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的苦艾酒

✍ dations ◷ 2025-08-16 07:05:29 #苦艾酒,饮酒文化

传统上,苦艾酒作为一个神秘的,令人上瘾的,和改变思想的饮料一直持续到今天。虽然它对人精神上影响和化学成分一直有所争议,但是它对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苦艾酒在印象派,后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立体主义等领域的美术运动和文学运动中都起到了显着的作用。近年来,这种传说中的饮料带着非法而神秘的光环出现在电影,视频,电视,音乐和当代文学中。这些描述其真实性不尽相同,往往运用戏剧性的手法将这种饮料描绘成一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液体,无论是春药亦或毒药,苦艾酒似乎总是被当作引人入胜的朦胧幻觉的催化剂。现代苦艾酒的复兴已成为其本身的真实写照,作为闪耀着非自然光芒的绿色液体,诉说着当代营销学的魅力。

苦艾酒在19世纪视觉艺术中扮演重要的作用,频繁出现在各种日常风俗画和静物画中。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喝苦艾酒的人》(The Absinthe Drinker),1859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苦艾酒》(L'Absinthe),1876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苦艾酒与水瓶》(Still Life with Absinthe),1887

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布瓦洛先生在咖啡馆》(Monsieur Boileau au café),1893

阿尔伯特·迈仰(Albert Maignan),《绿色缪斯》(La muse verte),1895

维克托尔·奥利弗(Viktor Oliva) 《喝苦艾酒的人》(The Absinthe Drinker),1901

虽然苦艾酒在视觉艺术上的影响力十分突出,它在19世纪文学领域的影响也许更值得一提。

虽然不如其在电影,文学和艺术领域影响深远,苦艾酒同样出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中。

苦艾酒

相关

  • 苏木精苏木精, 或 C.I. 75290,无色或淡灰黄色粉末,本身不是一种染料,由采木的心材提取。氧化形成苏木红,后者与某些特定金属离子(主要为Fe(III)与Al(III))结合形成有色复合物。 用来给细胞核
  • 类固醇生成甾体(英语:steroid)是属于脂类的一类,特征是有一个四环的母核。所有甾体都是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路径所衍生的。不同的甾体在其附在环上的官能团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结构都是有一个
  • 卡塞塔王宫卡塞塔王宫(意大利语:Reggia di Caserta,意大利语发音:)是位于意大利南部卡塞塔的前皇家宅邸,那不勒斯王国波旁王朝建造的。这是最大的宫殿建筑,也为18世纪建筑在欧洲最大的建筑物
  • 旧天主教旧天主教会(英语译名:Old Catholic Church),也称作老天主教会、古天主教会、复古天主教会、旧公教会、老公会等,是一支源流自天主教的基督教独立宗派,1870年代从天主教会独立而出,
  • 量子心灵量子心灵(Quantum mind)或量子意识(Quantum consciousness),是一个科学猜想,认为经典物理不能解释意识产生,而量子力学现象,如量子纠缠和量子叠加,会在大脑的运行中起到关键作用,可能
  • M25高速公路M25高速公路(英语:M25 motorway),或称伦敦外环高速公路(英语:London Orbital motorway),是一条环绕英国首都圈——大伦敦的环状高速道路。在伦敦外郭兴建四条环城公路(英语:London Rin
  • 安德烈·施莱费尔安德烈·施莱费尔(1961年2月20日-),美国经济学家。1982年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以来在哈佛大学任教。施莱弗曾于1999年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他在三个领域都作出了开创
  • 达古达古(Dagr。北欧语:Dag。冰岛语:Dagur)。他是白天的化身。他是夜之女神诺特(Nótt)和黎明之神得林(Delling)的孩子。达古长得非常耀眼,而他的马叫斯基法克西(Skinfaxi),它的鬃毛间射出极
  • 小妇人 (1994年电影)《小妇人》(英语:)是一部1994年的美国电影,根据露意莎·梅·奥尔柯特的同名小说《小妇人》改编而成。电影和原著一样,以19世纪正历内战的美国为背景,故事则围绕着March一家四姊妹
  • 希钦斯剃刀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 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 虚构宗教希钦斯剃刀是一句认识论哲学剃刀法则,该法则认为举证责任在于提出理论者,如果提出者举不出实例对应理论,那么反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