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 dations ◷ 2025-09-12 02:09:46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俄语: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是一位苏联作曲家。他曾数次获颁“斯大林奖”,死后被追授“列宁奖”。

普罗科菲耶夫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父亲是一个庄园管家,母亲会弹钢琴,他早年就显示出其音乐才华。4岁时他就跟着母亲学习钢琴,5岁就已开始创作。1902年和1903年普罗科菲耶夫在作曲家格里埃尔底下接受家庭授课,在接下来的1904年初,老师就介绍他认识了格拉祖诺夫,后者立刻促成了普罗科菲耶夫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习。他的老师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里亚多夫。他在那里一直学习作曲,对位法,配器,钢琴和指挥直到1914年。除此之外他还登台演奏了自己的一些作品,很快就以其精湛的钢琴技巧赢得名声。直到1918年他一直留在俄国,不定期旅游还做过不少演出。

十月革命之后的苦况使得普罗科菲耶夫决定在1918年离开俄国到美国。但在美国他连脚还没站稳,就出了财政危机,不得不在1920年四月奔波到法国。接下来的几年,除了1922年/23年他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埃塔尔(英语:Ettal)镇短暂居住外,都留在了巴黎。1923年他与西班牙歌手卡罗林娜·科丁娜结婚,后者艺名为Lina Ljubera。

1927年思乡之情日上心头,将他第一次带还回苏联,他在接下几年来穿梭于巴黎于莫斯科之间。1936年他定居莫斯科。两年后他最后一次西游。

在苏联普罗科菲耶夫经历了自己的创作之春,他多数重要作品就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1941年他抛妻弃子,选择了25岁的女作家米拉·门德尔松(Mira Mendelson),1945年他健康转坏,三年后两人结婚。1948年他被苏共指责,犯上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并被要求要注意作品的“民族性”。尽管这件事影响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健康,可是他到死也没有停止过创作。1952年起他获得了国家津贴。但他终在1953年3月5日与斯大林同日离世。

普罗科菲耶夫自称其作品是四条基准线合作的结果。古典线一方面来自于他对历史元素如古舞蹈的怀缅,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传统的继承。而现代线则彰显他对大胆的和声,不和谐音和新颖的和弦组合的偏好。这些作品已到达调性的底线。第三条线被普罗科菲耶夫称为动力线。他的很多作品有着紧凑的节奏和粗犷的旋律。与之相对的是抒情线。普罗科菲耶夫能够将抒情和恬静的旋律突然带到尖锐强烈的情感冲击之中。另外,他的作品中幽默和讽刺也并不少见。普罗科菲耶夫的管弦乐有着独特的音响,这全赖其独特的配器,例如部分的小提琴和大号齐奏。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并未中断,但还是可以从中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俄国阶段,这期的作品是他出走之前写下的。这时期的作品,以普氏特有的旋律,尖锐地不协调音,挖苦式的幽默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标志。虽然此时的他已和欧浪漫主义泾渭分明,但是其风格仍未和传统完全脱节,遵守调性创作。这些作品中还引起过丑闻(如《斯基台人组曲》)。经过短暂的休整(1部小提琴协奏曲,3部钢琴协奏曲),他的音乐语言进入第二阶段外国阶段(从1918年起),这时他的音乐更为现代,第二主线分明。这时的普罗科菲耶夫开始不理会调性。聚集的音响,旋律的突然爆发是这时期作品的特色。虽然如此,他的前卫相比起一些同僚程度还是不一样的。1930年代起其风格开始转变。搬回苏联之后,他的新风格开始露头,故该时期被称为苏联阶段。普罗科菲耶夫一直相信,作曲是行使一种社会职能。这一信念可在其简化和声,写出鲜明的织体的行动中看出来。他大量运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写出不但不艰涩而且易懂的音乐。此外他还坚守调性,注重使用复调音乐。二战期间,他的音乐就更尖锐更辛辣,导致了苏共的指责。普罗科菲耶夫更进一步简化自己的音乐。他晚期的作品,就是多旋律,抒情声调,平淡的隐退和浪漫的音色的结合体。

普罗科菲耶夫被算作现代古典作曲家。他还是一名电影配乐人。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配乐是电影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对电影配乐的发展影响甚深,可以说,20世纪末的电影音乐都有着其影子。

对普氏有影响的两个人分别是雷格和同学米亚斯科夫斯基。前者在1906年访问了圣彼得堡,并以其独特的音乐给普氏留下深刻印象。米亚斯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同学,长年保持书信来往,共同讨论作曲等话题。普罗科菲耶夫对他的意见非常重视。可以说,他的作品离不开米亚斯科夫斯基的支持。而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也以自己别具一格的魅力吸引着往后的听众。

D大调第1号 · D小调第2号 · C小调第3号 · C大调第4号 · B♭大调第5号 · E♭小调第6号 · C♯小调第7号

6首青年作品 · f小调第1号,作品1 · d小调第2号,作品14 · a小调第3号,作品28 · c小调第4号,作品29 · C大调第5号,作品38(修改版,作品135)
3首战争奏鸣曲(A大调第6号,作品82 · 降B大调第7号“斯大林格勒”,作品83 · 降B大调第8号,作品84
C大调第9号,作品103 · e小调第10号,作品137(未完成) · 第11号,作品138(未完成) ·

C大调双小提琴,作品56 · f小调第1号,作品80 · D大调第2号,作品94a · 单小提琴或小提琴齐奏奏鸣曲,作品115

C大调,作品119 · 升c小调大提琴无伴奏,作品133

D大调,作品94

b小调第1号,作品50 · F大调第2号,作品92

希伯来主题序曲,作品34

四根巴松管:幽默谐谑曲,作品12bis
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双簧管、单簧管五重奏:g小调,作品39

相关

  • 德拜模型在热力学和固体物理学中,德拜模型(英语:Debye model)是由彼得·德拜在1912年提出的方法,用于估算声子对固体的比热(热容)的贡献。德拜模型把原子晶格的振动(热)当作盒中的声子处理,而
  • 生物色素生物色素是生物细胞中的一类化学物质,它们因为一些特殊的化学结构,能够对光线造成反射、干涉、散射或是吸收等效果。动物的皮肤、毛发、眼睛等部位具有不同种类色素细胞。血红
  • 赖莎·费奥多罗夫娜·德蒙蒂耶娃赖莎·费奥多罗夫娜·德蒙蒂耶娃(俄语:Раиса Фёдоровна Дементьева,1925年4月14日-)是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1925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莫斯科经济与
  • 伊米·奥克松佩尔·伊米·奥克松(Per Jimmie Åkesson,瑞典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卡特利-卡赫季王国卡特利-卡赫季王国(格鲁吉亚语:ქართლ-კახეთის სამეფო)建立于1762年,灭于1801年,是格鲁吉亚东部两个国家卡特利王国和卡赫季王国统一而成的。从16世纪早期开始,
  • 岛时间岛时间(冲绳语:ウチナータイム)是指琉球(包括冲绳县及奄美诸岛)所存在、与日本本土(大和)相异独特的时间感觉。另外也指冲绳人会比集会、行事约定时间更晚的时间。在琉球有着与被当
  • 宾德宾德(Bhind),是印度中央邦Bhind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5376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53768人,其中男性83009人,女性70759人;0—6岁人口23089人,其中男12764人,女10325人;识字率68.99
  • 第三次圣伊德方索条约第三次圣伊德方索条约(法语:Troisième traité de San Ildefonso,西语:Tercer tratado de San Ildefonso)是法国和西班牙帝国在1800年10月1日缔结的条约。再次确认第二次圣伊德
  • .NET Framework泛型.NET Framework泛型是在.NET Framework 2.0的公共语言运行库(CLR)中的增加的一项新功能,类似于C++的模板,但不如C++的模板灵活,不过也有一些自己的特性。泛型为.NET Framework引入了类型参数的概念,这样便可以设计出这样的类和方法:它们把指定类型的工作推迟到客户端代码声明并实例化类或方法的时候执行。比如,通过泛型类型参数T,程序员就可以编写其他客户端代码能够使用的单个类,而不用担心强制转换或装箱操作而带来的额外的运行成本或风险。泛型类和方法较之非泛型类和方法具有
  • 旋螺属旋螺属(学名:),又名圆口扁蜷属,为腹足纲泛有肺类扁卷螺科,体型细小,大多数为会呼吸空气的淡水螺:126。部分物种乃中国特有物种。本属物种最早出现的时间,根据化石纪录,可以上推至早白垩世,一直延续至今。在今日华北地区的热河群义县组的湖底沉积物(具体位置在今日的北京城郊邻近河北省的下庄乡)发现本属物种的化石,年代可上溯至1.25亿年前。微细的物种在技术上虽然仍是一只有肺类的腹足纲物种,这些动物其实并不会在空气中呼吸,而是依靠充满了水的外套膜。本属物种广泛分布于全北区。旋螺属在淡水的水生植物上生活。螺壳半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