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瓦西列夫

✍ dations ◷ 2025-10-24 21:38:55 #1867年出生,1953年逝世,拜占庭学家,苏联脱逃者,俄罗斯裔美国人,苏联科学院成员,俄罗斯历史学家,美国历史学家

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列夫(英语:Alexander Alexandrovich Vasiliev,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Васи́льев,1867年10月4日-1953年5月30日)被认为是20世纪中期拜占庭历史与文化方面最重要的权威。他所著的《拜占庭帝国史》(1928年)与爱德华·吉本以及弗奥多尔·乌斯宾斯基(英语:Fyodor Uspensky)的作品齐名,至今仍是少数几部全面记载整个拜占庭历史的著作。

瓦西列夫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在圣彼得堡大学,他师从最早的专业拜占庭学家之一——瓦西里·瓦西里耶夫斯基(英语:Vasily Vasilievsky),之后在学校里开始教授阿拉伯语。在1897年至1900年间,他在巴黎继续深造。1902年,他陪同尼古拉·马尔前往西奈半岛上的圣凯瑟琳修道院。

在塔尔图大学期间(1904年-1912年),瓦西列夫筹备并出版了一部有影响力的专著《拜占庭与阿拉伯人》(Byzantium and the Arabs,1907年),他还在弗奥多尔·乌斯宾斯基建立于君士坦丁堡的俄罗斯考古研究所(英语:Russian Archaeology Institute)进行工作。1912年,他搬到圣彼得堡大学,担任教授。1919年,他被选入俄罗斯科学院。

1925年,在其访问巴黎期间,被米哈伊尔·罗斯托夫采夫说服移民到西方。后者为其确保了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职位。几十年后,瓦西列夫搬到敦巴顿橡树园从事研究。在其生命接近尽头时,他被选为布拉格尼科季姆·孔达科夫(英语:Nikodim Kondakov)研究所以及世界拜占庭研究会(英语: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Études Byzantines)主席。


相关

  •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是为了验证“以太”存在与否而做的一个实验,1887年由阿尔伯特·迈克耳孙与爱德华·莫雷合作在美国的克利夫兰进行。当时的物理理论认为,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
  • 韩济生韩济生(1928年7月17日-),浙江萧山人,中国神经生理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皮埃尔·特鲁多约瑟夫·菲利普·皮埃尔·伊夫斯·爱略特·特鲁多,CC,CH,PC,QC,FSRC(法语:Joseph Philippe Pierre Yves Elliott Trudeau,1919年10月18日-2000年9月28日),加拿大政治家,曾两度出任加拿大
  • 中庭中庭,是四周由建筑物围绕而成的空地。中庭可能是广场、花园、球场或四合院中间的空地。在建筑中,中庭是指一块开阔的空间,通常有几层楼高并开有窗户,在办公楼中中庭通常紧邻主入
  • 卡罗卢斯·克卢修斯卡罗卢斯·克卢修斯(Carolus Clusius)(又名夏尔·德莱克吕兹Charles de l'Écluse)(1526年2月19日阿拉斯 – 1609年4月4日莱顿)植物学家。曾为维也纳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御医,也是植物
  •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恩斯特·奥托·菲舍尔(德语:Ernst Otto Fischer,1918年11月10日-2007年7月23日),德国化学家。因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与杰弗里·威尔金森一起获得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
  • 阿基尔·本·穆罕默德·巴德尔阿基尔·本·穆罕默德·巴德尔王子(阿拉伯语:عقيل بن محمد البدر حميد الدين‎;1974年-),或称阿基尔·沙米(Al Shami)、优素福·沙米(Yusuf Shami),是也门穆塔
  • 法塞莱莱阿加法塞莱莱阿加(Fa'asaleleaga)是萨摩亚的一个政治区,位于萨瓦伊岛。面积266平方公里,人口12,949人(2001年统计)。该区包含16个村。为萨瓦伊岛最东的政治区。
  • 加加加速度物理学上,加加加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四阶导数;一阶,二阶,三阶导数分别称为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换句话说,加加加速度是加加速度对时间的导数。加加加速度被如下任意一个等价的公式
  • 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被用在高温涡轮发动机叶片以及换热器管道中。镍基合金是目前的主要产品,但是铁铝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也正在研究中。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也被用在核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