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洲生产力组织
✍ dations ◷ 2025-09-29 12:34:11 #亚洲生产力组织
亚洲生产力组织(英语: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缩写APO)是一个亚太地区的国际组织,以提高生产力为目的。该组织根据一份1961年签订的政府间协议设立,旨在通过生产力的提升促进亚太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有20个成员国家或地区。APO的战略重点有3个,分别是振兴中小企业、促进地区发展,提升创新主导的生产力,以及普及绿色生产力;除此之外也在加强各国的生产力中心。主要工作为培养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组织和人才。现任秘书长是2016年9月就任的Santhi Kanoktanaporn。1959年的第1届亚洲生产力圆桌会议上提出了在亚洲建立生产力组织的设想,亚洲生产力组织于1961年5月11日正式成立。加入APO的国家或地区须为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的成员,APO成员在相互合作精神下共享提高生产力的知识、信息与最佳实践。在工作开展方面,APO与下列国际组织和大学进行过合作: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日语:アジア開発銀行研究所)、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独立行政法人国际协力机构(JICA)、株式会社国际协力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康奈尔大学、科伦坡计划、世界银行、东南亚国家联盟主要工作为培养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组织和人才。以下包括部分APO成员国内的对应机构。
相关
- 科学分类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序列比对序列比对指将两个或多个序列排列在一起,标明其相似之处。序列中可以插入间隔(通常用短横线“-”表示)。对应的相同或相似的符号(在核酸中是A, T(或U), C, G,在蛋白质中是氨基酸残
- 一氧化二碳一氧化二碳(DCMO),分子式为C2O,是一个十分活泼的共价化合物。它是二氧化三碳光解的中间体,与CO、CO2和C3O2等碳氧化物联系密切。它相对稳定,与NO和NO2会发生反应。
- 艾弗里奥斯伍尔德·西奥多·埃弗里(英语:Oswald Theodore Avery,1877年10月21日-1955年2月2日),美国医生、最早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免疫化学先驱,曾长期在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院附属医院
- 组团式城市群组团式城市群是商务印书馆于2003年出版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中提出的关于描述中国大陆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宏观概念。组团式城市群的概念在学界使用并
- 天主教马龙派马龙尼人 系列的一部分历史 Mardaites 的黎波里伯国 奥斯曼帝国 (1860年冲突 · 黎巴嫩山Mutasarrifate) 1958年黎巴嫩危机 · 大黎巴嫩 黎巴嫩内战 (南黎巴嫩冲
- 学校体育体育(英语: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是一项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参与者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在不同国家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及目标存
- 士林镇坐标:25°05′31″N 121°31′24″E / 25.0918125°N 121.5232205°E / 25.0918125; 121.5232205士林区((台湾话: Sū-lîm-khu;巴赛语:Pattsiran)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方。区内东北为
- 李罗权李罗权(英语:Louis Lee,1947年4月20日-),台湾地球科学家,专长太空物理及地球物理学。生于台湾彰化县田尾乡。曾经担任中华民国国家太空中心主任一职,任内经历福尔摩沙卫星二号的成功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中国北方与中国南方是指中国内部的两大块地理区域,常以淮河或长江为界,将中国分为南部和北部。进入20世纪后,中国地理学中,通常以秦岭-淮河线为自然地理分界线。北方的地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