中美蛇,是蛇亚目下的一个单型科及单型属,属下只有一个品种,就是在墨西哥发现的美洲闪鳞蛇(L. bicolor)。美洲闪鳞蛇科亦是众多蛇科中最小型的一个科。暂时在美洲闪鳞蛇下未有其它亚种。此类蛇亦被称为“墨西哥蟒蛇”、“墨西哥洞蟒”、“墨西哥洞蛇”。

美洲闪鳞蛇是同名科属中的唯一品种,与其它种属的蛇类比较之下显得独立。某程度上它的习性跟外型都与蟒科有点相似,可是蟒蛇却不是分布于美洲土地的蛇种,两者间相信应没有直接的关连。

成年的美洲闪鳞蛇约有1.5米长,体型强壮健硕,嘴部呈铁铲状,头部扁窄,眼睛细小,幼小的体型让其便于居住在地洞之内。它们被认为是陆行性的蛇类,而且善于掘土,并生活于地底,因此对于研究者而言是较为难以观察及研究的。体色偏黑,杂以零碎的白色鳞片,一般而言经历蜕皮后它们身体的颜色会完全褪掉,最终变成一条仅在头部附近略有暗色鳞片的白蛇。

繁殖方面,美洲闪鳞蛇是卵生动物,每次大约能生产2至4枚蛇卵。

美洲闪鳞蛇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国内太平洋海岸地区一带的中低段山脉,包括纳亚里特州、哈利斯科州、科利马州、米却肯州、莫雷洛斯州、格雷罗州、瓦哈卡州及恰帕斯州等州份;其分布区域更从这些地区向南伸延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以及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境内。美洲闪鳞蛇的标本产地是位于萨尔瓦多国内的圣萨尔瓦多省及拉乌尼翁省。

美洲闪鳞蛇能生活于多种不同的环境,不管是热带地区、潮湿地区、干燥地区或森林内都能适应。在危地马拉及洪都拉斯一带,一些通往加勒比海的干燥内陆溪谷里,亦曾有美洲闪鳞蛇生活。

另外,美洲闪鳞蛇主要食用啮齿目动物(如鼠类)及蜥蜴类。亦有研究指,美洲闪鳞蛇会进食美洲鬣蜥所诞下的卵。

相关

  • 台北荣民总医院坐标:25°07′16″N 121°31′08″E / 25.12119°N 121.51892°E / 25.12119; 121.51892台北荣民总医院(简称台北荣总、北荣)(英语: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是一家位于
  • 麝鹿麝,俗称香獐,在有角下目是现存最原始的科,种类少,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麝属中有七个种,包括原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安徽麝(原被认为是林麝的亚种)。、白腹麝(也常被称为喜玛
  • 塔哈尔卡塔哈尔卡(Taharqa)是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努比亚王朝)法老(前689年—前663年在位)。他是法老皮耶的儿子,曾统治库施。后被其叔父召回,共同抗击亚述国王阿萨尔哈东。约于前673年击退阿
  • 职业教育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位于北京市,是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下属局,负责全军职业教育工作。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2016年1月组建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
  • 立方英尺立方英尺是英制的体积单位,使用于美国及加拿大及英国。每边长度为1英尺(0.3048米)的立方体体积为1立方英尺,符号ft3。1立方英尺等于:量度气体的单位为标准立方英尺(英文简称为scf),
  • 彭德尔顿法彭德尔顿法(Pendleton Civil Service Reform Act),亦称“潘德尔顿法”,是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管理与改善美国公务人员的法案。它首次确认了美国联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则,即竞
  • 呼吸 (消歧义)呼吸可能是指:
  • 两手同利两手同利(或称双利手)是指左右两手或左右两脚均善于日常活动,此类人比较罕见。在近代,常见的是最初是左利手学会两手同利,无论是故意的或在童年时的机构,如学校,作业往往强调或要求
  • 儒芳儒芳(1848年-?),字兰阶,号心芝,又号馨之,李佳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元年乙亥举人,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78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
  • 李炳浩李炳浩(韩语:이병호,1940年10月4日-)韩国政府官员,前国家情报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