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的苦艾酒

✍ dations ◷ 2025-10-25 02:08:25 #苦艾酒,饮酒文化

传统上,苦艾酒作为一个神秘的,令人上瘾的,和改变思想的饮料一直持续到今天。虽然它对人精神上影响和化学成分一直有所争议,但是它对文化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苦艾酒在印象派,后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立体主义等领域的美术运动和文学运动中都起到了显着的作用。近年来,这种传说中的饮料带着非法而神秘的光环出现在电影,视频,电视,音乐和当代文学中。这些描述其真实性不尽相同,往往运用戏剧性的手法将这种饮料描绘成一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液体,无论是春药亦或毒药,苦艾酒似乎总是被当作引人入胜的朦胧幻觉的催化剂。现代苦艾酒的复兴已成为其本身的真实写照,作为闪耀着非自然光芒的绿色液体,诉说着当代营销学的魅力。

苦艾酒在19世纪视觉艺术中扮演重要的作用,频繁出现在各种日常风俗画和静物画中。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喝苦艾酒的人》(The Absinthe Drinker),1859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苦艾酒》(L'Absinthe),1876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苦艾酒与水瓶》(Still Life with Absinthe),1887

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布瓦洛先生在咖啡馆》(Monsieur Boileau au café),1893

阿尔伯特·迈仰(Albert Maignan),《绿色缪斯》(La muse verte),1895

维克托尔·奥利弗(Viktor Oliva) 《喝苦艾酒的人》(The Absinthe Drinker),1901

虽然苦艾酒在视觉艺术上的影响力十分突出,它在19世纪文学领域的影响也许更值得一提。

虽然不如其在电影,文学和艺术领域影响深远,苦艾酒同样出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中。

苦艾酒

相关

  • 麻疹麻疹(拉丁语:Morbilli;德语:Masern;法语:Rougeole;英语:Measles 或 Rubeola;日语:はしか),是麻疹疫苗未出现前,一种好发在儿童身上的传染病,但成人也有一定机会感染。儿童常见的急性病毒是
  • 帕金森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是和运动机能相关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颤抖、运动功能减退、僵硬(英语:Rigidity (neurology))及平衡障碍(英语:balance disorder)。在帕金森病(PD)患者身上
  • 补语英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补语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最常见的是宾语补足语。名词、动名词、形容词、副词
  • 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为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的一所高等学校。1947年,大连医学院创建。1969年,迁至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有16个院系,分别为基础医
  • 拜祭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
  • 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女真文: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
  • 解放巴黎解放巴黎,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从德国人手中夺回对巴黎控制权的战斗。战斗自1944年8月19日起,至8月25日德国守军投降为止。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进行登陆成功。此后盟
  • 林镕林镕(1903年3月27日-1981年5月28日),江苏丹阳人,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真菌学研究开拓者之一。发现了菊科重羽菊属及各类植物的新分类群百余种。为中国菊
  • 自私DNA自私DNA指不对生物体的基因型产生作用,以永远留在基因组内,为唯一功能的一种DNA序列。在各种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对物种的进化起着重要作用。自私DNA是各类基因序列中含量最丰富
  • 冈见京冈见京(1859年8月15日-1941年9月2日),日本医师,为第一位从西方大学取得西方医学学位的日本女性。1858年,冈见京出生于青森县,本名西田京。父亲西田耕平为南部藩商人,母亲则出身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