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年8月12日日食

✍ dations ◷ 2025-04-08 18:26:26 #17世纪科学,17世纪日食

1654年8月12日日食是一次全食带经过现今大西洋、欧洲、中东及印度的日全食。日食发生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且当时在地球上看来,月球的角直径比太阳的大,因此得以在部分地区遮挡全部的阳光。这一区域称为月球的本影。在日食期间,本影在地球表面移动,划过的区域称为全食带。在全食带之外的宽达数千公里的区域内,月球部分遮挡了太阳光,是为半影区。

这次日食正值当时波兰与俄国的什克洛夫战役(英语:Battle of Shklow (1654))。

本次日食是日食沙罗周期120的一部分


相关

  • 桶孔隔膜桶孔隔膜(Dolipore septum)是担子菌门伞菌纲真菌菌丝中的一种隔膜(英语:septa),为真菌最复杂的一种隔膜,最早于1962年由美国真菌学家罗耶·摩尔(英语:Royall Moore)与詹姆士·麦卡利尔
  • 心脏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心脏病学(英语:cardiology)亦称心脏学,为
  • 大血管大血管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vessels)是一种因任何主要血管(大血管)在空间上安排异常的罕见先天性心脏缺损,这些异常现象主要出现在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肺静
  • 钴(III)酸锂锂钴氧化物,也称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一般使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材料。LiCoO2的结构巳借助X光衍射、电子显微镜和中子粉末衍射等技术研究清楚。锂原子层
  • 蚁酸甲酸(英文:Formic acid)又称作蚁酸,化学式为HCOOH。蚂蚁和蜜蜂等膜翅目昆虫的分泌液中含有蚁酸,当初人们蒸馏蚂蚁时制得蚁酸,故有此名。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且有腐蚀性,人类皮肤接
  • 六氟乙烷六氟乙烷,是一种卤代烃(化学式:C2F6),亦是烃类化合物乙烷所对应的全氟化合物,是一种不易燃的气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醇。六氟乙烷在固相时拥有两种晶型,不同相变温度已于科学文献中列明
  • 钟菌属钟菌属(学名:Verpa)是盘菌目羊肚菌科的一个属,和羊肚菌属关系密切,外型也与羊肚菌属类似,属于假羊肚菌。本属物种分布广泛,共有五个物种。学名Verpa为拉丁文“直立”或“小棒”之意
  • 凤泉区凤泉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新乡市的一个市辖区。面积11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3万。邮政编码453011,区政府驻区府路。现辖:宝西街道、宝东街道、大块镇、潞王坟乡和耿黄乡。
  • 三角裤三角裤指的是一种利用内衣材质或泳衣材质制作的短而紧的内裤样式,这种内裤通常呈现“Y”字型且一般没有裤腿部分的设计。本则介绍内容以男性的三角内裤为主。某些设计不良的
  • 约翰·M·贝里恩约翰·麦克弗森·贝里恩(John Macpherson Berrien,1781年8月23日-1856年1月1日),美国政治家,曾任美国参议员(1825年-1829年、1841年-1852年)和美国司法部长(1829年-18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