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最佳的部队

✍ dations ◷ 2025-11-11 02:29:00 #素质最佳的部队
国民革命军中央教导团,是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训练并改编组建的部队,又称德械师、德制师、德制中央军、德式中央军、德制新式中央军、中央军德式装备师、中央军德式步兵师、德训师。国民政府在中原大战后收编原属于军阀的部队,由于派系编制混乱,部队仍采用19世纪末欧洲军事准则——密集刺刀冲锋的战术,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化战争特性毫无所知,在一二八事变及长城战役面对日本军队时即遭遇重大伤亡。1933年德国与中华民国政府加强军事领域合作,根据德国军事顾问团总顾问汉斯·冯·塞克特提交的改革建议书,参考中国国情将当时的陆军步兵师现代化。民国24年(1935年)开始整军计划,第一批整编10个师,原本计划分三期整编30个师;但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及德国改变对华政策、中断援助而终止,只有部分完成编制。在淞沪会战爆发时,只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实现德式装备与编制,另有87师、88师、36师整编组建(这四个单位的部队当年俗称“德式师”),虽然装备、人员不齐,但也算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好的师级部队,而且接受德国军事顾问指导训练程度以及德式装备相对其他国军整编部队更充分。按照德国军事顾问的意见,教导总队以及87、88、36三个师是作为新式整编部队的示范单位,不应轻易用于前线作战。德制师单兵装备了制式头盔,主要是国造中正式步枪或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步枪,国造仿制捷克ZB26轻机枪,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统一的子弹带等装具,装备德制克鲁伯 75mm 野炮(或波佛斯M1930山炮),PaK 36反坦克炮以及88毫米高射炮,建制内装备师团两级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开赴淞沪(今 中国上海市)参加对日作战时还配属了德制150毫米口径重炮、坦克与装甲车辆。在经过了淞沪会战较大损失,首都南京保卫战之后,基本损失殆尽。另外隶属于财政部的税警总团(参见孙立人等),由财政部部长宋子文一手创建,武器从德国购买,排以上军官大部分由留美学生担任,也是较早接受德械装备与训练的部队。由于受到中日双方的“一二八淞沪停战协定”拘束,规范不得再增练新军,桂永清等人自德国归国,将教导营秘密改组,扩编为教导总队,不使用师旅番号等称谓。民国19年(1930年)2月教导总队的前身军校教导师在德国顾问马克斯·鲍尔指导下成立,由德国人王恩汉(德语:Curt von Wangenheim)上校(Oberst Wangenheim,“Oberst”德语为“上校”,1920年4月30日卡普政变后退役)负责编练,由于成效良好,陆续成立教导第2师、教导第3师,并陆续改编成正规的野战部队。民国22年(1933年),德意志国防军之父汉斯·冯·塞克特来华担任资深顾问,他指出中国只要有精简效率好的常备陆军60个师,加上勇敢耐劳的士兵,配合训练及良好的组织,将可成为一支劲旅。根据此原则,塞克特认为应先成立一个基本的示范单位,一支旅级单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获得中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1931年开始编组,最初编制为团级教导部队,1936年扩编成三团制师级单位。由于教导总队对于素质要求极高,中高阶军官经常被派任至欧陆军事强权国家深造,如总队长桂永清、参谋长邱清泉、工兵团长杨厚彩、团级干部谢承瑞、廖耀湘、工兵营长钮先铭等。教导总队完全依造德国的军事思想及操典训练,但武器装备获得不易,比照德国陆军步兵团仅能属轻装标准。由于训练彻底,当时的顾问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都深表满意。民国21年(1932年)军委会于为提升陆军战力,在乔治·魏泽尔(德语:Georg Wetzell)(Georg Wetzell)协助下进行先期作业,以威玛德国防卫军步兵团模式改编,但仅做基本形式的调整其它仍维持原貌。改编整理的六个师,分别是陆军第2师、第3师、第9师、第25师、第87师及第88师(88th Division)。整编师中装备训练最完整的单位为陆军警卫第1师和警卫第2师改编(1931年)而来的第87师及第88师,以及由第87师和88师两个师的补充旅共四个团基础上组建(1933年)的第36师,编制为两旅四团。按照国军整军规划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调整二十个师,分两期,民国二十六年(1936年)调整十个师,主要是统一编制。调整师编制为1师、2旅、4团制,另编有1炮兵营,人员编制1.1万余人。调整师较为简编,再过渡到整理师。1930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在海州成立了税警总团。原本目的是作为一只精良的缉私警察部队,用于保护盐场和打击走私,但在宋子文经营下,税警总团被建立成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军队。在淞沪会战时蒙受重大损失,1938年2月正式改组解散。著名的指挥官如第一任、第四任总团长温应星(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第二任总团长王赓(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第三任总团长莫雄。第4分团长孙立人。配戴M35德式钢盔的德制中央军经由与德国军事合作而脱胎换骨的国民革命军,配有M35德式钢盔及德式装备使用ZB26式轻机枪保卫四行仓库的国军(参见四行仓库保卫战)国军在淞沪会战中使用PaK 36 37mm德制反坦克炮国军民国24年(1935年)的训练用书-德式现代炮兵须知,总监为唐生智

相关

  • 规律规律,又叫法则,马克思主义对此范畴的定义及定性如下:规律是事物、现象和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只能认
  • 骨骼系统在生物学中,骨骼系统(英语:skeleton)是为生物体提供支持作用的生命系统,也和肌肉系统组成运动系统。骨骼系统主要可分为两种:外骨骼是动物外层的坚硬外壳,内骨骼则是在体内支撑身体
  • 火山灰火山灰是火山喷发物之一;粒径在2毫米以下的碎石、矿物质或火山玻璃,像灰尘;颜色深灰、浅灰、白和黄。火山灰也被俗称所有火山喷出物,其实正确说法是火山喷发碎屑。在火山爆炸式
  • 那加兰那加兰邦(印地语:नागालैण्ड,拉丁字母转写:Nāgāland)是印度的一个邦,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亚山脉,西连阿萨姆邦,南接曼尼普尔邦。该邦名称“那加兰”字面意为“那加人(居
  • 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一般是指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代表西方近代哲学的最高阶段。它继承了由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代表的唯理主义倾向,同时又受到了苏格兰启蒙
  • 国家 (消歧义)国家,可能是以下几个名词的汉译:此外,国家还可以指:
  • 凹脸蝠凹脸蝠(学名: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哺乳纲、翼手目的一种。它是凹脸蝠科凹脸蝠属下的单科种。分布于泰国西部及缅甸东南部,在沿河附近的石灰岩洞中生活。凹脸蝠是蝙蝠中
  • 隐失波渐逝波(evanescent wave) ,又称为消逝波或,隐失波,是指当光波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时,发生全反射而光疏介质一侧所产生的一种电磁波。由于其振幅随与分界面垂直的深度的增大
  • 文友通讯文友通讯:一份在1950年代出现的油印性小型文学刊物。由陈火泉、廖清秀、锺肇政、锺理和、李荣春、施翠峰、许炳成(笔名:文心)等一群热心文学创作的台籍作家组成。该刊主要的作
  • 衙门衙门,本作牙门,又称官衙,为中国乃至东亚古代对官署的称呼,内有地方官员负责审理案件,衙门中的衙门差役就是协助地方官员搜查证据及逮捕犯人。衙门本作“牙门”,原本是军营中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