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履和

✍ dations ◷ 2025-11-02 20:03:22 #黄履和

黄履和(1871年-1926年),字介卿,浙江余姚人,清末民初外交官。

1893年,黄履和入京师同文馆英文馆学习。1897年,出国到西班牙马德里担任驻日斯巴尼亚使署学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同文馆题名录》记载“候选巡检”黄履和“出使美国差委”。

1901年,黄履和与比利时寡妇布鲁塔结婚。1902年,长女黄讷亭在马德里出生。1902年,经驻美国公使伍廷芳请奏,黄履和因“勤于学业”,由驻日使署学生升任四等翻译官。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黄履和出洋第二次三年期满,驻美国公使梁诚向清政府为其申请“知县不论双单月遇缺尽先前即选”和加同知衔的奖励,获批。

1904年,黄履和被调至古巴首都哈瓦那,任驻古巴使署西班牙语翻译。1905年,次女黄玛赛在古巴哈瓦那出生。1905年8月,黄履和便又被调回驻日使署,全家随之迁回马德里。在马德里期间,黄履和历任驻日使署二等通译兼代办使事,驻日使署二等秘书等职。

辛亥革命后,黄履和剪掉辫子后仍在驻日使署工作。1912年2月5日,西班牙《马德里先驱报(西班牙语:Heraldo de Madrid)》发表对时任中国驻西班牙临时代办的黄履和的采访,采访中黄履和自称是天主教徒。1913年,黄履和奉调回国,在北洋政府外交部任职,全家回到北京定居,最初居住在东城遂安伯胡同,后迁居东总布胡同。1915年《京师同文馆学友会第一次报告书》记载,黄履和时任外交部佥事。米格尔·张回忆录《地中海晓风残月》提到黄履和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

1926年秋,黄履和因病在北京去世。

1901年,30岁的黄履和在马德里与朱丽叶·布鲁塔-吉利亚尔(Juliette Brouta-Gilliard)结婚。布鲁塔是一名寡妇,比利时籍,母语为法语,黄履和是其第二任丈夫。两人在西班牙东北城市圣塞瓦斯蒂安相遇,尽管两人语言不通,但在翻译的帮助下完成了订婚。

长女黄讷亭于1902年3月9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出生,曾在北洋军中任上校联络官,曾被关入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1945年得救后与同性伴侣内莉·穆塞-福斯(Nelly Mousset-Vos)移居比利时布鲁塞尔,后迁居委内瑞拉,1960年代返回布鲁塞尔,1972年去世。

次女黄玛赛于1905年1月1日在古巴哈瓦那出生,1928年后移居西班牙,后成为一名翻译家和作家,1981年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相关

  • 世代交替世代交替是所有陆生植物与某些藻类的生活史繁殖中,有单倍体、双倍体个体(或组织)交替的现象的称谓。某些藻类的孢子体与配子体可能是有相同或不同外观的各自独立的生物体。苔藓
  • 西尔维斯特二世教宗西尔维斯特二世(拉丁语:Silvester PP. II;约950年-1003年5月12日)本名葛培特(Gerbert),于999年4月2日至1003年5月12日岀任教宗。他因为他在学术上的提倡而知名,比如重新引入消失
  • 垂枝榆垂枝榆(学名:)为榆科榆属下的一个品种/栽培型。 维基物种中有关垂枝榆的数据
  • 龙王山 (安吉县)龙王山,是一座位于浙江省天目山区安吉县境内的山峰,临近安徽省,海拔1587米,是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最高峰,有“天目第一峰”之称,为黄浦江源头。登峰线路未被开发,是登山爱好者的很
  • 奥托四世 (神圣罗马帝国)(不伦瑞克的)奥托四世(Otto IV von Braunschweig,1175年或1176年—1218年5月19日)罗马人民的国王(1198年—1218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09年加冕)。他是德国传统豪族韦尔夫家族中
  • 本·哈洛兰本·哈洛兰(Ben Halloran)是澳大利亚的一位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司职边锋和攻击型中场。他现在效力于德国足球乙级联赛球队杜塞尔多夫足球俱乐部。他也代表澳大利亚国家足球队参
  • 尊室尊室�(越南语:Tôn Thất Phiên或Tôn Thất Pha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
  • 明清官话明清官话,明清时期通用语,因在官场通用而得名。明朝继承了宋代汴洛音系和元代音系,即“壹以中原雅音为正”,形成了以下江官话中的南京官话为国家标准语音的局面。到了清朝中期,北
  •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国家传染病中心(英语:National Cent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马来语:Pusat Nasional bagi Penyakit Berjangkit,泰米尔语:தேசிய தொற்றுநோய் மையம்,简称NCID
  • 5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