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闪鳞蛇科

✍ dations ◷ 2025-07-30 13:12:10 #蛇亚目,美洲闪鳞蛇科,1861年描述的动物

美洲闪鳞蛇(学名:),又称中美蛇,是蛇亚目下的一个单型科及单型属,属下只有一个品种,就是在墨西哥发现的美洲闪鳞蛇(L. bicolor)。美洲闪鳞蛇科亦是众多蛇科中最小型的一个科。暂时在美洲闪鳞蛇下未有其它亚种。此类蛇亦被称为“墨西哥蟒蛇”、“墨西哥洞蟒”、“墨西哥洞蛇”。

美洲闪鳞蛇是同名科属中的唯一品种,与其它种属的蛇类比较之下显得独立。某程度上它的习性跟外型都与蟒科有点相似,可是蟒蛇却不是分布于美洲土地的蛇种,两者间相信应没有直接的关连。

成年的美洲闪鳞蛇约有1.5米长,体型强壮健硕,嘴部呈铁铲状,头部扁窄,眼睛细小,幼小的体型让其便于居住在地洞之内。它们被认为是陆行性的蛇类,而且善于掘土,并生活于地底,因此对于研究者而言是较为难以观察及研究的。体色偏黑,杂以零碎的白色鳞片,一般而言经历蜕皮后它们身体的颜色会完全褪掉,最终变成一条仅在头部附近略有暗色鳞片的白蛇。

繁殖方面,美洲闪鳞蛇是卵生动物,每次大约能生产2至4枚蛇卵。

美洲闪鳞蛇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国内太平洋海岸地区一带的中低段山脉,包括纳亚里特州、哈利斯科州、科利马州、米却肯州、莫雷洛斯州、格雷罗州、瓦哈卡州及恰帕斯州等州份;其分布区域更从这些地区向南伸延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以及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境内。美洲闪鳞蛇的标本产地是位于萨尔瓦多国内的圣萨尔瓦多省及拉乌尼翁省。

美洲闪鳞蛇能生活于多种不同的环境,不管是热带地区、潮湿地区、干燥地区或森林内都能适应。在危地马拉及洪都拉斯一带,一些通往加勒比海的干燥内陆溪谷里,亦曾有美洲闪鳞蛇生活。

另外,美洲闪鳞蛇主要食用啮齿目动物(如鼠类)及蜥蜴类。亦有研究指,美洲闪鳞蛇会进食美洲鬣蜥所诞下的卵。

相关

  • 同源词同源词(cognate)也称同源字,在语言学里指拥有同一个词源的词汇。这可以指一个语言里的不同的词,比如英语的“shirt”(衬衫)和“skirt”(裙子),他们都是从原始印欧语的词汇“*sker-”
  • 蛋白多糖蛋白聚糖(英语:proteoglycan)是被大量糖基化了的糖蛋白。基本的蛋白聚糖单位由一个“核心蛋白质”与一个或多个共价结合着的糖胺聚糖链所组成。附着点是一个丝氨酸残基,糖胺聚糖
  • 希勒勒希勒勒 (Hillerød)是位于丹麦京畿大区的一个城市。希勒勒面积191平方公里(74平方英里)。2008年时,有人口46,568人。希勒勒是京畿大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希勒勒市内最为知名的观
  • 华盛顿州州道华盛顿州州道(英语:State Highways of Washington)是华盛顿州境内由华盛顿州运输部(英语: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建设和维护的州级公路。华盛顿州州道网络总长
  • 亨利·加蒂安·贝特朗亨利·加蒂安·贝特朗伯爵(法语:Henri-Gatien Bertrand,1773年3月28日-1844年1月31日),法国将军。出生在安德尔省沙托鲁的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恰好从法国
  • 郅支城郅支城是古代地名,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江布尔州江布尔市。亦称郅支单于城。公元前56年,匈奴爆发内乱,原为匈奴左贤王的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公元前54年,郅支单于先后击败闰振
  • 台北市私立协和祐德高级中学韵铿学校财团法人台北市私立协和祐德高级中学,简称协和祐德高中、协祐高中,位于信义区,邻近后山埤站,最早期前身是祐德中学。1960年华侨张瑟音女士返台办学,她先在淡水镇竿蓁林设
  • 甘溪镇 (蒲江县)甘溪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甘溪镇下辖以下地区:龙泉社区、泉滩村、藕塘村、明月村、新民村和箭塔村。
  • 朱晓平朱晓平,(1952年8月6日-), 生于四川宜宾,幼年随家庭移居陕西西安,中国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代表作品有小说《桑树坪纪事》,话剧剧本《桑树坪》,电影剧本《黄河谣》,电视剧剧本《三国演
  • 飞瀑怒潮《飞瀑怒潮》(英语:)是一部发行于1953年的美国黑色惊悚电影,由亨利·哈撒韦导演,主演包括玛丽莲·梦露、约瑟夫·科顿、简·皮特斯与麦斯·萧沃特(英语:Max Showalter)。这是福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