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肝吸虫

✍ dations ◷ 2025-08-10 01:18:34 #猫肝吸虫
猫肝吸虫(学名:Opisthorchis felineus)是一种吸虫纲寄生虫,可寄生在哺乳类动物的胆管和胆囊,以胆汁为食,可造成肝、胆病变。本物种于1884年首次由Sebastiano Rivolta在北意大利的猫肝发现。1891年,俄罗斯寄生虫学家(英语:parasitologist)Konstantin Nikolaevich Vinogradov (1847–1906)首度于人体发现,但当时未知乃同一物种,所以被命名为“西伯利亚肝吸虫”。 1931年,德国汉堡蠕虫学专家(英语:helminthology) 汉斯·福格尔(英语:Hans Vogel (scientist))(Hans Vogel)在期刊发表表物种的完整生活史。全球约有1700万人到感染,主要分布在环地中海地区的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北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中欧的德国、瑞士和波兰,以及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成虫尺寸介于长7至12毫米、宽2至3毫米的范围,体型狭长而扁平,虫体一端具有口吸盘,其肠管自此延虫体两侧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约五分之一界线处,另有一个与口吸盘约略等大的腹吸盘。此外泰国肝吸虫雌雄同体,两颗睾丸呈现深裂的分叶状,分布在口吸盘的另一端,约是虫体后端五分之一的区域,卵巢则位于中后段三分之一线上,子宫则在中段盘绕,分布在全长第一至第三个五等分线之间,两旁可见网点状的卵黄腺。猫肝吸虫的生活史与中华肝吸虫和泰国肝吸虫极为类似,以淡水螺为其第一中间宿主:虫卵必须在其中孵化。然后经过四个发育阶段后离开螺体,并寻找鲤科的淡水鱼作为第二中间宿主,在鱼鳞、皮肤、肌肉组织发育后,透过其他动物生吃、未完全熟食这些鱼,幼虫可在食用者体内脱去外囊,经过四周发育成虫,可在宿主体内活上40年之久,每日约产下1000至2500颗卵,可随胆汁一同进入消化道,最后随粪便排出,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以下为常见的第一中间宿主:常见的第二宿主鱼种计有:最终宿主包括所有会吃鱼的哺乳类动物,例如:狗、狐、猫、大鼠、猪、兔、海豹、狮子、狼獾、貂、臭鼬和人类。估算在俄罗斯约有150万人被猫肝吸虫寄生感染。在西伯利亚,当地居民习惯食用只是用盐稍微淹制过、未经煮熟的冰冻浸渍鱼。这很可能令他们受寄生在淡水鱼中的猫肝吸虫感染。Opisthorchiasis(英语:Opisthorchiasis)专指由本物种引起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从没有明显病征到严重疾病,视乎能否及早检测和接受治疗。在人类,本物种感染的结果会影响肝脏、胰脏及胆囊。如感染者未能及早就医,病情可能会恶化至肝硬化,更会增加患上肝细胞癌的风险。不过,儿童受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病征。当猫肝吸虫进入体内两周后,会开始感染胆道。这时的病征包括发热、容易感觉疲倦、出现皮疹和胃肠道紊乱。严重时的病征会有贫血和肝脏受损,令感染者在1-2个月内失去能力。治疗通常会使用单次剂量的吡喹酮。Template:Helminthiases

相关

  • 外科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外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主要研究
  • 电脑鉴识电脑鉴识简单来说,系指利用科技与严谨的检查程序,自电脑系统或其它类似的存储媒体中,查找罪行相关物证或间接物证。对于电脑鉴识专家来说,必需要能够了解嫌疑犯世故的程度,懂得对
  • 亚麻籽油亚麻籽油(英语:Linseed oil或flaxseed oil)又称亚麻仁油、亚麻仁籽油、亚麻油,是从亚麻的干燥成熟种子中获得的无色至淡黄色油。利用萃取来取得油,有时需要用溶剂提取。亚麻籽油
  • N07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N07(其它神经系统用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
  • Si硅(原子量:28.0855(3))共有23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追溯法令追溯法令(拉丁语:ex post facto law、溯及既往;德语:Rückwirkung),相对于不溯及既往原则或祖父条款,是代表对新制度或新法律被设立前已发生或已裁决的案件,以该新法进行再审判的权
  • 白介素白细胞介素或介白素(interleukin)是一组细胞因子(分泌的信号分子)。最早发现在白细胞中表达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的手段。实际上,白细胞介素可以由多种细胞产生。免疫系统的功能,在
  • 灵粮堂灵粮堂可以指:
  • 异性恋-同性恋统一体性取向连续体(Heterosexual–homosexual continuum)是对人类性行为的心理和哲学理解,将性取向视为从同性恋到异性恋的连续光谱上。这一概念开始于阿尔弗雷德·金赛在1940年代进
  • 甲肿甲状腺肿(又称甲状腺肥大、大脖子病,粤语俗称大颈泡)指甲状腺发生肿胀,而此往往亦会引发颈部及声带肿胀。甲状腺一般重15至25克,然而肿大的甲状腺可成长至1千克。甲状腺肿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