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节指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根据东亚传统习俗,当日为人类被创造的日子。人日亦称为“七元节”、“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及“人七日”,越南称为开贺节。
根据汉代东方朔《占书》记载,农历新年的首八天为人类和不同畜牧作物的生日,依次序为“初一是鸡,初二是狗,初三是猪,初四是羊,初五是牛,初六是马,初七是人,初八是谷。”当天天气晴朗,预示此种动物今年兴旺。晋朝董勋《答问礼俗说》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故此,每年正月初一为鸡的生日,初二为狗的生日,初三为猪的生日,初四为羊的生日,初五为牛的生日,初六为马的生日,初七为人的生日,初八为谷的生日,接着,初九为天的生日,初十为地的生日。
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
中国人通常会于农历新年享用象征吉祥的食物,而人日当天会吃的有七菜羹或七菜粥、及第粥、面线、盒子菜等。并会于庭院摊煎饼“熏天”。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则会以“七彩鱼生”代替七菜羹。粤港人喜爱吃及第粥。在广东民众仍普遍会纪念正月初七为“人日”,春节假期也因此延续到年初七,初八才复工,有异于北方地区普遍初六复工。在大陆此节日虽无专门的庆祝活动,但此日作为一系列农历“过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仍然以深刻的烙印与顽强的文化传承存在于民间。比如在“人日子”洗头,可以做针线活(其他日子则不允许)等,然而年年过年辈辈如此。
据说汉代已有人日习俗,至魏晋后更开始受重视。古人会于人日当天戴上“人胜”(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后,皇帝会赐彩缕、人胜及登高大宴群臣。若人日天气晴朗,则主当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宋朝人过人日,会在窗户上面雕画小人、去道观里烧高香、吃酸馅。
人日当天亦有放花炮、烟花等习俗,故人日亦是火的生日。
由于新春不同的日子为不同动物的生日,故亦有习俗,禁止宰杀当天生日的动物;人日当天亦不会对囚犯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