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
✍ dations ◷ 2025-11-09 17:41:21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 (乌克兰语:Володимир Іванович Вернадський、俄语: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 Верна́дский,1863年3月12日-1945年1月6日),又译韦尔纳茨基、沃尔纳德茨基, 俄国及苏联矿物学及地质化学家,被认为是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和放射地质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关于人类圈的概念,影响了后来的俄国宇宙主义思潮。他最著名的著作是1926年的《生物圈》,他在这部著作中推广了爱德华·苏斯于1885年提出的生物圈概念,认为生命是塑造地球的一种地质力。1943年,他被授予斯大林奖。按照家族传说,维尔纳茨基的父亲伊万·维尔纳茨基是扎波罗热哥萨克的后代,他曾在基辅担任经济学教授,后来到彼得堡担任议员,妈妈则是一位俄国女贵族。1868年,由于不适应彼得堡的气候,维尔纳茨基家搬到了哈尔科夫。1873年维尔纳茨基在哈尔科夫当地的学校就读,第一学年结束后,全家曾前往维也纳和布拉格等地旅行。1876年全家迁回圣彼得堡。维尔纳茨基进入圣彼得堡第一高中就读。1881年高中毕业,进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就读。1885年,维尔纳茨基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物理和数学系毕业,翌年与恋人娜塔莉亚结婚。1889年维尔纳茨基到意大利、德国和法国进行商务旅行,途中遇到了地质学家阿列克塞·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很欣赏维尔纳茨基。所以当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缺少矿物学教师,只能暂由由土壤科学家瓦西里·多库切夫和巴甫洛夫教授矿物学课程,他推荐了维尔纳茨基担任矿物学助理教授。在维尔纳茨基选择他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期间,他曾前往那不勒斯,试图受教于晶体学家阿尔坎格鲁·斯卡奇(Arcangelo Scacchi)。发现斯卡奇的健康状况不佳后,维尔纳茨基又前往德国,在保罗·格劳斯(德语:Paul Heinrich von Groth)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格劳斯对矿石按照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进行分类的思想对他影响颇大,为此他改进了矿石的实验装置,可以更好的研究晶体的光学、热学、弹性、电学和磁学性能。他也曾获得使用Leonhard Sohncke的实验室的资格。1897年他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通过博士学位答辩。第二年起在巴甫洛夫的邀请下,开始担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05年维尔纳茨基曾参加了地方自治局的第一次大会。这一会议讨论如何向政府施压,要求他们满足俄国社会的需要。他加入了立宪民主党,并当选国会议员,但不久因为抗议沙皇控制国家杜马而辞职。1908年起,维尔纳茨基组织了对俄国铀矿的普查。1911年他辞去学术职务,以抗议政府的保守政策。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担任了有关农业和教育的多个委员会的职务,包括教育部副部长。从1912年起,维尔纳茨基就是俄国科学院院士。除了教学和社会活动,他很关心乌克兰的科学研究,他每年都会去一次乌克兰的波尔塔瓦。1918年前后,他参与了位于基辅的乌克兰科学院的创建工作,并担任首任院长。他还是乌克兰维尔纳茨基国家图书馆的创始人,还曾在克里米亚的塔夫里达大学工作过。在俄国内战中,他在家中接待了很多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后来领导了欧亚主义思潮。1921年7月14日,维尔纳茨基因间谍行为被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所幸他的朋友给列宁和卢纳察尔斯基写信,维尔纳茨基不久就被释放。维尔纳茨基的理论主要体现在1926年出版的《生物圈》一书中,他提出了“人类圈”(noosphere)的概念,大力宣传并深化了爱德华·苏斯提出的生物圈的概念。维尔纳茨基认为,人类圈是在地质圈和生物圈之后的地球第三个发展阶段。正如生命的出现从更本上改变了地质圈一样,人类团体的出现也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圈。在他的理论中,生命和认知都是地球演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地球整体的一部分。他写到:“生命并非地表上偶然发生的外部演化。相反,它与地壳构造有着密切的关联,没有生命,地球的脸面就会失去表情,变得像月球般木然。”虽然他的人类圈概念在西方没有得到普遍接受。但他是最早认识到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是来源于生物圈的科学家。他也是为环境科学打下基础的先驱者之一。1922年初,维尔纳茨基参与创立了苏联放射性研究所。从1922年到1926年,维尔纳茨基到国外工作,曾在巴黎索邦大学讲课,在居里研究所做研究。1935年,维尔纳茨基最后一次出国研究。从1930年代晚期到1940年代初,维尔纳茨基作为苏联原子弹计划的早期顾问,力主利用核动力、对苏联的铀矿进行普查,并推动对核裂变的研究,但未能形成具体计划就去世了。维尔纳茨基葬于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他的儿子格奥尔格·维尔纳茨基移居美国,并出版了很多关于中世纪和现代俄国历史的书籍。莫斯科的一条街、乌克兰国立图书馆、克里米亚的塔夫里塔国立大学、乌克兰南极考察基地都以维尔纳茨基的名字命名。为纪念他诞生150周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在莫斯科大学召开了一次国际科学会议“全球化-2013”。
相关
- 胆囊炎胆囊炎(Cholecystitis)是指发生于胆囊的炎症,症状包括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偶有发烧。多半在急性胆囊炎之前会有胆绞痛(英语:Biliary colic)的症状。但胆囊炎造成的疼痛会比
- 两性霉素两性霉素B(英语:Amphotericin B,商品名:Fungizone),一种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的抗霉菌剂。对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酿母菌均具抑制作用。其所产生的药效端
-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英语:Paracetamol toxicity)由过量服用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导致,主要导致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也是全球主要的中毒原因之一。在美国和英国,其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最
- 胶布胶带,又名胶条,胶纸,胶带纸等,是一种涂有黏合剂背衬的组合材料,通常是长条状并以卷起,施压拉扯的方式使用。依据黏合剂的不同和表面材料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单位通常是以“卷”来计
- 路伊吉·皮兰德娄路伊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1867年6月28日-1936年12月10日),意大利剧作家、小说家,193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皮兰德娄出生在西西里岛的一个富裕家庭,曾就读与巴勒莫大学
- 羊脂球羊脂球(法语:Boule de Suif,英语:Butterball),世界文学名著,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福楼拜称之为“可以流传于世的杰作”。这篇小说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普鲁士军
- 畸颚马陆总目(Colobognatha)见内文畸颚马陆总目(学名:Colobognatha)是倍足纲唇颚亚纲蠕形马陆下纲(Helminthomorpha)之下的一个总目。畸颚马陆总目的各物种间都有共有衍征:雄性物种有两对简单的生殖肢(英语:gon
- 十大弟子十大弟子是佛陀在世时十个主要弟子。
-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是四大基本组织之一,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通过突触相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感受内外刺激、传导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
- 亨德森-哈塞尔巴尔赫方程亨德森-哈塞尔巴尔赫方程(Henderson-Hasselbalch equation)是化学中关于酸碱平衡的一个方程。该方程使用pKa(即酸解离常数)描述pH值的变化。它可以用来估算缓冲体系的pH。方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