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维基百科涉及利益冲突的编辑

✍ dations ◷ 2025-08-23 03:14:03 #维基百科,丑闻,公关

一个用户对维基百科进行编辑而得到直接利益就会构成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可以包括钱财、名誉或宣扬政见,而其动机则可以是维基百科条目的当事人或其雇员、合约者、政党或政府人士等。虽然这些编辑有不少是就事实的小修正,但新闻媒体关注到,其中的编辑有倾向是对条目的负面资讯进行淡化,同时又突显其正面的评价。

维基百科允许任何人自由编辑贡献条目,同时又坚持中立的观点政策;它的官方立场是:不鼓励任何有机会引起利益冲突嫌疑的编辑,因为编者有可能会有意或无意间作出偏袒、不中立的编辑。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表明,编者绝不应该直接编辑会带来金钱或政治利益的条目,而应该在讨论页提出编辑要求,寻求其他编者的意见或协助。

因为利益冲突编辑维基百科引起的丑闻有:2006年Gregory Kohs因为公开接受付费编辑维基百科,导致其维基百科户口遭到封禁。2007年,维基扫描器成立,专门调查匿名用户(IP地址会在编辑维基百科时被自动公开)的地理位置,发现美国中央情报局、梵蒂冈、索尼等组织与企业都有人编辑与他们相关的维基百科条目。有些公司亦会收费提供编辑和监视相关维基百科条目的服务,但由于陆续有新闻媒体对牵涉利益冲突的百科编辑进行负面报导,有公共关系专家寻求改善业界与维基百科的关系,甚至影响其方针及程序,冀望善意编辑能够得到接纳。

英文维基百科的利益冲突指引(COI)表明,涉及利益冲突是与维基百科提供中立、可查证百科的目标不相容的,这包括推销让编者直接得益的个人、公司或团体。当编者从编辑维基百科所获得的外部利益大于推动维基百科本身的目标,该编者的编辑即存在利益冲突。就实践这个指引,维基百科就曾经封禁相关团体、公司或政客的户口或IP地址,以阻止他们编辑与自身构成利益冲突的条目。

相关

  • 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英语: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s, MPDs)或称骨髓增殖性肿瘤(英语: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 MPNs),是一类骨髓增生过多细胞而形成的疾病。此类疾病与骨髓增
  • 铁锈铁锈为铁氧化物的统称,通常为红色,由铁和氧气境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不同情况下会生成不同形式的铁锈。铁锈主要由三氧化二铁水合物Fe2O3·nH2O和氢氧化铁(FeO(OH), Fe(OH)3)
  • 连体双胞胎连体双胞胎(英语:conjoined twins),俗称连体婴儿,指人类一次生育里同时生出两个婴儿但两个之间互相并未完全独立的情况,全世界平均概率约为1/200,000。公元415年,希坡的奥古斯丁所著
  • 过硫酸铵过硫酸铵是一种白色晶体,分子式为(NH4)2S2O8,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易溶于水,在温水中溶解度增大,在水溶液中能水解成硫酸氢铵和过氧化氢。其干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加热至120°C
  • 第二次金川之战第二次金川之战爆发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莎罗奔之孙索诺木击杀革布什扎土司,小金川土司僧格桑趁机攻打鄂克什和明正土司。乾隆帝命大学士温福为定边将军,与
  • 印度共和国日印度共和国日是纪念现行印度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取代1935年印度政府法(英语:Government of India Act 1935)正式生效的日子,也就是印度国庆日。1949年11月26日,印度制宪议会通过
  • 费迪南·福煦普法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费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1851年-1929年),法国陆军统帅。父亲为拿破仑·福煦。福煦于普法战争时被征召入伍、进入海军陆战队服役,战后决定留在军队发
  • 罗宾·沃克罗宾·沃克(Robin Walker,1978年4月12日-)是一位英格兰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保守党。自2001年开始,他担任伍斯特选区选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他的父亲在1961年至1992年也曾是伍斯特
  • 加斯顿 (南卡罗来纳州)加斯顿(英文:Gaston),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下属的一座城市。城市类型是“Town”。其面积大约为5.31平方英里(13.76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1,645人,人口密度约为
  • 美国陆军第4步兵师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第4步兵师 是美国陆军的一个师,师部位于科罗拉多州卡森堡。第4步兵师的官方昵称是“常春藤”(英语:Ivy),因师番号“4”的罗马字“IV”而得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