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装甲

✍ dations ◷ 2025-05-03 08:55:43 #爆炸物,装甲,苏联发明

反应装甲(英语:Reactive armour)是一种主要通过爆炸来破坏射中炮弹以降低其攻击力的装备。

反应装甲的设想最早由苏联人提出,但是反应装甲首次运用于实战则是1982年中东战争中的以色列。

二战后的反坦克炮弹和RPG之类反坦克武器大量用了成形装药技术,当射流击中反应装甲时,反应装甲会即时爆炸,借由爆炸的反作用能量来反弹来袭之炮弹,进而保护坦克。此类反应装甲被称为爆炸式反应装甲(ERA),但也有一种反应装甲是非爆炸式的(NERA),此种装甲的设计是两层金属内有一个夹层由橡胶之类制作成一个盒形,当射流遇到内夹层时它会膨起从而使射流失效。有观点认为中国99式坦克的一种改型用的空心楔型装甲块就是此种构造。

目前世界上知名的反应装甲有俄国的接触系列,90年代美军测试中披挂接触-5装甲的T-72BM挡住了M829型穿甲弹500米处的攻击,是目前唯一可信的美军弹药对俄国反应装甲测试。

反应装甲因为可以不用大幅度增加全车的重量和尺寸下,大大增强装甲车辆的防卫能力。而且可以不用像其他提高车辆防卫力的新型装甲,需要全新设计的车体或对旧车作全面的改装,可以直接附加在车体外。

所以装甲武力的先进国对于反应装甲相当欢迎,但并未向全世界各国普及,是因为有些独有的缺陷。

爆炸反应装甲因其原理,会产生装甲碎片向坦克周围飞散,对伴随坦克作战的步兵威胁较大,而非爆炸式的反应装甲则防御力不如爆炸反应装甲。

另一个问题是传统爆炸式反应装甲,防御穿甲弹效果远不如破甲彈。

现时发展方向是 一非爆炸的反应装甲,因为可以卸去冲击对穿甲弹效果较佳,但对于破甲彈的效果较逊。二是以爆炸切断脱壳尾稳穿甲弹的弹芯,却意味反应装甲需要作多层布置并增加重量。

相关

  • 发展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长安西安历史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
  • 树鼩目 Scandentia树鼩目(学名:Scandentia),又称攀兽目,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有2科5属20种。树鼩目成员的外形像松鼠,但吻尖而长。树鼩目成员的齿分化不明显。树鼩目曾经被置于食虫目与灵长目,树
  • 相分离假设一个系统是由一种物质均匀组成,拥有均匀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则称这系统只具有一种相(英语:Phase)。这是一种简单的系统,称为均相系统(英语:homogeneous (chemistry))。更复杂的系统
  • 新屋区坐标:24°58′17.78″N 121°6′17.61″E / 24.9716056°N 121.1048917°E / 24.9716056; 121.1048917新屋区(台湾客家语海陆腔:sinˋ vug kiˋ)是中华民国桃园市的市辖区,位于桃
  • 田中义一田中义一(1864年7月25日-1929年9月29日),日本大正、昭和期间的政治家及军人,第26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1927年-1929年)。长州藩士出身;日俄战争时任陆军参谋;战后历任陆军省军事课长、军
  • 本地化本地化(英语:Localization)是相对全球化而来的另一趋势和潮流。由于全球化强调在市场与科技力量支持下,全球商品、消费乃至文化、价值观和各地人们的行为模式都有趋同(convergenc
  • 罗兰·卡尔·巴克豪斯罗兰·卡尔·巴克豪斯(英语:Roland Carl Backhouse,1948年8月18日-)是一个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当前在诺丁汉大学担任教授。Backhouse的职业生涯包括皇家航空研究院 (1969–1
  • 奥本山宫殿篮球: 20,562 底特律活塞 (NBA) (1988–2016) Detroit Vipers (IHL) (1994–2001) Detroit Safari (CISL) (1994–1997) Detroit Whalers (OHL) (1995–1996) Detroit Rocke
  • 扬·弗伦泽蒂扬·弗伦泽蒂(罗马尼亚语:Ion Frunzetti;1918年1月20日-1985年9月11日),是罗马尼亚的艺术评论家、历史学家、散文家、诗人、作家、翻译家、大学教授,1951年因为政治原因被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