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科学家学会

✍ dations ◷ 2025-07-01 16:08:23 #湿地,国际组织,科学协会,1980年建立的组织

湿地科学家学会(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 SWS)或称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对湿地之理解、保育、保护、恢复,并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促进湿地可持续性的非营利国际化专业组织。学会的成员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学术与私人机构。任何对湿地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取得会员资格。湿地科学家学会并一直以促进科学家与管理者的会面与合作基础而闻名。其总部设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麦迪逊,目前在全世界有3000个以上的成员。

为当地与湿地有关的活动建立网络,并提供教育及其他相关的资源,湿地科学家学会在全球拥有16个地区分会,包括:国际、阿拉斯加、中部、中北部、中南部、西部、洛矶山脉、新英格兰、加拿大、欧洲、大西洋中部、南大西洋、大洋洲、太平洋西北地区、亚洲、中国等。并依不同主题设有九个部门,用以筹备、组织各类研讨会与湿地科学家学会年会,包括:生物地球化学、教育、气候变迁生态学、沼泽、公共政策和监管、拉姆萨湿地、野生动物、湿地恢复、妇女与湿地等。

湿地科学家学会系由美国陆军工兵署(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高级科学家理查·马坎柏(Richard Macmber)所倡议,于1980年成立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依其资深公务部门服务经历,马坎柏与其同僚认为湿地科学研究成果应结合政府政策,方能达成其效益。成立之初,由北卡大学杰姆斯·帕聂尔教授担任首届学会主席,马坎柏担任副主席。1983年由加拿大藉瓦尔特·葛路宣科接任主席,自此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正式成为国际性之学会。2008年会长为派崔克·梅哥尼加尔博士(美国史密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为全球性非营利专业者组织,目前分布世界各国有3500位会员,第一次国际会议在2000年于美国召开,第一次在美国境外召开的国际会议于2000年加拿大魁北克市举办,第二次在美国境外也是第一次离开北美洲召开的国际会议于2006年澳洲昆士兰举行,下一次则是2011年欧洲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湿地科学家学会成立至今,每年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六期湿地期刊(Wetlands),为国际性最重要的湿地科学期刊。

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除总部设在美国之外,并于世界各国成立分会,近年来每年以20%的会员国成长率成长。例如澳洲理事会成立于2002年,南美洲理事会成立于2003年,欧洲理事会成立于2004年,亚洲理事会成立于2005年,中国分会成立于2018年。

相关

  • 招魂术招魂术(英语:Necromancy)是指一种与死者灵魂沟通的巫术,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通常和黑巫术或巫术有所关联。
  • 植物学作者引证植物学作者引证是指第一次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确定植物的拉丁种名的作者的名称缩写引证。缩写则依据ICBN推荐的46A, Note 1执行.作者缩写放到植物的拉丁名后面,不用
  • 基本工资中华民国的基本工资制度依据《劳动基准法》及《基本工资审议办法》,于每年第三季由劳动部邀请各界人士组成“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进行审议,如会中决议调整,则将结果交由行政院
  • 快速消费品快速消费品(英语: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即FMCG,简称“快消品”或“快销品”),又作“快速消耗品”。意指销售速度快、价格相对较低的货种。也可称为民生消费性用品(consumer p
  • 刘易斯和克拉克国家森林刘易斯和克拉克森林(英语:Lewis and Clark National Forest)位处美国蒙大拿州的中西部,幅员2,912平方英里(7,500平方千米),被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分别管理。东区位处杰弗逊区(Jeffers
  • 克里特岛矮猛犸克里特岛矮猛犸(英语:Cretan dwarf mammoth ,学名:)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猛犸象,同时它是最小的一种猛犸象。根据2006年的DNA研究,计划将本划归古菱齿象亚属的这一物种的学名“”改作“
  • 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施密特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施密特(俄语:Васи́ли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Шмидт,1886年12月17日(29日)-1938年7月29日)他是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组织局候补
  • 林芳太郎林芳太郎(日语:はやし よしたろう、1889年10月3日 - 1963年6月8日)为日本陆军军人。最终阶级陆军中将。京都府出身。1909年(明治42年)5月、陆军士官学校(21期)毕业。同年12月、任官
  • 蛋白质合成障碍蛋白质合成障碍是指蛋白质在生物合成的五个阶段:氨基酸的激活、多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长、肽链的终止和释放、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生物合成未
  • 普朗特-格劳尔奇点普朗特-格劳尔奇点(Prandtl–Glauert singularity, P.G. singularity)现象有时被称为锥状云、冲击领或冲击鞘。当航空器以突破音速的高速巡航时,前端会短暂出现锥形的冷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