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蛋白反应

✍ dations ◷ 2025-04-25 14:08:18 #蛋白质,化学鉴定,取代反应



黄蛋白反应(英语:xanthoproteic reaction,也称蛋白黄反应)是带有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混合加热后呈现黄色的反应。

反应原理是硝酸对苯环发生硝化作用,生成黄色的芳香硝基化合物,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浓硝酸滴到皮肤上,过一段时间皮肤就会发黄,数天后死皮褪去,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生成的黄色冷却后,若再与碱或氨水接触,则颜色转变为橙黄色。

带有苯环的氨基酸包括: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它们之中,酪氨酸苯环上的qiǎng基活化了苯环,使得黄蛋白反应较容易进行,而苯丙氨酸苯环的硝化却较难发生。以酪氨酸为例,黄蛋白反应的方程为:

相关

  • PPM百万分率(英语:parts per million,缩写作ppm),定义为百万分之一,1ppm即是一百万分之一。可以用在衡量生产品质及医学、化学的计量上,例如对客户的出货ppm保证在30ppm以下,公司内制程
  • 棕榈树棕榈科(学名:Arecaceae)又称槟榔科,棕榈目下的一个科。目前已知棕榈科下有202属,大约2,800余种。本科植物一般是单干直立,不分枝,一般为乔木,也有不少是灌木或藤本植物(如省藤属)。叶
  • 布鲁诺·罗西布鲁诺·贝内代托·罗西(意大利语:Bruno Benedetto Rossi,/ˈrɑːsi/,意大利语:,1905年4月13日-1993年11月21日),意大利实验物理学家。他对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射线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
  • 保存期限最佳食用日期(英语:Best before),也称赏味期限、最佳赏味期、此日期前最佳,是食品制造商或包装商为其食品或饮品所标示的一个日期,告知消费者在哪个日期之前能保持其产品的质素。
  • 苯二氮䓬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hypernatremia高钠血症(英语:Hypernatremia),亦可拼为 hypernatraemia,是描述患者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过高的状态。早期征象有包含极度的口渴感、无力感、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严重时病患会出现
  • 2018年5月25日公投通过修宪,准许堕胎爱尔兰宪法第三十六条修正案(2018年第二十九条法案)是爱尔兰宪法的一项修正案,允许爱尔兰议会立法允许堕胎,废除第八修正案(即1983年宪法修正案(英语:Eighth Amendment of the Cons
  • 成都科技大学成都科技大学(英语:Chengd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52年-1994年)是曾位于中国西南成都市,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研究型大学。直属原国家
  • 布莱恩·葛林布莱恩·葛林(Brian Greene, 1963年2月9日-)是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与超弦理论家。他自1996年以来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弦论、宇宙学和天体粒子研究中心 ISCAP)的教授。1999年他
  • 索恩和约 (1411年)(第一次) 索恩和约于1411年二月在索恩签署,正式终止波兰-立陶宛-条顿战争。在历史上,索恩和约标志着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外交失败,因在格伦瓦德之战 所获得的决定性胜利并没有由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