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骂头文化

✍ dations ◷ 2025-11-11 15:52:58 #牛骂头文化
牛骂头遗址是位于台湾台中市清水区鳌峰山的一个考古遗址,也是台湾中部新石器时代文化牛骂头文化的命名遗址。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已将原址规划为“牛骂头遗址文化园区”并对外开放。牛骂头遗址的年代约在3500年前至4500年前,除了下层属较早的牛骂头文化外,也包括上层番仔园文化,中层的营埔文化等不同时期的遗留。牛骂头文化层出土的陶器,以红、褐色陶为主,亦有少量黑色陶器,手制纹饰以拍印绳纹为主,其陶器的特色可看出承续了大坌坑文化,石器以为猎和农具为主,大量石制农具可看出当时人应是以农耕为主,并兼行渔捞和狩猎。除器物外也有墓葬出土。牛骂头遗址界墙剥取物牛骂头遗址出土文物出土文物,原址典存清水神社石灯清水神社石狛鳌峰山营区司令台鳌峰山营区军事营舍沙鹿区南势坑遗址文化层断面(灰坑剥取物),保存在园区内顶桥仔遗址出土文物,保存在园区内

相关

  • 参与经济参与型经济(Participatory economics,简称parecon)是一个还在设想阶段的经济体制。该体制通过平等参与来作经济决定,引导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消费。该体制的目标是替代当代资本
  • 阿拉伯地区阿拉伯世界主要城市阿拉伯世界(阿拉伯语:العالم العربي‎)是指分布于西亚和北非,主要以阿拉伯语作为主要语言的国家。从西边的毛里塔尼亚延伸至东边的阿曼,横跨非洲
  • 黑粉菌属见内文黑粉菌属(学名:Ustilago)是黑粉菌目黑粉菌科下的一属真菌。其冬孢子堆可寄生于寄主的花器等各部位,成熟时为粉末状,通常为深褐色至黑色,亦有淡黄色或紫褐色。冬孢子单胞,近球
  • 隋森芳隋森芳(1945年2月-),中国生物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原籍山东黄县。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1981年获该校工程物理系硕士学位,1988年
  • lisdexamfetamine甲磺酸赖氨酸安非他命(英语:Lisdexamfetamine),名字来源为“离胺酸-右旋安非他命”,是 中枢神经系统(CNS)右旋安非他命刺激剂的前体药物,一种安非他命类(英语:substituted amphetamine
  • 摇滚摇滚(英语:rock and roll/rock 'n' roll/ rock & roll)是一种音乐类型,起源于1940年代末期的美国,19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迅速风靡全球。摇滚乐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非裔美国人蓝调、乡村
  • 千米每小时千米每小时是速率(标量)和速度(矢量)的单位,可以用千米/小时、km/h、km·h−1、kph或kmph来表示。尽管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但在世界范围内,千米每小时是汽车速度表和道路标示牌
  • 亚历山大·波格丹诺夫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огда́нов 1873年8月22日-1928年4月7日)俄罗斯内科医生、哲学家、
  • 717年前9世纪 | 前8世纪 | 前7世纪前730年代 前720年代 | 前710年代 | 前700年代 前690年代前722年 前721年 前720年 前719年 前718年 | 前717年 | 前716年 前715年 前714年 前7
  • 物竞天择自然选择(英语:natural selection,传统上也译为天择)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