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乌斯·施雷克

✍ dations ◷ 2025-04-28 09:37:50 #1898年出生,1936年逝世,党卫队全国领袖,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人物,慕尼黑人,德国自由军团成员

尤利乌斯·施雷克(德语:Julius Schreck,1898年7月13日-1936年5月16日)是纳粹党早期的一位资深党员与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的亲密盟友。

施雷克出生于慕尼黑,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战争结束后不久加入带有右派色彩的自由集团军。他于1920年加入纳粹党,随即与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发展出亲密的友谊。施雷克是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的创始成员之一,随后亦广泛参与该组织的各项活动。1925年,他成为第一任党卫队全国领袖,后来亦短暂担任希特勒的司机。施雷克于1936年罹患脑膜炎,最终于同年5月16日病逝。希特勒为其举办国葬,并有部分纳粹高级官员出席。

尤利乌斯·施雷克于1898年7月13日出生在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王国的首府慕尼黑,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德意志帝国陆军。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施雷克加入了反共产主义的右翼自由集团军,随后亦于1920年加入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成为该党的早期成员之一,党员编号为53号。入党不久后,施雷克即与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发展出深厚的友谊。

施雷克是纳粹党的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的创始成员之一,广泛参与了该组织的扩张与发展工作。冲锋队的原始设立目的是为纳粹党执行维安任务或至敌对政党的集会场合滋事、扰乱对手。党领导人希特勒于1923年早期下令成立一支组织架构与冲锋队类似,但专责保护他本人的小型独立随扈单位。该单位获命名为“仪仗警卫队”(Stabswache),最初成员仅有8人,并由施雷克与冲锋队成员约瑟夫·柏赫托德负责指挥。此时的仪仗警卫队仍隶属于规模不断壮大的冲锋队。为了激励团队意识,施雷克将仪仗警卫队的队徽改为精英作战单位专用的骷髅标记。

1923年5月,仪仗警卫队更名为“希特勒突击队(英语:Stoßtrupp-Hitler)”,职责则同样是保护希特勒个人的人身安全。1923年11月9日,希特勒突击队与冲锋队等其他准军事单位一同参与了在慕尼黑发动的啤酒馆政变。纳粹党人期望透过政变攫取慕尼黑市政府的权力,再以慕尼黑根据地挑战柏林中央政府的政权。然而政变行动很快便被当地警务部门镇压下来,最终造成16名纳粹党成员与4名警官身亡。政变过后,包含希特勒与施雷克在内的纳粹党领导人物均遭缉捕入狱,并关押于兰茨贝格监狱(英语:Landsberg Prison)。纳粹党与其附随组织悉数遭到解散,希特勒突击队亦不例外。

在希特勒于1924年12月20日获释后,纳粹党正式重组。1925年,希特勒要求施雷克组建一支名为“保卫总队”(Schutzkommando)的新随扈单位。希特勒希望随扈单位成员均能由如施雷克一般对其忠心耿耿的人员组成;而包含埃米尔·莫里斯与埃尔哈德·海登在内的前希特勒突击队成员亦均加入了新的保卫总队。保卫总队于1925年4月首次出现于公众场合;同年度时,该组织已扩张至全国规模,并于不久后更名为“突击卫队”(),最终于1925年11月9日定名为“党卫队”()。施雷克成为党卫队第五位成员,随后获希特勒任命出任党卫队全国领袖一职,负责管理党卫队。值得注意的是,施雷克在任内从未以“党卫队全国领袖”的头衔自称;当时的正式头衔为“党卫队总监”。

1926年,施雷克卸下党卫队总监一职,改由约瑟夫·柏赫托德接任。柏赫托德上任后即将头衔改为“全国领袖”。尽管如此,施雷克仍是党卫队相当重要的成员之一,并在埃米尔·莫里斯于1927年离任后担任希特勒的个人司机至1934年为止。1930年,党卫队在海因里希·希姆莱的领导下逐渐壮大;施雷克亦于此时获授党卫队旗队领袖的官衔,但实际掌握的权力并不大。此后他仍继续服侍于希特勒左右,两人的关系亦相当良好。

1936年,施雷克罹患脑膜炎,并于同年5月16日在慕尼黑逝世。施雷克在纳粹党中十分受到欢迎,希特勒亦因他的死而深受打击;他的最终党卫队官衔为党卫队上级领袖。施雷克获得纳粹德国国葬礼遇,希特勒亦在其葬礼上朗诵祝祷文。包含赫尔曼·戈林、约瑟夫·戈培尔、鲁道夫·赫斯、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康斯坦丁·冯·诺伊拉特、埃米尔·莫里斯、汉斯·包尔(英语:Hans Baur)、海因里希·霍夫曼(英语:Heinrich Hoffmann (photographer))与巴尔杜尔·冯·席拉赫在内的纳粹党高级官员均出席了施雷克的葬礼。与其他逝世的纳粹党成员一样,施雷克墓碑上的纳粹符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遭到磨去,现存的施雷克墓碑亦无墓志铭。

相关

  • 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英语: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救助心搏骤停病患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恢复。心肺复苏术并非单一的技术,它包含了一系
  • 猪肉绦虫猪带绦虫(学名:Taenia solium;pork tapeworm),也称有钩绦虫或链状带绦虫,体长2-3米,宽7-8毫米,共有800-900个节片,后端成熟节片长约10毫米。
  • 年,或称地球年、太阳年,是与地球在轨道上绕太阳公转有关事件再现之间的时间单位。将之扩展,可以适用于任何一颗行星:例如,一“火星年”是火星自己完整的运行绕太阳轨道一圈的时间
  • 世俗世俗人文主义(英语:Secular humanism)是一种涵盖人类理智、伦理学和哲学意义上的自然主义的哲学或者人生观。世俗人文主义把宗教教义、超自然主义、伪科学和迷信排除在道德基础
  • 航海航海,是人类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陆地去到另一方陆地的活动。在从前是一种冒险行为,因为人类的地理知识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从冒险行为,慢慢的转变于一种商业行为,因为
  • 迈克尔受体麦克尔加成(Michael reaction),最有价值的有机合成反应之一,是构筑碳-碳键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有时也称为1,4-加成、共轭加成。是亲核试剂对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的β位碳原
  • 柯秉逸柯秉逸(1989年5月31日-)台湾台球运动员父亲柯志明是台湾乙组国家台球运动员,在宜兰罗东镇开设经营一间权威台球馆,柯秉逸小学六年级在父亲指导下开始学习台球,现就读台北海洋技术
  • 金牌站金牌站(韩语:금패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茂山郡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茂山线。茂山线
  • 雅各·布克哈特雅各·布克哈特(德文:Jacob Christoph Burckhardt,1818年5月25日-1897年8月8日),生于瑞士巴塞尔,并在出生地终老,杰出的文化历史学家,他的研究重点在于欧洲艺术史与人文主义。在巴塞
  • 贝叶斯垃圾邮件过滤贝叶斯垃圾邮件过滤是一种电子邮件过滤的统计学技术。它使用贝叶斯分类来进行垃圾邮件的判别。贝叶斯分类的运作是借着使用标记(一般是字词,有时候是其他)与垃圾邮件、非垃圾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