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染

✍ dations ◷ 2025-08-29 06:23:49 #染色,手工艺

绞染(日语:絞り染め)专指日式的扎染技术,是一种在染布时利用绑绳、压力等各种方法,令布的一部分不会染色,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花纹的染色技术。

绞染在日本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8世纪。不过直到20世纪之前,这种技术未有在日本广泛流行。尽管在日本以外,不少地方都各自发展出类似的技术,举例说:大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阿育王时代至公元后7世纪期间建造,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的阿旃陀石窟,的壁画就有近似绞染的描绘;位于中亚阿斯塔那古墓群亦增出土过类似绞染的编织物,但用的是木棉制的布。

绞染所使用的布料有丝质、麻质及后期的棉质。染料主要是使用靛蓝染料,但也有使用其他植物的。

绞染是一种染布工艺,在染色之前,人们会通过捆扎、缝合、折叠、编织、或者夹、压等方式处理织物,使其在染色时由于绑扎处染料无法渗入,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样式。虽然每一种处理方都能够在布的表面创造出漂亮而非凡的视觉设计,并产生一种近乎固定图样,但花式不同同样与织物的质地息息相关。

所以,绞染不仅仅是一种依赖于如何通过不同的手法设计图案的技艺,它同样与不同材质织物的面料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人们会在同一条织物上采用不同的绞染技术来获得更为繁杂精美的花式。

鹿子绞(日语:鹿の子绞り(かのこしぼり) 英语:kanoko shibori)作为一种通过绳、索等将织物捆扎染色来设计达到不同花式的染色技术,在西方被广泛的误认为扎染(tie-dye)。同时,它也是花式最为繁多复杂的染色方式。因其上一个个密集的圈状纹样像小鹿背上的花纹而得名。

传统的鹿子绞要求用各种丝状物来捆扎织物,所产生花式的不同不仅取决于捆扎的松紧程度,同样取决于所丝状物捆绑的位置。丝状物捆扎成的每一个独立的节都是由手艺人手工编扎而成,并在染色处理后,再由手艺人一个个解开。织物上未被捆扎的区域形成一个圆,那么染色展开后的花式将是一个空心圆。同样,如果织物在捆绑染色前先进行折叠,那么染色展开后的效果也会因为折叠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三浦绞(英文:Miura shibori)分为环状染色和捆绑染色。手艺人往往只通过挂钩或针将织物的某一部分缝合起来。并用麻绳等绳状物将缝合部分缠绕两次。缝纫用的线仅仅是为了拉住织物,在尾端并不打结。

由于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花纹有着水流纹路一般的美感,并且不要求手艺人将编扎用的绳索逐一打结,所以三浦染的处理方式更为轻松简单。因此,三浦染被更为广泛的运用开来。

蜘蛛绞(英文:Kumo shibori)是一种通过将织物均分折叠再进行捆扎的绞染技术,因为能产生类似蛛网样式的花纹而得名。蜘蛛绞要求手艺人先将布料均分折叠,并将折叠中心扭成点状并打结。之后再重复进行相同的处理,直至处理到布料中心,最后将所有的节点用橡皮筋或绳索链接。

由于蜘蛛绞没有固定的编织手法,花式的不同便取决于手艺人的心意与手感,并没有高下好坏之分。

折染(英语:Itajime shibori)是一种可以保持形状的染色方式。通常,手艺人把织物用两块木板折叠起来,并在外部用有弹性的绳子结扎固定。

相关

  • USA Today《今日美国》(英语:USA Today)是美国唯一的彩色版全国性对开日报,1982年9月15日创刊,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的麦克林(McLean),属全美最大的甘尼特(Gannett)报团。《今日美国
  • 代谢型代谢型受体(英语:Metabotropic receptor)是真核细胞跨膜受体的一种亚类。它们本身不是离子通道,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受体产生第二信使,使得离子通道打开而产生效应。此类受体包括:代
  • 尼泊尔人尼泊尔裔俄罗斯人,是指生于俄罗斯的尼泊尔人或有居留权的移民和临时劳工。尼泊尔人来到俄罗斯是在苏联时期,他们来苏联读书和接受训练,大约超过6000位尼泊尔留学生从苏联各大学
  • 乙醇 (药物)酒精(Alcohol)有时也称为乙醇,是一种精神药物,也是酒类饮料(例如啤酒及葡萄酒)及蒸馏酒中的活性成分。是年代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娱乐性用药,过度饮用会出现酒精中毒(酒醉)的症状。酒精
  • 飓风丽娜飓风丽娜(英语:Hurricane Rina)是2011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18个热带气旋、第17场获命名的风暴、第7场飓风和第4场大型飓风。丽娜于10月23日从西加勒比地区的一个低气压区发展而成
  • 八打雁市八打雁市(他加禄语:Lungsod ng Batangas)是菲律宾八打雁省的首府,根据2015年的人口普查,人口为329,874人。八打雁市是八打雁国际港口的所在地,八打雁国际港口是菲律宾最繁忙的客运
  • 巴尔凯拉巴尔凯拉(Barkhera),是印度北方邦Pilibhit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88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881人,其中男性5364人,女性4517人;0—6岁人口2016人,其中男1073人,女943人;识字率40.60
  • 梁小斌梁小斌(1954年-),安徽合肥人,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曾在工厂当过工人,后被除名。之后从事电台编辑,杂志编辑,计划生育宣传干部,广告公司策划等职业。他自称是一个“靠构思为生的人。”
  • 吴大受吴大受,字子惇,号牧园,浙江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雍正元年(1723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雍正三年(1725年)授翰林院检讨。雍正七年(1729年)担任四川乡试正考官。
  • 孔庆镕孔广棨 (曾祖父) 孔昭焕 (祖父) 孔宪培 (嗣父) 孔宪增 (本生父) 孔璐华 (姊) 孔庆镕(1787年12月29日-1841年3月22日),字陶甫,号冶山。衍圣公孔昭焕长孙、生父是孔昭焕的次子孔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