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亨利二世(德语:Heinrich II;972年5月6日-1024年7月13日),奥托王朝的最后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014年-1024年)。他也是德意志国王(1002年-1024年)、意大利国王(1004年-1024年)和巴伐利亚公爵称亨利四世(995年-1005年)。由于他致力革新教会和协助传教工作,并创立许多教区及建筑多座隐修院,于1146年被教宗尤金三世册封为圣人。
亨利二世是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二世(号称“强辩者”)的儿子,亨利一世的孙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的堂侄。他的父亲曾两次反叛奥托二世,使他年轻时常处于流亡的状态,自幼已投靠教会的庇护。995年,其父去世,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迎娶圣顾乃宫。
1002年,亨利二世领军支援在意大利遭遇政变的前任皇帝奥托三世,但未及抵达,奥托三世已突然病逝。在奥托三世的灵柩运返亚琛途中,途径巴伐利亚时,亨利意图威胁负责护送的科隆总主教克里伯(Heribert of Cologne)交出皇帝信物(包括皇冠、剑及最重要的圣枪),但这些信物已提前送到总主教属意的下任皇帝人选士瓦本公爵赫尔曼二世(Herman II of Swabia)手中。在缺乏信物的情况下,亨利未能得到其他贵族的支持。两星期后在奥托三世的丧礼中,亨利再次尝试,但同样失败。最后,他请求美茵茨主教为自己加冕,成为“德意志国王”。他是奥托一世后首位不是在亚琛登基,且不是由贵族选出的德国国王。
亨利在随后两年间,继续游说或征讨其他德国贵族。1003年,巴伐利亚北部的贵族起兵反抗,亨利遂将之罢黜,后来更在其领地内成立班贝格教区,将世俗权力交予该教区的主教,以防再生叛乱。由于亨利本身拥有皇室血统,他最终取得大部分贵族的支持。
亨利二世的统治不断被强力的对手们干扰,有德国的也有外国的。1004年他首次进入意大利,以避免意大利国王的称号落入皇帝以外的人手中。获胜后,亨利二世在帕维亚正式加冕为意大利国王。1014年,他再度进入意大利,教宗本笃八世为他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
亨利死于1024年,虽然他没有留下任何重大的政治问题,但他和妻子顾乃宫同样没有留下任何继承人,奥托王朝就此结束。亨利二世唯一的女儿是德意志的阿加莎。
亨利二世自幼受到其母亲的熏陶和拉弟斯本主教圣沃夫堪(St. Wolfgang of Regensburg)的教诲,对于基督徒生活具有极深的根柢,自幼已有志晋铎。后来迎娶同样虔诚的顾乃宫为妻,双方仍同意以兄妹相待,终身守贞。
教宗本笃八世于1014年为他加冕后,亨利全力协助教会,将大量的财产献给了教会,广建教堂和修院,并资助各教区的传教事业。他又学习奥托一世的榜样,给予主教和修院院长相等于伯爵的礼遇。
1021年,亨利出征拜占庭途中,在本笃会的卡西诺山修院突然患上重病,群医束手无策。于是,他请圣本笃为他祈祷,结果神奇地获得痊愈。
亨利一面治理国政,一面致力进修圣德。他对修会生活非常向慕,渴欲离家修道,但一直被修院拒绝。后来他被本笃会凡尔登修院(Abbey of Saint-Vanne in Verdun)收录为献堂生(oblate),并到克吕尼修院发愿成为修士。他向院长许诺,今后服从院长的领导,结果院长对他说:“很好,你既然服从我的领导。我派你作什么事,你就应当去做,现在我派你去治理国政。”
亨利的最出色的成就是在创立班贝格教区,并计划把这一教区建成日耳曼地区的基督文化中心。他非常热心,竭力赞助修院的复兴和整顿教会纪律,强调神职的独身制,竭尽所能使他的统治符合基督的仁爱精神。
教宗尤金三世于1146年册封他为圣人,并宣布他为一切献身者的主保,瞻礼(纪念日)为7月13日。本笃会亦奉他为献堂生的主保。其妻顾乃宫于1200年3月29日同样获教宗依诺增爵三世册封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