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主义者会采用某些符号来象征无政府主义本身,当中较为知名的符号有圈儿A(Ⓐ)以及黑旗(⚑),不过他们历来不会认为该些符号对政治运动有重要性可言。
在人类步入21世纪时,支持无政府主义及反全球化运动的人口亦有上升趋势,使得相关符号更广为人知。
红旗是无政府主义者最早应用的旗帜象征。19世纪后期各国无政府主义者皆有使用之。无政府主义者彼得·克鲁泡特金对于红旗情有独钟。
一直象征着自由的红旗令刽子手们颤抖不已,因为它被我们的鲜血所染红……该些红黑旗在我们无数的尸体上,在我们的希望上飘扬,等待破晓的曙光来临。
无政府主义者在十月革命之后便不再使用红旗。自此,红旗便只跟共产党、官僚主义者、 改良主义者、社会民主主义者有关。
自1880年代起,黑旗及黑色便跟无政府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部分无政府主义报刊就以《黑旗》命名。
黑旗背后的意思是指“没有旗帜”,这跟民族国家的概念相对立。黑旗也可看成反对“代表”本身,即反对任何人或群体代表某个人。现代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同出一糸,故此起初两者同样会使用红旗来象征自身。不过后来两者的差异日渐扩大。为了回应这点,无政府主义者便弃用红旗,改用黑旗代表自身。不过初时像彼得·克鲁泡特金般的无政府主义者仍继续使用红旗。
在1880年代,黑旗首次跟无政府主义划上关系。法国无政府主义报章《黑旗》(Le Drapeau Noir)是首份把黑色定为无政府主义代表色的出版刊物,它后来于1882年停刊。1881年7月,伦敦无政府主义组织“黑色国际”(Black International)正式成立。参与了巴黎公社的路易斯·米歇尔于1883年3月一次反失业游行中,不断挥舞一面黑色旗帜。之后一场露天的反失业集会被警方驱散。此时米歇尔便走在约500名示威者前头,一起向圣日耳曼大道进发。期间她一路高举著黑旗一边高喊“面包、工作或指挥权!”。示威者在当中抢夺了三家面包店的面包,警方于是进行驱散。米歇尔在行动中被捕,及后被判处6年单独囚禁。没过多久,当局便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对米歇尔的刑罚进行赦免。米歇尔表示:“黑旗是罢工的旗帜,也是饥肠辘辘的人的旗帜”。
黑旗很快就在美国现身。1884年11月,芝加哥举办了一场无政府主义示威,示威者于当中高举著黑旗。当地一份无政府主义报章称黑旗是“畏惧饥寒交迫、伤痛死亡的象征”。
自19世纪后叶开始,无政府主义者便采用了“红黑”两色来代表自身。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在1874年玻利维亚起事中使用了配有红黑两色的帽章。1877年,他们在意大利的一个市镇莱蒂诺挥舞著红黑旗,用以推广第一国际。在西班牙内战中,无政府工团主义工会全国劳工联盟使得红黑斜角旗更广为人知,直到现在也有无政府主义组织采用之。无政府主义内部会采用类近的旗帜去表达某些特定的无政府主义理念,比如黑紫旗代表无政府女性主义、黑绿旗代表绿色无政府主义、黑橙旗代表互助主义。
无政府资本主义者则会采用金黑旗,两色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过一众拥有反资本主义倾向的无政府主义者则认为,无政府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反资本主义的,故没有所谓的“无政府资本主义”。
圈儿A是无政府主义的当代知名符号。它是一个花押字,由大写的“O”和“A”所组成。“A”代表众多欧洲语言的“无政府主义”或“无政府状态”的首个字母,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的相关用词也有以A开头的倾向。“O”则是指秩序(order),合起上来即表示“无府出秩序”(法语:la société cherche l'ordre dans l'anarchie)——一句由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于《什么是所有权?》中写下的短语。
圈儿A在1970年代的无政府朋克运动中得以发扬光大。朋克摇滚乐队克拉斯(英语:Crass)的成员在法国游览时,注意到这一个符号,于是便于日后表演时使用之,令其开始发扬。
黑猫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象征,不过一般无政府主义运动也可能用到它。它的形象一般是张牙露爪,一边弓腰一边看似发出“嘶嘶”的声音。此一象征为世界产业工人的拉尔夫·卓别林(Ralph Chaplin)首创,寓意雇主看到他们“会倒一点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