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 dations ◷ 2025-08-22 04:58:45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俄语: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是一位苏联作曲家。他曾数次获颁“斯大林奖”,死后被追授“列宁奖”。

普罗科菲耶夫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父亲是一个庄园管家,母亲会弹钢琴,他早年就显示出其音乐才华。4岁时他就跟着母亲学习钢琴,5岁就已开始创作。1902年和1903年普罗科菲耶夫在作曲家格里埃尔底下接受家庭授课,在接下来的1904年初,老师就介绍他认识了格拉祖诺夫,后者立刻促成了普罗科菲耶夫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习。他的老师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里亚多夫。他在那里一直学习作曲,对位法,配器,钢琴和指挥直到1914年。除此之外他还登台演奏了自己的一些作品,很快就以其精湛的钢琴技巧赢得名声。直到1918年他一直留在俄国,不定期旅游还做过不少演出。

十月革命之后的苦况使得普罗科菲耶夫决定在1918年离开俄国到美国。但在美国他连脚还没站稳,就出了财政危机,不得不在1920年四月奔波到法国。接下来的几年,除了1922年/23年他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埃塔尔(英语:Ettal)镇短暂居住外,都留在了巴黎。1923年他与西班牙歌手卡罗林娜·科丁娜结婚,后者艺名为Lina Ljubera。

1927年思乡之情日上心头,将他第一次带还回苏联,他在接下几年来穿梭于巴黎于莫斯科之间。1936年他定居莫斯科。两年后他最后一次西游。

在苏联普罗科菲耶夫经历了自己的创作之春,他多数重要作品就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1941年他抛妻弃子,选择了25岁的女作家米拉·门德尔松(Mira Mendelson),1945年他健康转坏,三年后两人结婚。1948年他被苏共指责,犯上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并被要求要注意作品的“民族性”。尽管这件事影响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健康,可是他到死也没有停止过创作。1952年起他获得了国家津贴。但他终在1953年3月5日与斯大林同日离世。

普罗科菲耶夫自称其作品是四条基准线合作的结果。古典线一方面来自于他对历史元素如古舞蹈的怀缅,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传统的继承。而现代线则彰显他对大胆的和声,不和谐音和新颖的和弦组合的偏好。这些作品已到达调性的底线。第三条线被普罗科菲耶夫称为动力线。他的很多作品有着紧凑的节奏和粗犷的旋律。与之相对的是抒情线。普罗科菲耶夫能够将抒情和恬静的旋律突然带到尖锐强烈的情感冲击之中。另外,他的作品中幽默和讽刺也并不少见。普罗科菲耶夫的管弦乐有着独特的音响,这全赖其独特的配器,例如部分的小提琴和大号齐奏。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并未中断,但还是可以从中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俄国阶段,这期的作品是他出走之前写下的。这时期的作品,以普氏特有的旋律,尖锐地不协调音,挖苦式的幽默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标志。虽然此时的他已和欧浪漫主义泾渭分明,但是其风格仍未和传统完全脱节,遵守调性创作。这些作品中还引起过丑闻(如《斯基台人组曲》)。经过短暂的休整(1部小提琴协奏曲,3部钢琴协奏曲),他的音乐语言进入第二阶段外国阶段(从1918年起),这时他的音乐更为现代,第二主线分明。这时的普罗科菲耶夫开始不理会调性。聚集的音响,旋律的突然爆发是这时期作品的特色。虽然如此,他的前卫相比起一些同僚程度还是不一样的。1930年代起其风格开始转变。搬回苏联之后,他的新风格开始露头,故该时期被称为苏联阶段。普罗科菲耶夫一直相信,作曲是行使一种社会职能。这一信念可在其简化和声,写出鲜明的织体的行动中看出来。他大量运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写出不但不艰涩而且易懂的音乐。此外他还坚守调性,注重使用复调音乐。二战期间,他的音乐就更尖锐更辛辣,导致了苏共的指责。普罗科菲耶夫更进一步简化自己的音乐。他晚期的作品,就是多旋律,抒情声调,平淡的隐退和浪漫的音色的结合体。

普罗科菲耶夫被算作现代古典作曲家。他还是一名电影配乐人。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配乐是电影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对电影配乐的发展影响甚深,可以说,20世纪末的电影音乐都有着其影子。

对普氏有影响的两个人分别是雷格和同学米亚斯科夫斯基。前者在1906年访问了圣彼得堡,并以其独特的音乐给普氏留下深刻印象。米亚斯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同学,长年保持书信来往,共同讨论作曲等话题。普罗科菲耶夫对他的意见非常重视。可以说,他的作品离不开米亚斯科夫斯基的支持。而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也以自己别具一格的魅力吸引着往后的听众。

D大调第1号 · D小调第2号 · C小调第3号 · C大调第4号 · B♭大调第5号 · E♭小调第6号 · C♯小调第7号

6首青年作品 · f小调第1号,作品1 · d小调第2号,作品14 · a小调第3号,作品28 · c小调第4号,作品29 · C大调第5号,作品38(修改版,作品135)
3首战争奏鸣曲(A大调第6号,作品82 · 降B大调第7号“斯大林格勒”,作品83 · 降B大调第8号,作品84
C大调第9号,作品103 · e小调第10号,作品137(未完成) · 第11号,作品138(未完成) ·

C大调双小提琴,作品56 · f小调第1号,作品80 · D大调第2号,作品94a · 单小提琴或小提琴齐奏奏鸣曲,作品115

C大调,作品119 · 升c小调大提琴无伴奏,作品133

D大调,作品94

b小调第1号,作品50 · F大调第2号,作品92

希伯来主题序曲,作品34

四根巴松管:幽默谐谑曲,作品12bis
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双簧管、单簧管五重奏:g小调,作品39

相关

  • 歧义谬误歧义谬误是由于语言歧义导致无效推理的现象,是一种言词谬误。歧义是一个字词或语句可理解为多种意思的现象。歧义容易造成误解与误会,比如某甲用某语句想表达 A 意思,某乙却理
  • 中央公论新社中央公论新社(日语:中央公論新社/ちゅうおうこうろんしゃ Chūōkōron-shinsha),简称“中公”,是日本的著名出版社。1886年(明治19年),高楠顺次郎等人在京都西本愿寺创立“反省会”
  • 废妃尹氏废妃尹氏(朝鲜语:폐비윤씨/廢妃尹氏,1455年-1482年),朝鲜成宗的第一继妃,废王燕山君的生母。尹氏出身于贫穷的两班家庭,父亲死后被母亲申氏送进宫中参加“后宫拣择”,成宗四年(1473年)封
  • 炮术游戏炮术游戏(Artillery)是早期回合制策略电子游戏的代名词,坦克互相射击,考虑弹道计算、地形、弹药和风向等问题。1994年,Team17发布成名作这个Amiga系统上的游戏不久移植到了DOS,游
  • 纽芬兰布罗布纽芬兰布罗布(英语:Newfoundland Blob)是指2001年在加拿大纽芬兰海滩发现的神秘生物尸体。在2002年,纽芬兰布罗布被确认是严重腐败的抹香鲸尸体。
  • 北山宏光北山宏光(1985年9月17日-),杰尼斯事务所旗下偶像团体Kis-My-Ft2的成员。身高167cm,血型A型。2011年8月10日随Kis-My-Ft2正式出道。为团体里最年长的成员。团体演出请参照Kis-My-F
  • 刘天泉刘天泉(1927年11月10日-2000年03月28日),江西萍乡人,采矿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刘天泉创立了完整的矿山岩体采动响应理论体系。
  • 马胡阿凯拉甘杰马胡阿凯拉甘杰(Mahua Kheraganj),是印度北阿坎德邦Udham Singh 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885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8859人,其中男性4699人,女性4160人;0—6岁人口1831人,其中
  • 真言宗泉涌寺派真言宗泉涌寺派(しんごんしゅうせんにゅうじは)是日本真言宗系佛教宗派之一,属于古义真言宗。宗祖是月轮大师俊芿。总本山是泉涌寺。真言宗泉涌寺派的历史始于俊芿中兴密(天台・真言)・禅・律・净四宗兼学的道场泉涌寺。泉涌寺作为皇室的御陵所・香华寺,和皇室关系深远。1872年(明治5年),废四宗兼学,属于真言宗。1907年(明治40年),真言宗古义八派联合之际,首度公称派名为泉涌寺派。太平洋战争,因政府的宗教政策,1941年(昭和16年),古义・新义两派之真言宗各宗派统合为大真言宗。战后,从大真言宗独立,成为真言宗
  • 帕夫洛·科罗斯特洛夫帕夫洛·谢尔格耶维奇·科罗斯特洛夫(乌克兰语:Павло Сергійович Корoстильов,1997年5月11日-)生于利沃夫,是一名乌克兰男子射击运动员,主攻手枪项目。他的父母都从事射击运动,其中父亲曾是苏联国家队的一员,在他开始练习射击后,两人也开始担任其教练。他的姐姐尤利娅·科罗斯特洛娃曾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科罗斯特洛夫原本不喜欢射击,但他的母亲希望他从事射击运动,他便于2007年开始练习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