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究真我 (拉玛那·马哈希)

✍ dations ◷ 2025-08-02 14:15:16 #修行法,印度教哲学概念,印度哲学

参究真我或探究真我,英文Self-enquiry,梵文,也称为或),乃恒定贯注在“我”之内在觉知或“我是”上,继而认出虚幻的“我”之思维(英语:Ahamkara),拉玛那·马哈希推崇此法最为有效、直接。

根据拉玛那的教导,“我”之思维消失后,只会剩下“我之我”(I-I)或“真我之觉知”(Self-awareness),这将带来“轻而易举的存在觉知”(effortless awareness of being),待在这种状态,这个“我之我”将逐渐消解造成“我”之思维升起的业缘或习气(业的印痕),最终“我”之思维不再升起,证得了悟真我(英语:Self-realization)或解脱。

拉玛那给出的优波提舍(上师给弟子的教导或指引)直指弟子的真我,为他们指出真实本在其中。长期追随他的虔诚弟子-作家David Godman(英语:David Godman)解释到:

拉玛那建议参究真我的初学者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内在“我”的感觉上,尽可能的维持住那个感觉,越久越好。如果他们被其他念头打断而分心,无论何时,他们觉知到自己的注意力开始涣散时,那就再重新觉知“我”之思维。他建议以各种辅助方式拉长这个过程-人们可以自问“我是谁”或“我从哪里来”-但终极目标却是连续不断地觉知到那个担负身心所有活动责任的“我”。

任何时候都能依此法修习参究真我:

参究真我不应被视为某种只能在特定时刻、特定地点修习的冥想法;它应是人们清醒时都能连续不断进行的,不论他们正在做什么。马哈希也看不出工作和参究真我有何冲突可言,因为到了最后一个人只需费少许心力,便能在任何场合下维持在这种状态。虽然如此,他还是建议初学者(一天中)最好有固定的正式修习时段,但他未曾倡导长时间的静坐冥想,相反的,每当有任何弟子表达想抛弃世俗活动、潜心冥修的渴望时,他总不表赞同。

拉玛那说真我即觉知:

真相是,真我是恒常不间断的觉知。参究某客体是为了要发觉真我的真正本质即“觉知”。一个人得参究到感知(主客体间的)分离为止。

放掉非我的觉知,即能导向纯然的觉知:

你即是觉知。觉知是你的另一个名字。既然你是觉知,那就没有必要去达成或培养觉知了。你只需要停止觉知其他事情,即放掉非我。一个人若能停止觉知非我,那么,纯然的觉知就会留下,那就是真我。

拉玛那的书面作品包含了参究真我的简洁陈述。《Ulladu Narpadu》第30节说:

内转心智(mind)提问“我是谁”,当一个人碰触到无上本心(heart),个己“我”便沉寂了,旋即,“我之我”的真实显现出来,但它却不是小我(ego),我之我是完美“绝对真我”(Self Absolute)的存在。

《Upadesa Undiyar》第19和20节以几乎一样的方式描述了同样的过程:

19. “我”从何处升起?向内寻找。那个“我”便会消失。追求智慧之法。
20. “我”消失处,“我之我”本身便会浮现。无边无际啊。

Vichara Sangraham(参究真我):

(在一次模拟死亡的经验,)我如同留下尸身般撤离这具血肉之躯,甚至未尝发出“我”这个字,在那当下若有人急切参问:“升起的‘我’究竟是什么?”那么,在本心中就会响起无声的sphurana(神圣颤音),“我之我”将自行闪现而出。那是一种单一、未分化的觉知,诸多分裂的思维也跟着消失。若你继续躺着停留在那种状态,就连sphurana-已完全消融掉“个己感”,一种“我是这具身体”的小我形式-最后也会消退,就像火焰将樟脑吞噬殆尽那样。这就是那些圣者和经文所说的解脱了。

相关

  •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简称ICANN,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非营利社团,主要由互联网协会的成员组成,创建于1998年9
  • 凯瑟琳·泽塔-琼斯凯瑟琳·泽塔-琼斯,CBE(英语:Catherine Zeta-Jones,1969年9月25日-)是一位英国女演员。她曾获得几项荣誉,包括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东尼奖,及于2010年被授勋大英帝国勋章(C
  • 庞托托克庞托托克县(Pontotoc County, Oklahoma)是美国奥克拉荷马州中南部的一个县。面积1,879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5,143人。县治埃达 (Ada)。成立于1907年。县
  • 阿亚提·阿布德·拉哈曼阿亚提·阿布德·拉哈曼(阿拉伯语:عطية عبد الرحمن‎ ;1970年-2011年8月22日),盖达组织成员,也是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织和安萨尔·松纳的成员。2011年8月22日阿亚提·
  • 爱德华·梅特兰·赖特爱德华·梅特兰·赖特爵士(英语:Sir Edward Maitland Wright,1906年2月13日-2005年2月2日),和他在牛津大学的导师哈代合写《数论介绍》()以著名的英国数学家。赖特是自学成才的。他
  • 哥本哈根战役 (1807年)1807年哥本哈根战役(Battle of Copenhagen (1807))或称炮轰哥本哈根(Bombardment of Copenhagen)是发生于1807年8月16日至9月5日的一场战役,属于炮舰战争中的战役。这场战役是一
  • 孙安可孙安可(1998年2月2日-),原名为张晓唯,中国大陆影视女演员。2016年因演出电影作品衰鬼记而出道。
  • 国际极地年国际极地年是一项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活动,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主办,约五十年举办一次,第一次举办于1882年,最近一次于2007年举办,合共举办了四次。其活动目的是
  • 历史群像《历史群像(れきしぐんぞう)》是日本一册专门介绍世界各国历史人物与军事战争内容的双月刊插图杂志。1992年6月由学习研究社(现为学研ホールディングス)创刊,2009年10月后改由学
  • WPAWPA(英语:Wi-Fi Protected Access),意即“Wi-Fi访问保护”,是一种保护无线网络(Wi-Fi)访问安全的技术标准。它是应研究者在前一代的有线等效加密(WEP)系统中找到的几个严重的弱点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