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统迭立

✍ dations ◷ 2025-02-23 20:22:09 #两统迭立
两统迭立是日本镰仓时代到南北朝时代的一个政治现象,指的是后嵯峨天皇之后的两位天皇--后深草天皇和龟山天皇和其子孙之间的斗争。后深草子孙为持明院统皇室,和龟山后裔的大觉寺统皇室,为了皇位继承问题而轮流即位,最终由持明院统之家系获得天皇继位权。1259年,已退位的后嵯峨天皇逼后深草天皇退位,立七子恒仁继位为龟山天皇,后深草天皇认为应由其子嗣继承皇位,由镰仓幕府调停斡旋下,弘安十年(1287年)后宇多天皇让位给后深草之子伏见天皇,建立“持明院统”。及后正安三年(1301年),后宇多天皇之子后二条天皇,建立龟山天皇子嗣的“大觉寺统”。镰仓末年,后醍醐天皇曾两次发动倒幕,分别为正中元年(1324)的正中之变和元弘3年(1331)的元弘之变,两次都为朝臣吉田定房所泄,在元弘之变中的笠置山・赤坂城之战中,天皇为幕府所掳,流放至隐歧岛,并立持明院统之光严天皇即位,改元正庆,是为北朝第一代天皇。但勤王势力(护良亲王、楠木正成等)仍不放弃,两年后在京都与幕府势力(主要为六波罗探题)决战,此时幕府派出的大将足利尊氏阵前倒戈,破六波罗探题军,另一勤王军新田义贞趁机攻破镰仓,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也被勤王军救出,回到京都,罢黜光严天皇,复位,并废院政与关白,此时国家政权一统于天皇,史称建武新政。然而不久足利尊氏复叛,藉平中先代之乱的借口屯于镰仓,拒还京师。在第一次进攻京都失败后逃至九州,寻求当地势力欲东山再起,最后从九州再次攻入京都,与朝廷军在凑川爆发凑川之战,而后朝廷大将楠木正成兵败自杀,足利尊氏则在京都再创武家政权(幕府),即后来的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被禁锢,但不久即带着三神器逃出,在吉野另立朝廷,进入南北朝时代。在进入南北朝时代后,足利尊氏拥立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而后醍醐天皇作为大觉寺统的代表则逃往大和国的吉野(今奈良县)。北朝的持明院统在京都受到足利氏的严密控制,南朝大觉寺统则持有象征天皇的三神器--八咫镜、八尺琼勾玉和草薙剑,双方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之后到了北朝后小松天皇时,南朝后龟山天皇退位且交出三神器,使南北朝复归统一,按照原本两统迭立的原则,继任者必须是后龟山天皇的子孙,但后小松天皇违反约定,由自己的儿子实仁亲王即位为称光天皇,并宣布两统迭立的情况结束。

相关

  • 初级医疗初级医疗(Primary care)也称为基础医疗,是医疗人员(英语:health care provider)日常提供的医疗。在医疗系统中,初级医疗提供者多半也是第一者接触病人的人,并且提供后续主要的医疗护
  • 钍-232钍(标准原子质量(英语:Standard atomic weight):232.0377 )有6种天然存在的同位素,但没有任何一种是稳定的。其中,232Th最为稳定,半衰期长达140亿年(1.4×1010),比地球的年龄和普遍接受
  • 唐诗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618年—907年)的诗,也可以引申指以唐朝风格创作的诗。唐诗上承魏晋南朝诗,下开宋诗,唐代也被视为中国历来诗歌发展最盛的黄金时期,因此有与宋词并举之说。唐代
  • 居民点人类聚居地(英语:Human settlement)。以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定义来看的话,它是一个有人口聚居的地方或地区(视人口普查结果而定),并根据经纬度分析某一范围聚集或散落的建筑物与该地长
  • 计算机 (消歧义)计算机可以指:
  • 沪尾鸡笼长官鸡笼淡水长官为台湾西班牙统治时期,西班牙设于台湾北部的统治官职名称,首任长官为1626年攻下北台湾的伐尔得斯(Antonio Carreño de Valdes)。包含台湾远征军统帅伐尔得斯,1626年
  • 苏门达腊岛苏门答腊(印尼语:Sumatera)是印尼最西面的一个大岛,也是全球第六大岛屿。全岛面积达47万平方公里。苏门答腊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在中间与赤道相交叉,由两个地区组成:西部巴里散山脉
  • 梅尼埃病美尼尔氏综合症(Ménière's disease)是内耳的疾病,其症状是会突然眩晕、耳鸣、听力减损,而且耳朵有肿胀感。最典型的症状是一开始只有单侧耳朵有症状,不过后来可能双耳都受到影
  • “第二期”寒武纪第二期(Cambrian "Stage 2")是寒武纪纽芬兰世(英语:Terreneuvian)的第二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529–521百万年前。
  • 热柱地幔热柱(Mantle plume)或热柱或地幔柱是地球等行星地幔热对流的一种方式。较热的岩石由地幔底部一路上升至地幔顶部,此时岩石顶部会部分熔融,岩浆进而喷出地表,而这可能是热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