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州辖市)

✍ dations ◷ 2025-04-26 01:26:28 #1920年建立的行政区划,194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1945年废除,台北市日治时期行政区划,台北州,台北市行政区划史,州辖市,日本已废除的市,台湾日治时期行政区

 */?)是台湾日治中后期(1920年-1945年)存在之行政区,也是当时台湾的首府,隶属于台北州;为台北州州治、以及台湾日治时期最高统治机关台湾总督府的所在地,因而有“岛都”的称号,与被称为“帝都”的首都东京相呼应。。此为台北建市之始,创立时的辖属范围包含今台北市的万华区、大同区、中正区、中山区及大安区,1938年扩大至今松山区、信义区一带。

台北市大致上可以分为城内、大稻埕和艋舺三个市街区。城内主要居住着内地人(日本人),而大稻埕与艋舺主要居住着本岛人(台湾汉人)。除了经济上的各种设施,台北市也有公园、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当时文明都市的文化设施。街道上红砖或钢筋水泥造的三层房屋,并排著20米宽的柏油路。市区的中央是7.6万平方米大的新公园。包围城内区的是三线道路,沿路设置行人步道,步道和安全岛上种植树木,因景观秀丽而有“东方的小巴黎”之称。

1920年(大正九年)初创立时辖区原属:

1938年并入之七星郡松山庄辖区原属:

1920年10月1日台北市成立,管辖范围包括原台北厅直辖全部4区24个街庄及士林支厅所辖之士林区1个街庄,并改制为大字,即台北城内、崁顶、龙匣口、古亭村、林口、三板桥(以上位于今中正区)、艋舺、下崁、加蚋子(以上位于今万华区)、大稻埕、大龙峒、番子沟(以上位于今大同区)、山子脚、牛埔、西新庄子、中庄子、下埤头、朱厝仑、上埤头、大直(以上位于今中山区)、中仑(位于今松山区)、大安、顶内埔、下内埔、六张犁(以上位于今大安区)等25个大字。

1922年(大正十一年)4月1日,台北市西半部15个大字撤除,重新划分成64个町;东半部10个大字维持原建制不变。

1938年4月1日,松山庄划入台北市,台北市大字增加松山、顶东势、下塔悠、上塔悠、旧里族、中坡、五分埔、三张犁、兴雅等9个,共计19个大字。

相关

  • B细胞B细胞(B淋巴球)有时称之为“朝囊定位细胞”(bursa oriented cells),这是因为它们首次在鸡的腔上囊(Bursa of Fabricius)被提及的关系。在肠道的派亚氏腺体(Peyer's glands)中的淋巴组
  • 抗感染药感染是指由病原体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
  • 碳化硅3.22 g/cm3碳化硅(英语:silicon carbide,carborundum),化学式SiC,俗称金刚砂,宝石名称钻髓,为硅与碳相键结而成的陶瓷状化合物,碳化硅在大自然以莫桑石这种稀罕的矿物的形式存在。自1
  • 氯气弹含有氯气的炮弹,为化学武器,有毒性,在施放之后会释放大量氯气以毒杀敌人。由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所研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1915年由德国陆军首次在军事用途上
  • 雨量计雨量计(或量雨计、测雨计)是一种气象学家和水文学家用来测量一段时间内某地区的降水量的仪器(降雪量的测量则需要使用雪量计)。大部分的雨量计都是以毫米作为测量单位,有时候测量
  • 法器法器或法具,是宗教用语,泛指在佛教、道教里供仪式使用的器具。在佛教里也叫法具、佛器、佛具。佛教常见的法器有法轮、念珠、袈裟、钵、八吉祥、摩尼宝、法鼓、木鱼、佛足石、
  • 外来物种外来种,有时也称为引入种,是指原来在当地没有自然分布,经由人为无意或有意引进的物种。由于人类在世界各地交流频繁,使得许多生物得以突破地理隔绝,拓展至他处。外来种移入后,可能
  • 本笃十五世教宗本笃十五世(拉丁语:Benedictus PP. XV,1854年11月21日-1922年1月22日,原名Giacomo della Chiesa,于1914年5月3日-1922年1月22日出任教宗),意大利人;于1914年至1922年在位为教宗。
  • 刘德伟刘德伟(1958年11月-),山东荣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副主任。2015年7月,任南
  • 三氧化二钷三氧化二钷(化学式:Pm2O3),又称氧化钷(III),是钷最常见的氧化物,有放射性。三氧化二钷可由加热分解草酸钷、碳酸钷和氢氧化钷制得。加热分解硫酸钷和硝酸钷也可得到三氧化二钷,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