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棺
✍ dations ◷ 2025-04-12 06:36:53 #石棺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石棺或防护结构(乌克兰语:Об'єкт "Укриття")是一个覆盖在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核反应堆上的巨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它的目的是通过覆盖来保护爆炸中受损最严重的堆芯部分,防止在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灾难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继续向大气扩散。它位于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禁区的控制区内。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构的俄语称呼为Объект "Укрытие"(罗马化:Obyekt Ukrytiye),这意味着它应被称为“防护结构”或是“覆盖结构”,而不是“石棺”。1996年,由于内部辐射强度高达每小时7004100000000000000♠10000 伦琴(通常情况下城市中的背景辐射在每小时20−50微伦琴,暴露在超过500伦琴的辐射中超过5小时便会致命),这一结构被认为处于无法修复的状态。1997年,切尔诺贝利基金于丹佛八国集团峰会上成立,其制定的遮蔽执行计划(Shelter Implementation Plan, SIP)将在4号机组反应堆废墟及其石棺上方建造新遮蔽结构体(New Safe Confinment,NSC)来取代旧的石棺,一个建造外壳的项目已经完成。石棺设计工作开始于灾难发生24天后,也就是1986年5月20日。建设一直持续了206天,从同年六月到十一月下旬。 建设开始前,为了防止熔融的核燃料烧穿地下室的天花板,人们需要在反应堆底部建造一个冷却层。当局召集四百名煤矿工人,在1986年6月24日前挖出了一条长168米(551英尺)的隧道。核电站的建筑由于事故变得具有过强放射性以至于无法使用人工方式铆接或者焊接石棺,因此这项工作转由遥控机器人完成。然而机器人也因辐射干扰了遥控或电路而表现异常,所以石棺的密封性并不是很好。整个建设过程包括八个阶段:石棺的建造消耗了超过7005400000000000000♠400000 m3的混凝土和7,300吨的金属框架。它最终将7005740000000000000♠740000 m3受到严重辐射污染的废墟结构连同土壤封闭在内。1986年10月11日,苏共中央接受了一份题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的放射安全性和覆盖结构可靠性、耐久性的总结报告”的报告书。石棺上有超过60个观察孔来帮助监控堆芯状态。 此外,石棺上还设计了一些用于通风和对流的结构,由于安装了过滤系统,所以不会有放射性物质从孔洞逸出。当前的防护结构是在反应堆建筑的废墟上搭建而成。两根巨大的横梁支撑起了防护结构的屋顶,而其余部分则一部分由反应堆在事故中变得摇摇欲坠的西侧墙壁支撑。防护结构西侧的屋顶由指向轴线50°方向的一堵墙支撑着,由于事故中受损,它被使用混凝土加固过了。设计稳定钢结构(DSSS)是一个黄色的钢制物体,被放置在毁坏的反应堆旁边。它有63米(207 英尺)高,具有一系列的 悬臂,一直延伸到西侧支撑墙,目的是稳定石棺。这样做是防止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的墙壁或防护结构的屋顶崩塌。一旦发生,大量的放射尘和放射粒子会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导致大量新的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2006年DSSS被延展,目前50%的屋顶重量(约400吨)被从轴向50的墙上转移到DSSS上来。生物防护工程(UBS)是一个直径15米,由2000个方块组成的盘状结构,重约1000吨。每一块方块都放置于燃料管上。在灾难发生后,这个灾难前被称为“猪鼻子(乌克兰语:Pyatachok)”的屏蔽层被命名为“组件E”,昵称“叶莲娜”。而它下面扭曲的燃料管道则被称为“叶莲娜的头发”。防护结构面临的另一个威胁是用于原本作为UBS的上部的混凝土板在堆芯爆炸的时候被炸飞,现在和地面形成了75°的夹角,只有一些碎片和废墟在支撑它竖立起来,这被认为是非常不安全的。它一旦倒下,防护结构内的放射沉积将被打破,一些放射性物质很有可能会逸散到防护结构外,甚至对整个防护结构造成损伤。1988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家发表结论称石棺在20-30年之后就会需要大型维护工作。1998年,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帮助下,一个包括确保顶梁不会垮塌的加固措施的保护方案已经完成。尽管如此,由于降雨引发的支撑梁腐蚀问题仍然威胁着石棺的完整性。水通过石棺顶部的孔漏进结构里面并变得的具有放射性,然后渗过反应堆的地板进入土壤中。一个新的容器将使得石棺可以被拆除并移除其下覆盖的放射性材料。新遮蔽结构体预计在2015年代替现有的石棺。然而,工期延长和100万欧元左右的资金缺口造成了总共长达一年的拖延,2016年新的结构才被安装到位。2019年4月,这个新的建筑物开始对其上安装的各项系统进行检查和测试。
相关
- 膨松剂膨松剂(英语:Leavening agent),俗称为臭粉,是加入生面团或面糊中,使最终产品蓬松软化的物质。其方法即是将气体充入面团中,当然,理论上也可以通过机械手段实现,但实际上更多的是通过
- 雌四醇雌四醇(英语:Estetrol 或 oestetrol,缩写E4)是一种较弱的雌激素,只在怀孕期间能被探测到,是由胎儿肝脏产生的。雌四醇和雌三醇结构上类似,都是较弱的雌激素,且都在孕期高表达。Note:
- 鱼肝油鱼肝油(也称“肝油”)是一种从鳕鱼等海洋鱼类肝脏中提取的油,通常为黄色到橙红色的透明油状液体,带有鱼腥味。1848年挪威开始用水蒸汽加热法制造鱼肝油。1880年日本采用水煮法制
- 固氮酶固氮酶(英语:Nitrogenase)是一类在许多有机体中被利用于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酶。这类酶是现在已被人们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完成该过程的酶。氮一般以含有键能较高的
- 马来群岛《马来群岛》(The Malay Archipelago)是英国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所著的一本游记,其记录了他在1854年至1862年期间对马来群岛南部的科学考察,包括马来西亚、新加
- 胰岛素 (药物)胰岛素(英语:Insulin)是用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制成的蛋白质类药物。药用胰岛素有很多种,包括速效型(如门冬胰岛素)和长效性(如地特胰岛素)等。胰岛素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和
- 双簧双簧为一种民间艺术,源于北京的一种曲艺名字,由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双簧”作为一种节目,出现于清朝末年
- 艾尔湖艾尔湖(Lake Eyre,又称艾耳湖, 当地语言: Kati Thanda),位于澳大利亚的中部地区,是一个时令湖。在罕有情况注满时,是澳洲最大的湖泊。湖的最低点位于海平线下15米(50英尺),是艾耳湖
- 扇贝扇贝科(学名:Pectinidae),又称海扇蛤科,俗称元贝、带子,是海扇蛤目海扇蛤总科下的一个科,其下的生物附着在浅海岩石或沙质海底生活。扇贝的品种很多,全世界海洋都有。很多扇贝作为美
- 额亦都额亦都(满语:ᡝᡳᡩᡠ,穆麟德:eidu;1562年-1621年)世居长白山英锷峪,钮祜禄氏,父都陵阿,隶属于满洲镶黄旗。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首。康熙朝重臣遏必隆的父亲,孝昭仁皇后的祖父,孝和睿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