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

✍ dations ◷ 2025-08-03 06:06:45 #1821年出生,1867年逝世,法国作家,法国诗人,象征主义诗人,法国记者,法国翻译家,死于梅毒的人,法国艺术评论家,路易大帝中学校友,安葬于蒙帕纳斯公墓者,十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诗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及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

1821年波德莱尔生于巴黎高叶街十五号,是弗朗索瓦·波德莱尔晚年与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弗朗索瓦早年服务于神职,后来在参议院任职,他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颇有才能,其在波德莱尔幼年时代就给予了他良好的艺术熏陶。

波德莱尔六岁那年,父亲弗朗索瓦去世,次年,母亲改嫁欧比克上校。1831年七月革命,法王复辟后,波德莱尔的继父欧比克调职至里昂驻防,波德莱尔进入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德洛姆寄宿学校学习,1832年进里昂皇家中学。

1836年,波德莱尔15岁时,回到巴黎进入路易大帝中学就读。开始阅读夏多布里昂和圣伯夫。在这个时期,波德莱尔开始显示出其在诗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诗作却不为导师所认同,得到的评价是在这些诗作中显示了一些不属于他年龄的堕落品质。1837年在中学优等生会考中获拉丁诗二等奖。1838年去比利牛斯山旅行,初写田园诗。1839年,由于波德莱尔坚持庇护一名同学而被路易大帝中学开除,通过中学毕业会考。

1840年,十九岁的波德莱尔自由地生活在拉丁区,结识文学界的朋友,为一家报纸供稿。次年,被其放荡的生活惹怒的欧比克将继子送去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并希望艰苦的航行能够改造波德莱尔。1842年2月,波德莱尔于航行的中途乘坐另一艘船返回巴黎,这次通往东方的旅程令波德莱尔产生无数的幻想,并成为其后来一些作品的创作源泉。4月,波德莱尔继承了先父的遗产,开始随心所欲的奢侈生活。所有的琼浆佳肴、华服美女以及鸦片迷药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中画出了一抹奇异的苍白的色彩。

1843年,波德莱尔开始写作后来收录在《恶之花》中部分的诗歌。由于他不节制的挥霍,他的家人于1844年指定了一名监护人管理波德莱尔的财产,按月拨给他200法郎。次年,波德莱尔企图自杀。1846年,波德莱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文论和翻译,其中大部分的诗歌于1857年首次结集为《恶之花》出版。这个时期诗人的创作仍不稳定,太多的幻象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像四处滚落的水珠仍未汇聚成流

1848年至1851年,诗人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革命与起义中,从现有的资料记载中不难看出,波德莱尔在政治方面十分稚嫩。令波德莱尔最初闻名于巴黎文坛的并不是他的诗歌,而是他的文学评论:《一八四五年的沙龙》和《一八四六年的沙龙》。1848年,法国巴黎工人学生及市民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波德莱尔在期间十分积极,并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份革命刊物,但是这份刊物仅维持了两天,6月23日,波德莱尔参与了六月起义的巷战。在波德莱尔一生中,对他影响最深的作家是爱伦·坡,借由翻译爱伦·坡的作品,启发了波德莱尔诗歌创作的丰富想像力;自1848年7月一直到其逝世的十七年间,波德莱尔持续翻译坡的作品。

《恶之花》出版后不久,因为“有伤风化”(outrage aux bonnes mœurs)的罪名,法庭处以波德莱尔三百法郎的罚款,并勒令从诗集中删除六首主要的诗,当时的法国文坛对此事件的看法一分为二,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莱尔一边,伟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写信给波德莱尔赞扬《恶之花》。1861年,《恶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诗外,并加入新诗35首。同年12月,波德莱尔被提名为法兰西院士候选人,波德莱尔于次年2月拒绝。

波德莱尔另一散文作品《巴黎的忧郁》,创作题材和风格与《恶之花》十分近似。按照作家的本意,他想写的是“一种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韵脚的音乐”。

1862年,诗人首次发病,三年后病情恶化,1866年在比利时参观教堂时突然出现失语症及半身不遂等症状,回巴黎后住进迪瓦尔博士的疗养院,翌年病逝,得年46岁。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创造美,然而美的定义千差万别,波德莱尔认为,美不应该受到束缚,善并不等于美,美同样存在于恶与丑之中。两个世纪前,当波德莱尔将自己所创造的美展现给世人的时候,评论界惊恐的称呼他为“恶魔诗人”。当时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一些公认的主题在创作上已显疲乏,大多数诗人在那块拥挤的土地上死守阵地,鲜有大胆创新者出现,而在众人之外坚持培育那朵“恶之花”的波德莱尔不啻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

在他死后四年,兰波在信中称赞他是“诗人中的国王,真的上帝”。在1895年,马拉美出版了十四行诗以纪念波德莱尔。在一篇1922年出版的文章中,普鲁斯特称他与阿尔弗雷·德·维尼一道,是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相关

  • 原生生物界超类群与门以及众多不同分类会包括的分类单元原生生物(学名:Protist,发音: /ˈproʊtᵻst/)统称真核生物域中,不属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一般个体微小、多数为单细胞、有细胞核和原生
  • 亚历山大·弗莱明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FRS(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苏格兰生物学家、药学家、植物学家。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这一发现开创了抗生素领域,
  • 后口动物后口动物总门(学名:拉丁语:Deuterostomia)是动物中的一个总门,在真后生动物亚界的两侧对称动物分支中,和原口动物相对。后口动物和原口动物可以由胚胎发育相区分;在后口动物中,第一
  • 遗迹遗迹,又称遗址,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建筑物遗址与生活环境的遗址,属于考古学概念。例如:古代皇宫、陵墓、万里长城、金字塔、神社、寺庙、帕德嫩神庙等。大多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
  • 天地天地可以指:
  • 黛安·基顿黛安·基顿(Diane Keaton,1946年1月5日-),美国电影演员、导演和制作人,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基顿从舞台上开始她的演艺生涯,1970年初次登上银幕。她的第一个主要角色是1972
  • 催化氢化氢化也称为加氢,是一种用氢气和其他化合物反应的单元操作,通常发生在镍、钯、铂等催化剂表面。氢化通常用于还原未饱和的有机化合物或其他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氢化可以还原掉
  • 潘安邦潘安邦(1954年9月10日-2013年2月3日),台湾校园民歌歌手与电视节目主持人,生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笃行十村(今金龙头眷村保留区),马公高中毕业。潘安邦是家中长子,另有三弟。潘安邦的父
  • 白城 媒体中心坐标:51°30′50″N 0°13′36″W / 51.51389°N 0.22667°W / 51.51389; -0.22667BBC白城(BBC White City)是BBC在伦敦西部白城伍德巷的一个办公建筑群。此外有一座开幕于1990
  • 创世记《创世记》(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