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闪鳞蛇科

✍ dations ◷ 2025-11-13 04:09:28 #蛇亚目,美洲闪鳞蛇科,1861年描述的动物

美洲闪鳞蛇(学名:),又称中美蛇,是蛇亚目下的一个单型科及单型属,属下只有一个品种,就是在墨西哥发现的美洲闪鳞蛇(L. bicolor)。美洲闪鳞蛇科亦是众多蛇科中最小型的一个科。暂时在美洲闪鳞蛇下未有其它亚种。此类蛇亦被称为“墨西哥蟒蛇”、“墨西哥洞蟒”、“墨西哥洞蛇”。

美洲闪鳞蛇是同名科属中的唯一品种,与其它种属的蛇类比较之下显得独立。某程度上它的习性跟外型都与蟒科有点相似,可是蟒蛇却不是分布于美洲土地的蛇种,两者间相信应没有直接的关连。

成年的美洲闪鳞蛇约有1.5米长,体型强壮健硕,嘴部呈铁铲状,头部扁窄,眼睛细小,幼小的体型让其便于居住在地洞之内。它们被认为是陆行性的蛇类,而且善于掘土,并生活于地底,因此对于研究者而言是较为难以观察及研究的。体色偏黑,杂以零碎的白色鳞片,一般而言经历蜕皮后它们身体的颜色会完全褪掉,最终变成一条仅在头部附近略有暗色鳞片的白蛇。

繁殖方面,美洲闪鳞蛇是卵生动物,每次大约能生产2至4枚蛇卵。

美洲闪鳞蛇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国内太平洋海岸地区一带的中低段山脉,包括纳亚里特州、哈利斯科州、科利马州、米却肯州、莫雷洛斯州、格雷罗州、瓦哈卡州及恰帕斯州等州份;其分布区域更从这些地区向南伸延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以及哥斯达黎加等国家境内。美洲闪鳞蛇的标本产地是位于萨尔瓦多国内的圣萨尔瓦多省及拉乌尼翁省。

美洲闪鳞蛇能生活于多种不同的环境,不管是热带地区、潮湿地区、干燥地区或森林内都能适应。在危地马拉及洪都拉斯一带,一些通往加勒比海的干燥内陆溪谷里,亦曾有美洲闪鳞蛇生活。

另外,美洲闪鳞蛇主要食用啮齿目动物(如鼠类)及蜥蜴类。亦有研究指,美洲闪鳞蛇会进食美洲鬣蜥所诞下的卵。

相关

  • 海岸岸(又称滨),分为海岸、湖岸及河岸,是在水面和陆地接触处,经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滨水地带,其中有众多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岸称为滩。可分为岩岸与沙岸。沙岸海岸线平直而
  • 四邑方言四邑方言或称冈州方言,即粤语支四邑片或称冈州片,主要分布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鹤山市、珠海市斗门区、金湾区、中山市古镇镇以及
  • 回响贝斯回响贝斯(英语:Dubstep),在1990年代诞生,源起英国伦敦南部的电子音乐,融合了牙买加搭乐和车库二步等旁系风格。音乐重点大多被形容成“紧密的制作与鼓的节奏两拍成一组,最早回电台
  • 苏克雷1538年苏克雷(西班牙语:Sucre;克丘亚语:Chuqichaka)是玻利维亚的宪法首都和司法首都,位于该国中部玻利维亚高原的谷地中,1538年建城,1809年成为南美洲发动反西班牙统治的第一个城市,1
  • 艾尔·西伯勒艾尔·西伯勒(英语:Al Hibbler,1915年8月16日-2001年4月24日),本名是阿尔伯特·乔治·西伯勒(英语:Albert George Hibbler),是一名美国歌手。西伯勒是艾灵顿公爵乐团的一名重要成员,艾
  • 卢多维克·法泽卡什卢多维克·法泽卡什(罗马尼亚语:Ludovic Fazekás;1925年5月17日-),匈牙利族人,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罗马尼亚副总理。1925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特兰
  • 亚历山大·卡拉乔杰维奇亚历山大·卡拉乔杰维奇(塞尔维亚语:Александар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英语:Alexander Karađorđević,1806年10月11日-1885年5月3日)是塞尔维亚公国大公,卡拉乔治
  • HomoljeHomolje(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Хомоље, 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
  • 卡斯特利德卡斯特利斯卡斯特利德卡斯特利斯(西班牙语:Castell de Castells),是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阿利坎特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46km2,总人口471人(2001年),人口密度10人/km2。
  • 道格拉斯·赫德道格拉斯·理查·赫德,韦斯特维尔的赫德男爵,CH,CBE,PC(英语:Douglas Richard Hurd, Baron Hurd of Westwell,1930年3月8日-),英国资深的保守党政治家及小说家。1979年起,赫德先后在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