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统迭立

✍ dations ◷ 2025-11-09 02:58:04 #两统迭立
两统迭立是日本镰仓时代到南北朝时代的一个政治现象,指的是后嵯峨天皇之后的两位天皇--后深草天皇和龟山天皇和其子孙之间的斗争。后深草子孙为持明院统皇室,和龟山后裔的大觉寺统皇室,为了皇位继承问题而轮流即位,最终由持明院统之家系获得天皇继位权。1259年,已退位的后嵯峨天皇逼后深草天皇退位,立七子恒仁继位为龟山天皇,后深草天皇认为应由其子嗣继承皇位,由镰仓幕府调停斡旋下,弘安十年(1287年)后宇多天皇让位给后深草之子伏见天皇,建立“持明院统”。及后正安三年(1301年),后宇多天皇之子后二条天皇,建立龟山天皇子嗣的“大觉寺统”。镰仓末年,后醍醐天皇曾两次发动倒幕,分别为正中元年(1324)的正中之变和元弘3年(1331)的元弘之变,两次都为朝臣吉田定房所泄,在元弘之变中的笠置山・赤坂城之战中,天皇为幕府所掳,流放至隐歧岛,并立持明院统之光严天皇即位,改元正庆,是为北朝第一代天皇。但勤王势力(护良亲王、楠木正成等)仍不放弃,两年后在京都与幕府势力(主要为六波罗探题)决战,此时幕府派出的大将足利尊氏阵前倒戈,破六波罗探题军,另一勤王军新田义贞趁机攻破镰仓,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也被勤王军救出,回到京都,罢黜光严天皇,复位,并废院政与关白,此时国家政权一统于天皇,史称建武新政。然而不久足利尊氏复叛,藉平中先代之乱的借口屯于镰仓,拒还京师。在第一次进攻京都失败后逃至九州,寻求当地势力欲东山再起,最后从九州再次攻入京都,与朝廷军在凑川爆发凑川之战,而后朝廷大将楠木正成兵败自杀,足利尊氏则在京都再创武家政权(幕府),即后来的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被禁锢,但不久即带着三神器逃出,在吉野另立朝廷,进入南北朝时代。在进入南北朝时代后,足利尊氏拥立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而后醍醐天皇作为大觉寺统的代表则逃往大和国的吉野(今奈良县)。北朝的持明院统在京都受到足利氏的严密控制,南朝大觉寺统则持有象征天皇的三神器--八咫镜、八尺琼勾玉和草薙剑,双方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之后到了北朝后小松天皇时,南朝后龟山天皇退位且交出三神器,使南北朝复归统一,按照原本两统迭立的原则,继任者必须是后龟山天皇的子孙,但后小松天皇违反约定,由自己的儿子实仁亲王即位为称光天皇,并宣布两统迭立的情况结束。

相关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一种用来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抗细菌药,由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合成。分为口服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静脉注射的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世界卫
  • 子囊子囊(ascus)是子囊菌门真菌通过单倍体胞核进行有性生殖并辗转产生而产生子囊孢子的细胞。子囊一般位于产囊菌丝的顶端,形状不一,多数子囊呈现圆柱状,也有瓶状或棒状。子囊大多通
  • 预防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防医学是指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来代替
  • 食品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日益关注的一个议题。中国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以及苹果等,而主要畜产品有猪肉、牛肉、牛奶以及
  • 尸皮尸皮(英语:cadaveric skin),是cadaveric skin的直接翻译,医学上也是称为尸皮或捐赠皮,是处理烧烫伤敷皮种类的一种,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及协助伤者皮肤愈合、生成,而非一
  • 小保方晴子小保方晴子(日语:小保方 晴子/おぼかた はるこ Obokata Haruko,1983年9月25日-),日本细胞生物学家,曾供职于理化学研究所(理研;RIKEN)。2014年1月,她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了世界首
  • 野村一郎野村一郎(日语:のむら いちろう,1868年-1942年7月28日),日本建筑师,山口县人。在大阪、台湾与朝鲜都有活动,设计了台湾总督官邸(今台北宾馆)和朝鲜总督府。而在从1900年(明治33年)到台
  • 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瑞典历瑞典历,用于1700年3月1日至1712年2月30日,等同儒略历日期加一日,也就是当时儒略历的1700年2月29日至1712年2月29日。1699年11月,决定瑞典将自1700年采用格里历。过程是以11年的
  • 黑粉菌目见内文黑粉菌目(学名:Ustilaginales)是担子菌门黑粉菌纲下的一目。该目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引起多种植物的黑粉病。另有少数黑粉菌的菌瘿可食用,如原产自墨西哥的玉米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