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同源性

✍ dations ◷ 2025-09-09 17:06:59 #系统发生学,生物分类,演化生物学

在演化发育生物学中,深度同源性被用以形容生物体的生长(英语:Cell growth)和分化过程受控于一类同源基因机制的情况,这一类机制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高度保守性。

1822年,法国动物学家艾蒂安·若弗鲁瓦·圣伊莱尔解剖了一只淡水龙虾,发现它的身体结构与脊椎动物相似,但是却有着倒置的背腹朝向(英语:Inversion (evolutionary biology)),从而指出二者之间器官发生的一致性。

杰奥弗罗伊的同源性理论受到当时法国动物学家乔治 · 居维叶的指责。1915年,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绘制了苍蝇视叶的神经连接图,发现这些神经连接图与脊椎动物的相似。1978年,爱德华·路易斯建立了演化发育生物学,发现同源异型基因调控果蝇的胚胎发育。1997年,深度同源性一词首次出现在一篇论文中,用以描述了基因调控装置中明显的相关性,而这些相关性表明在不同的动物特征中存在进化上的相似性。

通常而言,同源性可以用来形容显然相关的四肢骨骼在内的解剖结构之模式上,但深度同源性则可适用于解剖结构完全不同的动物群体,如:由骨骼和软骨构成内骨骼的脊椎动物和由甲壳素构成外骨骼的节肢动物的四肢的形成方式是深度同源的。

在后生动物中,同源基因控制着主要体轴方向上的细胞组织分化,而pax基因控制着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的发育。深度同源性可以超越族群差异,如:尽管哺乳动物的眼睛和昆虫的复眼形态上完全不同,其发育却是由PAX6来控制的。类似地,Hox基因帮助形成动物的分节(英语:Segmentation (biology))分节模式。Hoxa和 HoxD调节小鼠手指和脚趾的形成,控制着斑马鱼鳍的发育,但这些结构在此之前一直被认为是非同源的。使用声音通讯的动物之间可能存在深度同源性,比如鸣禽和人类,它们可能共享FOXP2基因的未变异版本。

2010年,爱德华·马科特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算法,该算法基于表型(如特征和发育缺陷)识别单细胞生物、植物和动物中的深度同源遗传模块。

相关

  • IbalizumabIbalizumab,是一种非免疫抑制性的单克隆抗体,属于融合抑制剂类靶向药物。本品会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主要受体CD4结合,进而抑制病毒进入细胞。Ibalizumab为一种非免疫抑制性
  • 硒化铅硒化铅是铅的硒化物,化学式为PbSe,它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是具有NaCl结构的立方晶体。它的直接带隙在室温下为0.27 eV。硒化铅可由硒脲和乙酸铅在联氨(N2H4)或三碘化钾(KI3)的存在下
  • 吡咯赖胺酸吡咯赖氨酸(Pyrrolysine;简称:Pyl 或 O)是一种自然存在而少见的编码氨基酸,其编码为UAG(琥珀),该密码子通常为终止密码子。这是人们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第22种,也是最后一种编码氨基酸(第
  • 金属晶体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的上述特质都跟金属晶体内含有自由电子有关。由于金属的电子倾向脱离,因此具有良好的导
  • 角足龙类角足龙类(学名:Cerapoda)是鸟臀目的一个演化支或亚目。它们是颌齿类里,装甲类的姐妹分类单元。角足龙类的特征是下颌牙齿有一层厚珐琅质。它们的牙齿咀嚼时磨损不平均,并发展出锐
  •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 (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常用缩写“UCSD”或“UC San Diego”),简称“圣迭戈加州大学”,民间多译作“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是美国
  • 加拉巴哥象龟C. n. nigra (指名亚种)C. n. abingdoniC. n. beckiC. n. chathamensisC. n. darwiniC. n. duncanensisC. n. hoodensisC. n. phantasticaC. n. porteriC. n. vicinaChelono
  • 沼泽獴属沼泽獴(学名 Atilax paludinosus) 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獴科动物。一般体重在2.5-4.1公斤,体长46-62厘米,尾长32-53厘米。沼泽獴遍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是沼泽地带占重要生
  • 佑国寺佑国寺是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一座已不存在的古寺,原址现为开封市东北的铁塔公园。佑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十年(559年),初名“独居寺”。唐开元年间改名“封禅寺”。北宋开宝三年(970年
  • 因提夫三世因提夫三世(Intef III)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十一王朝的国王。作为儿子继承了父王的王位。他保卫了领土,维持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