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核糖体结合蛋白
✍ dations ◷ 2025-05-15 18:45:42 #核糖体结合蛋白
核糖体结合蛋白(英语:Ribophorin)是一种横跨膜糖蛋白,为粗糙内质网膜上寡聚糖转移酶的一个亚基。该蛋白分为核糖体结合蛋白I和核糖体结合蛋白II两种类型,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有重要意义。它们在蛋白质复合物寡糖基转移酶(OST)中作为命名复合物的两个不同亚基起作用。 核糖体结合蛋白I和II 仅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两种类型的核糖蛋白在核糖体与粗面内质网的结合以及依赖于这种相互作用的共翻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粗面内质网的核糖蛋白含量等于核糖体单位的化学计量数。 因此,这表明这些蛋白质在网状物中具有重要性,丰富性和良好的保存性。
相关
- 显生宙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辐射对称动物辐射对称动物(学名:Radiata)与两侧对称动物共同组成真后生动物,这些动物的外形呈标准的辐射对称。但其所包括的生物过多、在生物系统发生学上无法构成单系群,加上趋同演化作用,这
- 莱洛伊尔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西班牙语:Luis Federico Leloir,法语名勒卢瓦尔,1906年9月6日-1987年12月2日),阿根廷籍法裔生物化学家。因研究了核苷酸糖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
- 失忆失忆症(Amnesia,来自希腊语ἀμνησία),又称失忆症候群(amnesic syndrome),是一种记忆混乱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丧失记忆,包含丧失部分记忆或丧失全部记忆。失忆症的成因包括器
- 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K-Pg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
- 凯达格兰人凯达格兰族(Ketagalan)为台湾平埔族原住民,分布于淡水、台北、基隆一带,以台北盆地为主体。与兰阳平原上的噶玛兰族曾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因汉化而难以辨别。语源自社寮岛kuvu社语
- 北仑河北仑河(越南语:Sông Ka Long)是中国和越南边境东段上的一条界河,上游称江口河(又名八庄河),发源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西部峒中镇以北与宁明县交界处的十万大山捕龙
- 大韩航空902号班机大韩航空902号班机(KAL902,KE902)是一架大韩航空的波音707民航客机,于1978年4月20日在苏联境内的摩尔曼斯克附近被苏联国土防空军机击中,10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中有2名乘客死亡,13人
- 癌干细胞癌症干细胞(英语:Cancer Stem Cell,简称:CSC),又称癌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是指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癌细胞,也就是具有“自我复制”(self-renewal)以及“具有多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等
- 白蚁科见内文白蚁科(学名:Termitidae)物种,俗称作“高等白蚁”,是白蚁的48个科的其中之一。白蚁科旧属等翅目,而白蚁科是等翅目中最大的科,约占白蚁全部已知种类的四分之三。现时,等翅目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