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

✍ dations ◷ 2025-02-24 14:38:13 #童贯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北宋权阉。因其生性巧媚,善于奉承,深得宋徽宗赏识。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这亦是少数宋朝宦官专政的时期;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之一;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被册封为王的宦官之一,受封为广阳郡王。

出自宦官李宪门下,生性巧媚,“状魁梧,伟观视”。在杭州搜刮书画时,与蔡京勾结。蔡京通过童贯,使其书法作品得到宋徽宗的赏识,得以重返朝政。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童贯后在西北监军,曾击破西夏,收复四川、洮州“握兵二十年,权倾一时”。大观二年(1108年)五月,童贯成为北宋有史以来第一位宦官节度使。史家李心传说:“真庙以来,宦者官虽尊,止于遥郡承宣使而已”。但仍无法阻拦徽宗对童贯的赏识,后于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晋升太尉,领枢密院,但因乱权贪污而被时人称为“六贼”之一。

政和元年(1111年)出使辽国,私下与辽朝南院大臣马植秘谋收复燕云十六州。后马植化名赵良嗣潜入北宋,献联金抗辽之策。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协议金攻辽中京,而宋攻辽燕京。宋廷遣童贯二十万军队北伐燕京,大败而回,严重暴露宋兵的腐化,为后来的靖康之难埋下祸根。

宣和元年(1119年)三月,童贯遣知熙州刘法出师攻统安城,西夏人伏兵击之,刘法败殁,震武军受围。

宣和元年(1119年)四月庚寅,童贯以鄜延、环庆兵大破西夏人,平其三城。

宣和元年(1119年)秋七月甲寅,以童贯为太傅。

宣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丁亥,改谭稹为两浙制置使,徽宗以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与王渊、韩世忠率兵15万,镇压方腊起义,因功封太师。

宣和七年(1125年)宋钦宗继位后,以贯为东京留守,贯不受命而奉上皇南巡。贯在西边募长大少年号胜捷军,几万人,以为亲军,环列第舍,至是拥之自随。上皇过浮桥,卫士攀望号恸,贯唯恐行不速,使亲军射之,中矢而踣者百余人,道路流涕,于是谏官、御史与国人议者蜂起。初贬左卫上将军,连谪昭化军节度副使, 窜之英州、吉阳军。行未至,诏数其十大罪,命监察御史张澂迹其所至,莅斩之,及于南雄。既诛,函首赴阙,枭于都市。

在民间对童贯的印象相当恶劣,曾流传这样的歌谣:“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京) ,便是人间好世界。”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对童贯有所记载。

相关

  • 唇疮唇疮,学名复发性唇疱疹,是出现于嘴唇或鼻孔边缘的感染,由具有传染性的单纯疱疹病毒一型病毒所引起。唇疮出现初期,患处会出现痕痒和灼热,然后出现水泡,之后会演变成溃疡。
  • 三星三星可以指:
  • 千金翼方《千金翼方》,孙思邈撰成《千金要方》后,因感其内容之不足而续编《千金翼方》,30卷,约成书于公元682年。此书分序(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
  • 猴头菌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称猴头菌、猴头蘑、猴菇、刺猬菌、猬菌、猴蘑,伞菌纲,猴头菇科,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中国药用真菌》记载:“猴头菇味甘、性平、能利五脏、助
  • 大角鹿属大角鹿属(英语:)是生存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晚期欧亚大陆的鹿类,是冰河时期重要的草食性动物,为冰河期著名的草食动物之一,被认为是现存黇鹿的近亲。其下最大的物种,正是最著名的大
  • 地狱王地狱王可以指:
  • 库尔特·马苏尔库尔特·马苏尔(德语:Kurt Masur,又译库特·马舒尔,1927年7月18日-2015年12月19日),德国指挥家,他担任莱比锡格万豪斯管弦乐团首席指挥近28年。马苏尔在1946-48年间在莱比锡音乐高校
  • 贺克多·马洛贺克多·马洛(法语:Hector Malot,1830年5月20日-1907年7月17日),又译埃克多·马洛,法国作家,出生于滨海塞纳省La Bouille,后来于巴黎工作。贺克多·马洛最著名的作品是《苦儿流浪记》
  • Echydna共2种,详阅正文。是蚬蝶科蚬蝶亚科里的一个属,尚无正式中文学名命名。共有2个物种,分布于新热带界。
  • 刘峻峰刘峻峰(1899年-1988年),男,湖北枣阳人,中国筑港工程和航道治理专家,曾任交通部航务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