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启彰

✍ dations ◷ 2025-05-20 17:49:07 #郭启彰

郭启彰(1912年10月4日-2000年2月20日),台湾高雄市旗津区中洲人,水产养殖业者,在1946年与吴振辉一起引进吴郭鱼到台湾。

1912年10月4日,郭启彰出生于今日的高雄市旗津区,在学期间都是第一名毕业。毕业后曾任保甲书记、渔业协同组合任组合长,也到过日本考察养殖业。他曾向日本订购蛤蜊苗、在旗津中洲养殖牡蛎,意图生产珍珠,但失败;有成功移殖竹子蚵、石头蚵到该地。1943年,郭启彰经征召为台籍日本兵,在新加坡担任军用机场记录员。

二战后期,日军节节败退,为在困境中能够自给自足,日本帝国水产株式会社(帝水会社)在新加坡成功繁殖一种非洲鱼,取名为“帝水鱼”,并分配给日军各部门饲养,以防粮源断绝。因郭启彰曾担任高雄中洲渔业协同组合主事,所属单位分派他负责养殖此鱼。那时他发觉该鱼种的繁殖力比其它的鱼强,鱼肉营养丰富,极具经济价值,便计划有朝一日如能返乡,定将这种鱼移殖到台湾,增加国民的食品。

1945年,郭启彰和同袍计划逃亡,躲入山中;后来日本投降,他转入集中营,在那认识年长五岁、也曾派去养鱼的屏东人吴振辉,相谈甚欢。当他们接到返乡通知时,就在1946年4月18日晚一起闯过铁丝网,潜入日军养殖场,用布作鱼网,捞起出生不到五天、约三、四百尾鱼苗带回集中营,放在宿舍中浴室内。但夜半时却被不知情想洗澡的同袍李赞生倒入水沟内,剩下十六尾。郭启彰搭上回台湾的船,历经十天后,在5月1日抵达基隆港,次日下午四点回到自家时,发现有三尾已死,只剩下八条雌、五条雄鱼,共十三尾。至于,吴振辉返台湾就从事教职。

郭启彰积极繁殖鱼苗,第一批就生出一千多条小鱼。当时的台湾水产公司愿以十万元购买鱼苗。他拒绝,认为鱼的价值还不止这些钱。

郭启彰回到高雄将繁殖的鱼寄养在三民区川东里张大松鱼塭,1947年夏遭大雨,让养殖的鱼流失。他后来受到嘉南大圳水利会林兰芽帮助,在嘉南大圳、嘉义红毛埤、番仔田、墟埤、恒春等地饲养,其中以张寿龄的台南鱼塭最为成功。洪水过后,有人发现农田中有不知名的鱼种,用蚯蚓当饵可钓上好几斤,因外型有点像鲫鱼,又传闻由南洋传来,就称作“南洋鲫仔”,各地鱼塭也开始放养。

引进当初,此鱼名分未定,直到1948年吴、郭两人找高雄县长毛振寰协助辅导养殖,才采纳建议,以吴、郭两人的姓为鱼取名。因吴振辉比郭启彰年长,就定名为“吴郭鱼”。自1946年两人引进十三尾吴郭鱼后,不到五年此鱼种已布满台湾各地。台湾有许多人养殖吴郭鱼而富有。吃吴郭鱼的盛行引起虱目鱼业者生意受影响,还出现吃吴郭鱼会得软骨症、骨髓腐化症的谣言,郭启彰大力澄清。台湾省政府主席吴国桢在1952年8月15日,亲题匾额“利溥民生”、“功著民生”,分别授赠郭启彰、吴振辉。两年后,因吴国桢在美批判蒋介石,郭启彰在该年4月2日发函给省政府要求重发匾额。

郭启彰把吴郭鱼成功地引进台湾,却未因此富有,其鱼塭三番两次遭天灾,造成鱼苗大量流失。1956年,二次台风洪水冲毁他八公顷的鱼塭,损失多达四、五十万元。他之后改行经营渔船又失败,转而开生产补身液的药厂,但关厂倒闭,负债累累。为还清债务,他连家当也几乎赔了进去。反观吴振辉在公职单位,生活安定。

因失业生活困难,郭启彰在1968年7月25日下午,到高雄市府请求高雄市长杨金虎设法安插工作,说自己他失业好几年了。1975年,郭启彰和妻子洪秀里返回中洲定居,做过中和里长,育二女一男。

1983年,时任高雄市长的王玉云决定在中洲设纪念鱼塭和吴郭鱼相关资讯馆,却没实际行动。1986年3月《民生报》报导时,郭启彰住在凤山市忠孝里文建街路口的一处民宅,对记者感叹自己晚年凄凉,不过他透露最近又发现新的经济鱼种,唯独无钱无地让他再去研究。他想在屏东县养殖一新种鱼虾,高雄县政府特别在1986年5月1日为其召开座谈会,讨论能否给一千万元免抵押长期低利贷款,可是金融机构却因郭启彰不肯公布详细养殖计划而不准贷款,气氛尴尬,失败收场。

2000年2月20日,郭启彰病逝,同年3月4日在高雄市立殡仪馆公祭。子孙对于他身后未留下代表事迹纪念,表示遗憾。

相关

  • 中新世中新世(英语:Miocene,符号:MI)为地质年代新近纪的第一个时期,开始于2300万年前到533万年前,介于渐新世与上新世之间。中新世是由查理斯·莱尔所命名的。这个名称来自希腊语μείω
  • 制造商主要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生产厂商有:以下是从过去至今的飞行器引擎制造商列表。较重要的那些被显示为粗体。航空史 · 飞行器(制造商) · 飞行器发动机(制造商) · 旋翼机(制造商) ·
  • 平均数不等式平均数不等式,或称平均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是数学上的一组不等式,也是基本不等式的推广。它是说:如果 x 1
  • 设得兰板块设得兰板块(Shetland Plate)是南极半岛尖端附近的小型板块,除了东北面是斯科舍板块外,其余边缘与南极洲板块相接,西面边缘的隐没带形成南设得兰群岛。Bird, P. (2003) An updated
  • 威廉·贝弗里奇威廉·贝弗里奇 (William Beveridge,1879年3月5日-1963年3月16日),英国经济学家,是福利国家的理论建构者之一,他于1942年发表《社会保险报告书》(Report on Social Insurance),也称
  • 麦克·苏卡麦克·苏卡(Michael Sukkar,1981年9月11日-)是一位澳洲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澳洲自由党。自2013年开始,他是迪金选区选出的澳大利亚众议院的议员。他的父亲是黎巴嫩人,母亲是挪威人
  • 新加坡-美国关系新加坡-美国关系是指历史上的新加坡与美国,以及现今新加坡共和国与美国的外交关系。新加坡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历来稳固强大和友好,拥有广泛的军事、经济、文化和商业联系。根据20
  • 雨社山坐标:23°48′18″N 120°53′29″E / 23.80502°N 120.89139°E / 23.80502; 120.89139 (雨社山)雨社山(H963M,水资会浊同39号)为台湾南投县境内的一座山岳,从南投县水里乡顶
  •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坐标:44°46′53.24″N 128°27′00.75″E / 44.7814556°N 128.4502083°E / 44.7814556; 128.4502083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南的滑雪旅游度
  • 约翰·贝施特约翰·威廉·贝施特SJ(英语:John William Beschter,德语:Johann Wilhelm Beschter,1763年5月20日-1842年1月6日)是生于奥属尼德兰卢森堡公国的天主教牧师和耶稣会士,1807年移民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乡间传教。贝施特是兰开斯特圣母教堂最后的耶稣会牧师,还是巴尔的摩圣约翰福音教堂牧师和宾夕法尼亚州众多德语教会牧师。贝施特暂停传道前往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县怀特马什引导见习期的新耶稣会士,还曾在1829年短暂出任乔治城学院校长。他在马里兰州与来到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